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汪遵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汪遵(全唐詩云:一作王遵)(約公元八七七年前後在世),宣州涇縣人(唐詩紀事作宣城人。此從唐才子傳)。生卒年均不詳,約唐僖宗乾符中前後在世。初為小吏。家貧,借人書,晝夜苦讀。工為絕詩。與許棠同鄉。咸通七年,(公元八六六年)擢進士第。後五年,棠始亦及第。遵詩有集《唐才子傳》傳世。他的詩絕大部分是懷古詩,有的是對歷史上卓越人物的歌頌;有的是借歷史人物的遭遇來抒發自己懷才不遇的情緒;有的是歌頌歷史上的興亡故事來警告當時的統治者;有的直接反映當時的現實生活,這些詩都有一定的思想意義。寄託了對現實生活的深沉感慨。[1]

基本信息

中文名稱 職業 所處時代 出生地 代表作品
汪遵 詩人 宣州涇縣 《淮陰》、《詠南陽》

主要作品

《全唐詩》錄存其詩一卷.共六十一首。

《淮陰》

秦季賢愚渾不分,只應漂母識王孫。

歸榮便累千金贈,為報當時一飯恩。

這首詩是詠韓信的。韓信年輕時貧困潦倒,在故鄉淮陰市上受辱於胯下,只有那位漂母不斷地供給他飯吃。後來,韓信劉邦封為楚王,榮歸故里,便以千金來報答漂母的恩情。這實際也是作者年輕時的寫照。汪遵年輕時曾是一名衙役,算是小吏。但是他對自己鞭笞鄉民,催捐逼稅的地位很不滿,而後為了擺脫自己的可悲處境,發奮讀書。終於,中了進士,在晚唐詩人中,汪遵的詠史詩十分著名。

作品評價

他的詩絕大部分是懷古詩,有的是對歷史上卓越人物的歌頌;有的是借歷史人物的遭遇來抒發自己懷才不遇的情緒;有的是歌頌歷史上的興亡故事來警告當時的統治者;有的直接反映當時的現實生活,這些詩都有一定的思想意義。寄託了對現實生活的深沉感慨。

參考來源

  1. 汪遵,古詩文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