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江南曲四首·其四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江南曲四首·其四》

作品名稱: 《江南曲四首·其四》


創作年代: 明代

文學體裁: 詩

作 者:宗臣

《江南曲四首·其四》明代文學家宗臣的詩詞。[1]

宗臣他的律詩,常有雋句而無完篇。諸如「魚龍殘夜笛,風雨急秋砧」(《聞雁》)、「秋衣下風露,夕草亂芙蓉」(《秋夜顧二丈來集》)、「愁邊鴻雁中原去,眼底龍蛇畏路多」(《除前錢惟重夜至》)等,尚善於描繪眼前景色,但也有重複雷同的毛病,有人譏議其詩是「薜荔芙蓉、蘼蕪楊柳,百篇一律」。[2]

詩詞正文

譯文

暮色照在長江里,相邀一起划船回到渡頭。

落花好似有情意,飄來盪去,緊隨船兒朝前流。

賞析

江南曲:樂府舊題。郭茂倩《樂府詩集》把它和《採蓮曲》、《采菱曲》等編入《清商曲辭》。唐代詩人學習樂府民歌,採用這些舊題,創作了不少清新平易、明麗活潑的詩歌。儲光羲的《江南曲四首》就屬於這一類作品。

本首詩頭兩句「日暮長江里,相邀歸渡頭」,點明時間地點和情由。「渡頭」就是渡口,「歸渡頭」也就是划船回家的意思,「相邀」二字,渲染出熱情歡悅的氣氛。這是個江風習習、夕陽西下的時刻,那一隻只晚歸的小船飄蕩在這迷人的江面上,船上的青年男女相互呼喚,江面上的槳聲、水聲、呼喚聲、嘻笑聲,此起彼伏,交織成一首歡快的晚歸曲。

三四句「落花如有意,來去逐輕舟」,創造了一個很美的意境。在那些表現出青年男女各種微妙的、欲藏欲露、難以捉摸的感情,這兩句詩就是要表現這種複雜的心理。詩人抓住了「歸棹落花前」這個富有特色的景物,賦予景物以人的感情,從而創造出另一番意境。「落花」隨着流水,因此儘管槳兒向後劃,落花來去飄蕩,但還是緊隨着船兒朝前流。詩人只加了「如有意」三個字,就使這「來去逐輕舟」的自然現象,感情化了,詩化了。然而,這畢竟是主觀的感受和想象;因此那個「如」字,看似平常,卻很有講究。「如」者,似也,象也。它既表現了那種揣摸不定的心理,也反映了那藏在心中的期望和追求。下語平易,而用意精深,恰如其分地表現出這首詩所要表現的感情和心理狀態。

這首詩的第四句,有的本子作「來去逐船流」,從詩意的角度來看,應該說「來去逐輕舟」更好些。因為,第一,「逐」字在這裡就含有「流」的意思,不必再用「流」字;第二,因為上句說了「如有意」,所以,雖然是滿載一天勞動果實的船,此刻也成為「輕舟」,這樣感情的色彩就更鮮明了。「輕舟」快行,「落花」追逐,這種緊相隨、不分離的情景,也正是構成「如有意」這個聯想的基礎。所以,後一句也可以說是補充前一句的,兩句應一氣讀下。

作者簡介

宗臣嘉靖四年(1525)閏十二月生,嘉靖二十九年(1550)庚戌科進士。字子相,號方城山人。興化(今屬江蘇興化)人。初授刑部主事,性耿介,不附權貴。嘉靖三十年(1551)調考功。因年少氣盛,對雖"閹宦斂跡,而嚴嵩父子濟惡"的腐敗朝政深為不滿,於嘉靖三十一年(1552)九月解考功職,謝病返回興化。[3]

嘉靖三十九年(1560)春初,宗臣卒於任所。死時,「士民皆哭」。二月,「後七子」之一的王世貞聞宗臣去世的消息後,仿楚辭《九歌》而作《少歌》三章以哀悼。宗臣死後,福建的百姓們便擇地而葬,備受愛戴的宗臣之墓矗立在閩贛交界而風景秀美的武夷山上。

他生前所穿戴的衣冠,由福州而南京,再由南京至興化,由他的家人和家鄉父老在小南門外百花洲上築墓埋之,所謂衣冠冢也。此後,百花洲便成為偶來興化的名人雅士駐足流連,玄歌題詠之處。1980年,在江蘇省寶應縣黃塍鄉發現其墓葬。小說《水滸傳》最初的刻本就是施耐庵後人交由宗臣刻印的。[4]

視頻

《報劉一丈書》(明·宗臣)

..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