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國真精品集.讀後感(郭榮)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 |
《汪國真精品集.讀後感》是中國當代作家郭榮寫的散文。
作品欣賞
汪國真精品集.讀後感
有人說:我們這一代人是在這樣一個環境中長大:汪國真的詩、小虎隊的歌、龐中華的字、瓊瑤的小說。
你別說,還真是這樣。我們這一代人,提起汪國真,沒有人不知道。
汪國真,1956年6月22日出生,中學畢業以後進入北京第三光學儀器廠當工人。1982年畢業於暨南大學中文系。在學校時,喜歡讀寫詩歌,1985年起將業餘時間集中於詩歌創作,期間一首打油詩《學校一天》刊登在《中國青年報》上。
畢業後,分配在中國藝術研究院,後任《中國文藝年鑑》編輯部副主任。1990年開始,汪國真擔任《遼寧青年》、《中國青年》、《女友》的專欄撰稿人。
2015年4月26日凌晨兩點十分,汪國真去世,享年59歲。4月30日,遺體告別儀式在北京八寶山殯儀館舉行。
創作特色
汪國真的詩歌,在主題上積極向上、昂揚而又超脫。作品的一個特徵經常是提出問題,而這問題是每一個人生活中常常會遇到的,其着眼點是生活的導向實踐,並從中略加深化,拿出一些人所共知的哲理。
作品簡介
《汪國真精品集》是收錄中國大陸當代著名詩人汪國真經典作品的集子,由作家出版社2010年4月1日出版。這本書是為了答謝廣大青年學生對汪國真詩歌的厚愛,並紀念「汪國真熱」20周年,將汪國真最受歡迎的抒情詩分為早期和近期兩部分推出。上世紀90年代,詩歌的火紅年代,汪國真是一個炙手可熱的名字,承載着一代人的集體記憶。1990年,《年輕的潮》《年輕的風》《年輕的思緒》《年輕的瀟灑》等詩集相繼問世,使汪國真紅遍大江南北,那一年被稱為「汪國真年」。1990年—2010年,汪國真詩集連續20年被盜版,版本達數百種。
我讀汪國真的詩,是1985年學校畢業到單位工作後開始的。那個時候,新鮮的書較少,也沒有現在網絡如此發達,但我每年都訂購《青年文摘》《讀者文摘》等雜誌。讀書愛記筆記、每天書寫日記,這個習慣一直堅持到現在。遇到好的詩句,會摘抄下來,日後閒時品讀。當時的我,和在座的剛參加工作年輕人一樣,心中充滿夢想,思想單純如水。當讀到汪國真《熱愛生命》《懷想》《永恆的心》《默默的情懷》等短詩時,好像是專為我寫的,每一個詩句都會在心底跳躍、激盪。這一首首詩曾驅散我心頭的陰霾,這一首首詩曾令我深思、催我奮進,這一首首詩曾帶給我羞澀的微笑和真誠的淚水,曾把快樂、和溫馨毫無保留的送給了我。。。。。它們是我的感情升華,它們令我走向成熟。不知不覺地,《汪國真詩集》已成為我的枕邊書。大家也許不知道,有資格成為我枕邊的書,都是些質量頗高、百看不厭的作品,這樣把它們放在枕邊,睡覺也別有一番滋味的。
自由的青春,總是希望與夢想,在那暖心的文字間徜(CHANG)徉。偶爾,也照着他的格式、韻味、模仿幾句;有時,跟女朋友寫信時,摘抄一段,感到很美,很愜(QIE)意。
記得,于丹教授說過「我們遇見汪國真,是在恰好的年齡,遇上恰好的詩人。」是的,在哪個年代,汪國真先生的確伴着我們的青春一起度過的,那裡有我們的喜怒哀樂,有我們的懵懵懂懂。
俗话说:文学养心、诗歌养脑、美图养眼、好话养德。好的东西谁都喜欢欣赏,一段好的文字让人赏心悦目,一篇隽(JUAN)永优美的作品过目难忘,一首好听的歌曲让人百听不厌。读汪国真的诗歌,给人影响最深的,是诗句朗朗上口和诗的排列有序的节奏感。他的诗歌深受四位诗人的影响,李商隐、李清照、普希金、狄金森。他从普希金那里学会了抒情,从狄金森那里学会了凝练,从李商隐那里学会了警策,从李清照那里学会了清丽。
