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沐蘭湯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沐蘭湯端午日洗的草藥水,此俗至今尚存,據說可治皮膚病、去邪氣。這習俗在西漢末的《大戴禮記》中有記載,但文中的蘭不是蘭花,而是菊科的佩蘭或草藥,有香氣,可煎水沐浴。沐蘭湯端午節洗浴蘭湯是《大戴禮》記載的古俗。雖然所謂沐蘭,但其實當時的蘭不是現在的蘭花,而是菊科的佩蘭,有香氣,可煎水沐浴。 《九歌·雲中君》亦有「浴蘭湯會沭芳」之句。《荊楚歲時記》:「五月五日,謂之浴蘭節。」《五雜俎》記明代人因為「蘭湯不可得,則以午時取五色草拂而浴之」。 [1]

沐蘭湯原圖鏈接
  • 中文名 ;沐蘭湯
  • 外文名 :Moreline soup
  • 性   質 :中國節日習俗
沐蘭湯原圖鏈接
  • 相關節日端午節
  • 作   用 :治皮膚病、驅除晦氣
  • 類   別草藥

習俗簡介

沐蘭湯原圖鏈接

浴蘭湯,是西漢末禮學家戴德著作《大戴禮記》記載的古俗。但這裡蘭不是蘭花,而是菊科的佩蘭或草藥,有香氣,可煎水沐浴。《九歌·雲中君》亦有「浴蘭湯會沭芳」之句。《荊楚歲時記》:「五月五日,謂之浴蘭節。」《五雜俎》記明代人因為「蘭湯不可得,則以午時取五色草拂而浴之」。後來一般是煎蒲、艾等香草洗澡。[2]

沐蘭湯原圖鏈接

民間習俗認為,端午日午時陽氣旺盛,是草木一年中藥性最強的一天,端午遍地皆藥。端午期間,我國不少地方有采草藥煮草藥水沐浴的習俗,端午草藥的藥性在其中發揮了至關重要的作用。《歲時廣記》卷二十二「采雜藥」引《荊楚歲時記》佚文:「五月五日,競采雜藥,可治百病。」 [3]

各地差異

在廣東,則用艾、蒲、鳳仙、白玉蘭等花草;在湖南、廣西等地,則用柏葉、大風根、艾、蒲、桃葉等煮成藥水洗浴。不論男女老幼,全家都洗,此俗至今尚存,據說可治皮膚病、去邪氣。[4]

視頻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