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湯敏傑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湯敏傑(畫家、中國高級工藝美術師) 1963年出生江蘇宜興,系徐悲鴻大師嫡親外孫,從小受到徐悲鴻大師的藝術感染。習畫泥塑雕刻,立志弘揚悲鴻精神,為家鄉宜興爭光。被譽為徐派第三代傳承人,被譽為畫壇"畫馬聖手小悲鴻"之稱!

基本信息

中文名稱 湯敏傑

國籍 中國

出生地 江蘇宜興

出生日期 1963年

職業 畫家,中國紫砂工藝美術師

主要成就 畫馬,做紫砂壺

代表作品 奔馬圖,立馬圖,八駿圖,悲鴻壺

人物經歷

1980年在宜興工藝美術陶瓷廠從事造型創作設計工作。三十多年的從業經歷,作品多次參加全國陶藝展覽。創作的《錦囊》《大自然系列》作品在全國陶瓷創新作品大賽中獲一,二等獎,2007年被授予中國高級工藝美術師(紫砂)職稱與我國著名書畫家,美術鑑賞家謝稚柳先生合作的"悲鴻壺"是上海徐悲鴻藝術研究會成立的紀念壺,遠傳海內外,成為中外名流所珍藏的紀念壺。為弘揚悲鴻精神,傳承紫砂文化,正值徐悲鴻誕辰115周年,也是中國紅十字基金會廖靜文基金成立之際,由徐悲鴻夫人廖靜文題字的"紀念悲鴻壺"首次在香港海外展


現任職務

現任徐悲鴻故居館長

徐悲鴻紀念館理事

徐悲鴻藝術委員會理事

徐悲鴻紫砂藝術委員會會長

中國高級工藝美術大師(紫砂)

徐悲鴻紀念館工藝美術師

中國宜興陶瓷協會工藝美術師

個人聲譽

與廖靜文合作"紀念悲鴻壺"2009年,時值徐悲鴻誕辰115周年,也是中國紅十字基金會廖靜文基金成立之際,徐悲鴻夫人廖靜文與湯敏傑合作,又創作了"紀念悲鴻壺"。廖靜文不顧87歲的高齡,題下了"悲鴻故里,中國陶都"八個大字,湯敏傑則設計了經典的掇只壺作為壺型,彰顯其飽滿豐厚,圓潤富貴的內涵。廖靜文一直很關注徐悲鴻藝術的發揚光大,不僅僅體現在傳統國畫上,而是希望悲鴻的藝術能夠在夫君故里,紫砂之鄉得到傳承。湯敏傑的紫砂功力和緣分,自然而然成為徐悲鴻藝術突破的最佳選擇,用徐悲鴻的繪畫藝術嫁接到名聞遐邇的紫砂藝術上,不僅體現了徐悲鴻的家鄉情結,而且也是一種藝術上的突破和飛躍。在廖靜文的極力推薦下,湯敏傑毫無爭議當選為徐悲鴻藝術陶瓷紫砂委員會會長,廖靜文還親自為該會題字。悲鴻系列壺在港受寵2009年9月3日至5日,湯敏傑帶着他的"悲鴻壺"去香港展出,展出的地點就在香港中央圖書館。展出期間,"悲鴻壺"深受藏家好評,一些愛好者競相出高價購買。當地的拍賣行憑着敏銳的商業眼光,與湯敏傑接觸,要求在港舉辦"悲鴻壺"拍賣。2009年10月26日,一套四把"悲鴻壺"系列將在香港拍賣,與此同時,湯敏傑將攜帶徐悲鴻紫砂藝術協會會員的創作精品一起參展或拍賣。湯敏傑有個心愿,要把舅爺爺的繪畫藝術融進紫砂壺中,他說,他有這方面的優勢,舅奶奶廖靜文很支持他的想法,希望他為悲鴻故里多做一些事,悲鴻若知,定會含笑九泉的。因此湯敏傑有了許多設想,他還有更深遠的設想,不拘泥於一人一壺,而是邀請更多的書畫家來與他合作,讓書畫與紫砂聯姻,發揮更大的藝術效果。除此之外,湯敏傑還將利用丁蜀鎮紫砂藝人薈萃的優勢,邀請組織更多的藝人參加徐悲鴻藝術紫砂委員會,與書畫家廣泛合作,開闢一個文人壺的新天地。湯敏傑《悲鴻壺系列》