隨着時間的推移,歲月的更替,年齡的增長,而今已是中年的我,再捧起汪國真先生的書,像是一個離別很久的老朋友,好久沒有見但是見面後依然很親切,沒有絲毫的唐突之感;又像一壇陳釀數年的美酒,依然入口即醉。
要對汪國真先生的詩歌做較系統而深入的分析和評價,是要寫一本書的。在這裡,我只想談一點讀後感。
汪國真先生的詩給我的印象可以用四個字概述:簡、清、靜、情。
簡:詩,本該是簡短精煉的,詩是用最少的文字表達最豐富的思想感情的一種文學形式。詩歌的珍貴正在於此。難怪人們視詩歌為文學金字塔的頂尖。汪先生每首詩都在二十行100字左右,短的不到50字,形式至簡,但意義綿延。一首《只要明天還在》「只要生命還在,我就不會悲哀。冬雪終會融化,春雷定將滾滾而來。」氣勢磅礴,悲壯還在。忍不住為這個失去生命感到悲哀。通過他的詩,可以看出他是多麼熱愛生命兒。儘管如此,希望還是伴隨着生命的隕落消失於茫茫天際。
清:汪國真的詩,讀起來讓人感到清淨輕盈,似乎是他刻意為讀者營造了一個不被打擾的小的世界,好讓讀者完全沉浸在他的情誼之中。一首《我把小船劃向月亮》「請不要責怪/有時會離群索居。要知道/孤獨也需要勇氣。別以為/有一面旗幟/在前方嘩啦啦的招展/後面就一定有我的步履/我不崇拜/我不理解的東西;把我的小船劃向月亮/就這樣劃啊/把追求和獨立連在一起/把生命和自由連在一起。」猶如月亮的光輝,灑在夜晚的湖面上,清澈皎潔,輕盈的背後,是他對獨立和自由的沉重追求。
靜:汪國真的詩,似乎是可以保持又似乎是參透人生後的自然流露,一切情與理娓娓道來。一首《假如你不夠快樂》「假如你不夠快樂/也不要把眉頭深鎖/人生本來短暫/為什麼還要栽培苦澀/打開塵封的門窗/讓陽光雨露灑遍每個角落/走向生命的原野/讓風兒屗平前額;博大可以稀釋憂愁/深色能夠覆蓋淺色。」他用寧靜的心去呼喚生命的律動,「既然選擇了遠方/便只顧風雨兼程,既然選擇了地平線/留給世界的只能是背影。」他是如此地熱愛生命。
情:因為感同身受,所以覺得他的詩動情,詩里有他的身影,也有我們的身影。一首《剪不斷的情愫》「誰曾想/到頭來/山河依舊/愛也依舊。你的身影/剛在身後/又到前頭。」想要忘記,卻往往是徒勞,最後只得帶着這剪不斷的情愫,繼續前行。他的情為他眼中的景色着色。一首《只要彼此愛過一次》「一個眼神/便足以讓心海/掠過颶風。在貧瘠的土地上/更懂得風景。」「死能從容不迫/愛又怎能無動於衷。只要彼此愛過一次/就是無憾的人生。」他的情是如此地飽滿、熾(CHI)熱。
讀汪國真先生的詩歌,讓我感受到了詩中的「簡、清、靜、情」的意境,也讓我領悟到功利主義態度不可取,讀書本應是件快樂有趣的事,通過閱讀,可以將沉重的生活變得聖潔和可愛。
4月23日,在第27個世界讀書日,能和大家共同分享讀書的體會,我感覺是件很快樂的事。下面給大家閱讀汪國真先生的成名作《熱愛生命》,希望大家喜歡:
《熱愛生命》
汪國真
我不去想是否能夠成功
既然選擇了遠方
便只顧風雨兼程
我不去想能否贏得愛情
既然鍾情於玫瑰
就勇敢地吐露真誠
我不去想身後會不會襲來
寒風冷雨
既然目標是地平線
留給世界的只能是背影
我不去想未來是平坦還是泥濘
只要熱愛生命
一切,都在意料之中 [1]
作者簡介
郭榮,筆名雪松,中華詩詞學會會員,寧夏作家協會會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