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沉湎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沉湎

來自 快資訊網 的圖片

沉湎 是一個漢語詞彙,讀音是chén miǎn。釋義: 沉溺耽於。比喻潛心於某事物或處於某種境界或思維活動中,深深迷戀着,無法自拔。多形容陷入不良的生活習慣難以自拔,表達消極感情色彩

錯誤寫法:沉緬,沉偭。

基本信息

中文名稱 沉湎 [1]

外文名稱 indulge

拼音 chén miǎn

出處 《尚書·酒誥》

詞目

沉湎

拼音

chén miǎn

引證解釋

沉溺、沉迷

1、南朝 梁 劉勰《文心雕龍.辨騷》:"娛酒不廢,沉湎日夜。"

2、北齊 顏之推 《顏氏家訓·慕賢》:" 齊文宣帝 即位數年,便沉湎縱恣,略無綱紀,尚能委政尚書令楊遵彥 ,內外清謐,朝野晏知。"

3、唐 陸龜蒙 《村夜二篇之二》:"上誦周孔書,沉湎至酣藉。"

4、宋·楊萬里《宋故龍圖閣學士張公神道碑》:"太康敗於甘酒,桀敗於酒池,厲王敗於荒酒,幽王敗於沉湎淫逸。"

5、明 馮夢龍《東周列國志》第七十七回:"時秦哀公沉湎於酒,不恤國事。"

6、明 馮夢龍《醒世恆言第三十六卷》:因見父母日夕沉湎,時常規諫,蔡指揮那裡肯依。

摺疊編輯本段出處 《尚書·酒誥》有如下規定:"飲惟祀"(只有祭祀的時候才可以飲酒);"無彝祀"(不要經常飲酒,平常少飲酒,以節約糧食,只有在有病的時候才宜飲酒);"執群飲"(禁止民眾聚眾飲酒);"禁沉湎"(禁止飲酒過度)。周朝對此的規定更詳細,:進門不脫鞋,邊喝酒邊聊天是為"禮";脫鞋席地再喝,是為"宴";能喝者喝不能喝者不喝是為"漚";大家一起喝,是為"沉";喝得出不了門,是為"湎"。君子可以"禮宴漚"但不可"沉湎",也就是說前三種說法符合禮節,後兩者是喝酒時應該嚴格禁止的。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