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沂南縣大莊鎮楊家坡初級中學

來自 搜狐網 的圖片

沂南縣大莊鎮楊家坡初級中學是一家事業單位的企業,位於沂南縣大莊鎮楊家坡村,目前處於開業狀態,經營範圍包括宗旨:實施初中義務教育[1]

目錄

校園諮詢

鄉村教育者手記|郭妮娜:26年來,我把青春奉獻在了教育熱土上

我叫郭妮娜,1996年,年僅20歲的我懷揣着憧憬與夢想踏入沂南縣大莊鎮楊家坡初級中學的大門,從此就全心全意的把自己的青春與熱血默默地拋灑在三尺講台上,迄今已有26年。26年的風風雨雨,26年的執着成長,26年的愛心播撒,使我成為了一名優秀的語文老師,也是一名人人稱讚的班主任。

26年的教育教學的歷程中,我且行且思,且研且長,不負心中熱愛,盡職盡責,把自己的青春與熱血都貢獻在了教育熱土上,讓優秀成為自己的習慣。今時今日我已經成為父老鄉親心目當中託付自己孩子的理想老師,當他們把孩子放心的交付到我手上的時候,我心中總是百感交集,身為人師的責任感與責任感壓得我內心沉甸甸地,家長們的放心是我的工作壓力,也成長的動力。

回想起來,剛剛踏上三尺講台的時候,20歲正是小姑娘喜歡玩樂嬉戲的歲數。當時班裡最大的孩子只比我小4歲,剛剛上班的時候,在教學中經常因為學生的調皮而哭鼻子,有時還當着學生的面哭。每當我哭的時候,學生們還得反過來哄我,得一直把我哄開心為止。現在想來,那時與學生的感情是與弟弟妹妹的互相陪伴與互相成長。

在辦公室里難過的時候,有經驗的老教師總會耳提面命地傳授我一些教學經驗與教學智慧。教學之餘,我就像春蠶咀嚼桑葉那樣,拚命閱讀一些教育教研類的書籍和報刊,結合自己的實際經驗,在教學中不斷反思,不斷學習,不斷成長。直至今時今日,面對教育教學過程中出現的突發事件,我也已能夠用自己的教學智慧遊刃有餘地解決。

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在教學生活中,我給予自己的學生以最大的耐心和愛心,因為是農村中學屬於寄宿制學校[2],平時我關注每一個學生的衣食住行,對他們噓寒問暖,每天晚上孩子們躺下之後,我會每個宿舍里挨着轉轉,貼心的給孩子們整理整理被窩,掖掖被角,關心他們睡得好不好,細心地詢問他們一天的身體狀況,讓他們帶着愛進入夢鄉。

到了早晨,我會耐心地手把手教他們整理寢室,教他們打掃衛生;吃飯的時候我會圍繞着他們的餐桌轉一圈,看看每個孩子,看看飯菜合不合孩子的胃口,等他們吃得差不多了我再去吃;青春期的女孩,正處在特殊的羞澀時期,這時候女班主任的優越性就體現出來了,她們能把自己的悄悄話告訴我,我在辦公室里常年備着紅糖,以備不時之需………

孩子們健健康康的時候還好說,我們只需像父母那樣潤物無聲,用自己的愛滋潤孩子的生活即可。可是正處在十三四歲的孩子,他們的情況是多變的,有時候會生病,有時候會出現一些意外,這時班主任就得付出比其他老師更多的精力去照顧這些孩子。

有一次,猶記得我們班一個孩子突然肚子疼得厲害,他的父母一個在外地工作,另一個在食品廠上班,上班時間是不拿手機的,可是孩子的病情不能等待。於是,我就領着孩子到了醫院,一檢查得知是急性腸胃炎,我跑前跑後地幫助孩子拿藥掛吊瓶,陪着孩子在醫院裡打點滴……

到了吃飯時間,我拜託其他老師幫我照顧一下班裡孩子,然後讓在同一個單位的丈夫,給這個孩子帶來了熱乎乎的飯菜和水,當我把可口的飯菜餵給學生吃的時候,這個孩子哭了,他把飯含在嘴裡,怎麼也咽不下去。這個身高體壯的男生什麼話也說不出來,只是坐在床上向我深深地鞠了一躬,表示他的謝意。我的眼睛也濕潤了,覺得所有的辛苦付出都是值得的。

我深深地愛着每一個孩子,決不讓一個學生掉隊。現在我們每個班裡都有四五十名孩子,在老師的眼中是一群孩子,有的孩子乖巧懂事,有的孩子調皮活潑。青春期的孩子好動的特點會使他們出現一些違反校規校紀的行為,對於一些經常惹事的同學,老師會生氣會有情緒。可是每個孩子對每一個家庭來說都是家中的希望,是家裡的掌上明珠,我從來不拋棄不放棄任何一個孩子。

我身為語文老師,在課堂上我會告訴孩子們,我們都是中國人,都能聽懂中國話,在語文學習面前沒有學神與學霸學渣之分,只要努力學習,我們每一個人都是學神。學好語文是愛國的表現,才能傳承我們的優秀傳統文化。以此為契機,對不同程度的孩子側重於引領他們學習不同程度的知識,日積月累,孩子們在語文課上的表現都能做到可圈可點。我所教的班級語文成績也一直名列前茅。

作為班主任,在班級工作中,讓每一個孩子都成為班級小主人,做到人盡其責,及時的發現每個孩子身上的閃光點,激勵他們去挖掘自己在班級中的價值,培養他們的班級榮辱感。

假如有孩子在平時的生活中有什麼表現不盡如人意的地方,我會耐心的和他們交談,仔細傾聽他們的心聲,找出和他們能產生共情之處,在此基礎上,他們更樂於接受我的建議和意見。所以家長們更願意把他們在家庭當中遇到的難題交給我解決,時時打電話和我溝通交流。

班裡的小奧同學,雖然在學校里表現非常乖巧,但是在家裡,一玩起手機來爸爸媽媽和姐姐的話,他都聽不進去,誰說就沖誰發火,我接聽了他媽媽的電話以後,把他叫到辦公室里和他慢慢交流、循循善誘,分析玩手機的利弊,然後約法三章,師生一起制定了在家裡看手機的時間和規則。以後我在家訪時得知,小奧的媽媽再也不用因為他看手機的問題而煩惱了。

當每一級學生進入八年級的時候,是叛逆最嚴重的時期,家長們經常給我打電話說孩子們在這一階段,在家裡感覺要上天,說什麼都不聽,總是喜歡和家長對着來,家長們在電話中情真意切地說:「郭老師,我們實在沒辦法,我們就指望着你了!」

每當這個時候我的內心感慨而沉重,因為我身為母親,經歷過那個時期,知道家長的束手無措。不管,怕孩子不知如何發展;管吧,又把握不住尺度。我就針對孩子們的叛逆心理,在班裡引領他們觀看一些青春期的心理講座,引導他們往正能量上發展。並且在班裡設身處地的向他們講述家長的憂慮與想法,讓他們知道父母也有軟肋,讓他們學會感恩父母。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