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沙丘隱修院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沙丘隱修院
圖片來自smiletaiwan

沙丘隱修院(荷蘭語:Abdij Ten Duinen)是比利時的一座熙篤會修道院。它曾是中世紀佛蘭德伯國最富有、最具影響力的宗教機構之一。它原本在科克賽德,後來搬遷到布魯日城。

歷史

1107年,隱士Ligerius 在科克賽德附近的沙丘建立了一個修道院。1120年,修道院採用聖本篤會規。1139年加入了熙篤會。部分通過捐贈,部分通過填海,修道院獲得了大量土地,用於養羊,生產羊毛,進行貿易。又在肯特郡的東教堂(Eastchurch)建立分院, 從英格蘭出口羊毛,但後來賣給了博克利修道院。多斯特分院成立於1175年,也變得富有和有影響力。

新建築於1214年開工,1237年完工,居住約400名修士。1262年10月13日,泰魯阿訥教區和天主教圖爾奈教區的主教們祝聖了這座新教堂。

1796年4月9日,在法國占領比利時期間,修道院被取締,物品被沒收。1833年,布魯日神學院在修道院原址成立。自1897年開始,對科克賽德附近中世紀建築遺址進行了發掘。[1] 此後又開展了多次發掘,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在1955年,1987-88年。廢墟現在是一座博物館。

影片

Open Monumenten: Abdijmuseum Ten Duinen in Koksijde

參考文獻

  1. Abdij Ten Duinen, Inventaris Onroerend Erfgoed. Accessed 10 December 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