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沐浴巴風土韻(甘茂華)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沐浴巴風土韻
圖片來自創意悠悠花園

《沐浴巴風土韻》中國當代作家甘茂華寫的散文。

作品欣賞

沐浴巴風土韻

巴人後裔,能歌善舞,充滿靈性。

在我看來,巴土文化,是一種浪漫的文化。一是因為他們世代居住在高山老林之地,山水秀麗,雲遮霧罩,人與自然,生死相依,猶如生活在桃花源里,有一種超脫之感。二是巴文化與浪漫楚文化毗鄰,互相滲透,互相影響,促成了巴文化的浪漫情調。三是從巴人到土家人,信巫儺,事鬼神,歌之舞之,娛神娛人,浪漫的基因融入到血脈之中。巴人後裔土家族的薅草鑼鼓即是一例:幾十人在山坡除草,鑼鼓隊擊鼓而唱,山歌號子此起彼伏,藉此解除勞作疲乏和心情鬱悶,富有樂觀主義的浪漫色彩。你聽:「想妹想得發了慌,煮飯忘記濾米湯,吃飯忘記抽筷子,洗澡忘記脫衣裳,時時把妹掛心上。」這種唱法和巴歌唱法相似,是巴歌的繼承和發展。一唱一樂,薅草人就身心鬆快了。

巴土民俗中的音樂歌舞,是體現了民族性格、思想感情、語言習慣和審美意識,最為貼切最具特色的民族藝術。可以說,土家歌舞竹枝詞,以其鮮明的民族性和縱深的歷史性,而獨具藝術魅力。由於巴文化分散在大山中,大多是口耳相傳,故在漢以後,未能產生像楚、蜀文化那麼令人矚目的成就,所以民間文化反而得以蓬勃發展。哭嫁歌、巴渝舞、跳喪舞、竹枝詞等在傳承中不斷創新,出現了新的擺手舞,八寶銅鈴舞之類的音樂舞蹈,還產生了像田泰斗、彭秋潭這樣的竹枝詞大家。

哭嫁歌是以濃郁的民族感情色彩,伴隨着土家族傳統婚俗,以歌代哭、以哭代歌的大型聲樂套曲。人生喜事用哭來伴隨,這一超凡脫俗的美的創造,是千百年來土家婦女集體智慧的結晶。哭嫁歌是土家姑娘出嫁時所唱,一般在出嫁前半年時開始唱,主要抒發離開父母、告別親人的依戀之情。所謂「哭」,是集喜、怒、哀、懼、愛、恨、欲為一體的人生詠嘆調。姑娘到出嫁前一晚,哭嫁達到高潮,女方要選十個姑娘一起哭,俗稱「哭十姊妹」。清人有詩說道:「十姊妹歌歌太悲,別娘頓足淚沾衣。寧川地近巫山峽,疑是巴娘歌竹枝。」歌為曼聲,甚哀,淚隨聲下。這種感人肺腑的哭嫁歌和「含思婉轉」、「腸斷聲曉」的竹枝詞,表達情感的方式是一致的,與竹枝詞有許多相似之處,故有竹枝遺意。

跳喪舞又稱撒葉兒嗬,其特點是喪事不哀、哀中興舞。跳喪是一種情感喧泄,是對生命自然的吶喊,是人們對生命形態的本質的理解,是土家族民族精神的意蘊所在。亦歌亦舞,悼念死者,原本巴人習俗,世相承襲,保留着濃厚的巴人遺風。它不僅是一種民俗,更表現了巴人特有的生死觀。土家族對人的生死觀是辯證的,認為生死是一個自然的過程。人死即是再生,因此向死而生。他們用傳統的歌舞頌揚亡人,慰藉生者,把肅穆哀慟的靈堂變成熾熱歡愉的歌場,以此為亡者送行。跳喪舞由一人執槌擊鼓,二人或四人踏着鼓點相對或繞圈而舞,邊舞邊唱,豐富多彩。其鑼鼓緊湊,歌聲高昂豪放,舞姿粗獷古樸,動作多為模仿飛禽走獸或一些農事動作。喪鼓歌唱道:「師傅掌鼓我來接,不知接得接不得。雙手接過鼓槌打,心中抖得亂如麻。」每唱完一句,眾必合唱襯詞「撒葉兒嗬」,那情形十分熱鬧,有張有馳,古老而質樸。