個人聲譽

與廖靜文合作"紀念悲鴻壺"2009年,時值徐悲鴻誕辰115周年,也是中國紅十字基金會廖靜文基金成立之際,徐悲鴻夫人廖靜文與湯敏傑合作,又創作了"紀念悲鴻壺"。廖靜文不顧87歲的高齡,題下了"悲鴻故里,中國陶都"八個大字,湯敏傑則設計了經典的掇只壺作為壺型,彰顯其飽滿豐厚,圓潤富貴的內涵。廖靜文一直很關注徐悲鴻藝術的發揚光大,不僅僅體現在傳統國畫上,而是希望悲鴻的藝術能夠在夫君故里,紫砂之鄉得到傳承。湯敏傑的紫砂功力和緣分,自然而然成為徐悲鴻藝術突破的最佳選擇,用徐悲鴻的繪畫藝術嫁接到名聞遐邇的紫砂藝術上,不僅體現了徐悲鴻的家鄉情結,而且也是一種藝術上的突破和飛躍。在廖靜文的極力推薦下,湯敏傑毫無爭議當選為徐悲鴻藝術陶瓷紫砂委員會會長,廖靜文還親自為該會題字。悲鴻系列壺在港受寵2009年9月3日至5日,湯敏傑帶着他的"悲鴻壺"去香港展出,展出的地點就在香港中央圖書館。展出期間,"悲鴻壺"深受藏家好評,一些愛好者競相出高價購買。當地的拍賣行憑着敏銳的商業眼光,與湯敏傑接觸,要求在港舉辦"悲鴻壺"拍賣。2009年10月26日,一套四把"悲鴻壺"系列將在香港拍賣,與此同時,湯敏傑將攜帶徐悲鴻紫砂藝術協會會員的創作精品一起參展或拍賣。湯敏傑有個心愿,要把舅爺爺的繪畫藝術融進紫砂壺中,他說,他有這方面的優勢,舅奶奶廖靜文很支持他的想法,希望他為悲鴻故里多做一些事,悲鴻若知,定會含笑九泉的。因此湯敏傑有了許多設想,他還有更深遠的設想,不拘泥於一人一壺,而是邀請更多的書畫家來與他合作,讓書畫與紫砂聯姻,發揮更大的藝術效果。除此之外,湯敏傑還將利用丁蜀鎮紫砂藝人薈萃的優勢,邀請組織更多的藝人參加徐悲鴻藝術紫砂委員會,與書畫家廣泛合作,開闢一個文人壺的新天地。湯敏傑《悲鴻壺系列》[2]

寫意畫馬

畫家湯敏傑水墨寫意畫馬,是徐悲鴻先生畫馬的傳承,這是從畫風和畫格上來看的。也就是說他畫的馬接近徐氏。但又有所不同,徐氏畫馬注重馬的解剖,結構,這是科學的認識也是藝術上的需要。他能把科學與藝術緊密合,故徐畫的馬形神兼備,筆暢墨飽。湯敏傑在師承前者的基礎上略有不同,他除了借鑑徐氏的畫法外,還善用淡墨畫馬。其實淡墨法的難度較高。因為淡墨是中國水墨寫意畫中的中間色,要作到淡而不薄,淡而不髒,淡而不枯,淡而有韻是極不容易的。湯敏傑的本事就在於比較嫻熟地掌握了淡墨畫法。有時他的濃墨為主,用淡墨去"破",用淡墨去"輔",有時又以淡墨為主,用濃墨去"提",用濃墨去"勾",在一定的程度上達到了濃淡適宜,淡暈墨章的效果。還值得提及的是湯敏傑用筆運墨講究筆墨的精神性,規範性和整體性。故他筆下所畫的馬有筆有墨,有徐有疾,充滿生機。這些妙筆的得來,全在於他對生活的感性認識和理性分析。感性先於理性,用理性去駕馭筆墨,用感性去默寫生活中採擷的素材,其思維方法無疑是正確的。馬,是徐悲鴻先生一生中最愛描繪的題材。[2]

形成畫風

湯敏傑經過歷年來的不懈努力,對於水墨寫意畫馬的技法,已日臻完善,逐步形成了他獨有的畫風,為廣大觀者所認可。為了精益求精,廣泛吸取意見,拜謁徐悲鴻先生夫人廖靜文女士,請她指撥。廖看後,肯定了他的畫作,深入觀摩馬的生活,掌握馬的解剖,結構。與牧民同吃、同住、同勞動,細心觀察馬這種群居生活的團結和其性格,畫了大量的速寫,數量達千餘幅。更加注重於馬的形態、情態、動態、神態的把握與描寫。這些又要通過筆墨的組合,線條的嫁接,構圖的完美表現出來,形成完美的藝術品。

畫馬風格

馬,是徐悲鴻先生一生中最愛描繪的題材。徐悲鴻嫡系親外甥他畫的馬。在湯敏傑眾多的畫馬捲軸中,群馬多於單馬,奔馬又勝過飲馬。他善畫群馬奔騰,不是以多為善,以多奪人,而是在含蓄地以馬喻人,把馬這種動物人性化。表現當今中國人民為建設小康社會中的意氣和復興中華的民族精神,這就是湯敏傑所畫奔馬中的人文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