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汪胡楨,著名水利專家,中國科學院院士,原水利部顧問。他是我國現代水利工程技術的開拓者,被水利界譽為「中國連拱壩之父」。[1]

汪胡楨,水利工程專家。主持修建了我國第一座鋼筋混凝土連拱壩——佛子嶺水庫大壩,促進了我國壩工技術的發展。還主持了治理黃河的第一項樞紐工程—一三門峽水庫的建設。在教育上學風嚴謹,提倡理論聯繫實際,培養了幾代水利人才;在學術上不斷探索進取,主編和編寫了《中國工程師手冊》等大型工具書。

目錄

簡介

汪胡楨(1897~1989),浙江省嘉興縣人,中國現代水利專家,中國科學院學部委員。1915年,嘉興一中畢業。1917年畢業於南京河海工程專門學校(現河海大學),後留學美國,1923年獲康乃爾大學土木工程碩士學位。回國後,歷任河南工程學校、中央大學、浙江大學教授,導淮委員會設計主任工程師、整理運河討論會總工程師。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任華東軍政委員會水利部副部長、治淮委員會委員兼工程部長、淮河水利工程總局副局長、北京勘測設計院總工程師、黃河三門峽工程局總工程師、北京水利水電學院院長、中國水利學會第二屆臨時常務理事會副理事長、中國水利學會第三屆名譽理事、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1960~1978年任北京水利水電學院院長,以後任華北水利水電學院(現華北水利水電大學)名譽院長。

參考資料

  1. 汪胡楨,中共湖南區委南湖區人民政府網,2015-1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