擺手舞,土家語叫「舍巴」,「舍巴日」或「舍巴巴」,漢語叫跳「擺手」。擺手舞歷史源遠流長,主要流傳在以酉水、沅水為主的土家族地區。現在,來鳳、龍山、永順、長陽、五峰等地,都有土家擺手舞活動。清代同治年間永順貢生彭施鐸所寫的:「福古城中錦作窩,土王宮畔水生波,紅燈萬點人千迭,一片纏綿擺手歌。」為擺手舞作了生動寫照。擺手舞是土家族具有代表性的獨特舞蹈,有大擺手、小擺手之分。大擺手的舞姿多是生產、軍事動作,剛勁有力,顯露虎虎生氣,體現了土家人「勁勇」的民族性格。擺手舞的動作有一定規律,手的擺動一般不超過肩,基本特點是順拐、屈膝、顫動、下沉。順拐即甩同邊手,屈膝上身要擺平,顫動要求腳部及兩臂略帶小幅抖動,下沉指動作重心在重拍時有一種向下的感覺,動作沉穩而堅實。擺手舞的音樂很有特點,主要以鑼鼓為主,通過鑼鼓用不同的節奏來調節舞蹈隊形和動作的變化。記得那年在五峰白溢寨採風,當時寨場上燒起篝火,全寨老少蜂湧而出,邀我們一起跳擺手舞。詩人徐述紅不會跳,我就現場教她。她人聰明,一下子就學會了,於是匯入人群翩翩起舞。我把這件事還記在了我寫白溢寨的散文里。

早期,土家人開始繼承巴人習俗,居於岩洞,史書有「洞蠻」之稱。後來受漢文化影響,因險憑高,以木搭屋,發展成「吊腳樓」。唐代許多漢族大詩人到過今土家地區,竹枝詞就是唐詩人劉禹錫根據土家地區的竹枝歌,加工整理而形成的一種新文學體裁,是漢文化和土家文化交流的結晶。作為民歌的竹枝歌,本來是有領有和、有歌有舞的,人們手執竹枝而舞,以腳踏地為節而歌。劉禹錫、白居易在巴渝時,見而愛之,然後仿竹枝歌而創作竹枝詞,它便從民歌行列中脫穎而出。竹枝詞出現和流傳於三巴、湖湘一帶,而這些地方原屬於古代巴人活動的地方。唐朝詩人陳基,在一首詩中吟出:「竹枝已聽巴人調,桂樹仍聞楚客聲」,他就指明竹枝詞為古代巴人的民歌。竹枝詞具有民歌的各種特點,內容上歌唱風土人情,表現手法上與格律詩不盡相同,遣詞用字平仄放寬,自然流暢不用典故,大量運用比興手法,一聽就懂,一唱眾和,邊唱邊舞,男女相悅。例如楊金玉寫竹竿咂酒勝過壺斟杯飲,大塊大碗豬肉和搬壇勸客顯出土家人豪爽:「蠻酒釀成撲鼻香,竹竿一枝勝壺觴。過橋豬肉蓮花碗,大婦開壇勸客嘗。」此情此景何等痛快,生活氛圍何等感人。

土家歌舞竹枝詞,作為巴土文化之一種,有其自己特定的生長土壤,也有與其他族類的文化迥異其趣的內在特質和精神風貌。我只是蜻蜓點水,點到而止。如果想要多角度、多層次、全方位地對其進行掃描和審視,那恐怕窮其一生也難以盡興。但願區區微言,倘能引發讀者興趣,吾亦足矣。[1]

作者簡介

甘茂華,土家族,籍貫湖北恩施,定居湖北宜昌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