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鄉故人偶集客舍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江鄉故人偶集客舍》 |
作品名稱: 《江鄉故人偶集客舍》 創作年代: 唐代中期 文學體裁: 詩 作 者:戴叔倫 |
戴叔倫的詩,體裁形式多樣:五言七言,五律七律,古體近體,皆有佳作。題材內容也十分豐富:有反映戰亂中社會現實的,有揭露昏暗醜惡世道的,有同情民生疾苦的,有慨嘆羈旅離愁的,也有描繪田園風光的……而在他的諸多詩篇中,最有價值、最富有社會意義的,還應該說是那些反映社會現實的作品。[2]
詩詞正文
“ | <天秋月又滿,城闕夜千重。
還作江南會,翻疑夢裡逢。 風枝驚暗鵲,露草泣寒蛩。 羈旅長堪醉,相留畏曉鍾。 > |
” |
— <《江鄉故人偶集客舍》>,<詩詞名句網> |
作品賞析
這首詩的首聯和頷聯寫相逢,並交代了相聚的時間、地點。首聯交代了時間(秋夜)和地點(長安),一個「滿」字,寫出了秋月之狀。頷聯則極言相聚的出其不意,實屬難得。詩人作客在外,偶然與同鄉聚會,欣喜之中竟懷疑是在夢中相遇。「還作」和「翻疑」四個字生動傳神,表現了詩人的悽苦心情。這兩句充分表現了詩人驚喜交集的感情。[3]
頸聯和尾聯傷別離。頸聯描寫秋月蕭瑟的景象。這兩句緊緊圍繞「秋」字寫景,秋風吹得樹枝飄搖,驚動了棲息的鳥鵲;秋季霜露很重,覆蓋了深草中涕泣的寒蟲,到處都能感覺到秋的寒意和肅殺,在渲染氣氛的同時也烘托出詩人客居他鄉生活的淒清,以及身世漂泊和宦海沉浮之痛;詩人借用曹操的《短歌行》中的詩句:「月明星稀,烏鵲南飛,繞樹三匝,何枝可依?」含義深刻,寫出自己與故友分別之苦,表現了詩人客居中的辛酸之情。故友的異鄉羈旅生活都很悽苦,相逢不易,於是一起歡聚暢飲,長夜敘談。尾聯二句,詩人又以害怕天亮就要分手作結。這二句中的「長」和「畏」二字運用得極為恰到好處,「長」字意謂寧願長醉不願醒來,只有這樣,才能忘卻痛苦,表現了詩人的顛沛流離之苦;「畏」字意謂害怕聽到鐘聲,流露出詩人怕夜短天明,晨鐘報曉,表達了詩人與友人依依惜別的心情,這一切充分表現出詩人對同鄉聚會的珍惜和同鄉深厚的友情。全詩語言精煉,層次分明,對仗工整,情景結合,意蘊悽美。
作者簡介
戴叔倫(732—789)字幼公,一字次公,潤州金壇(今屬江蘇省常州市金壇區)人。是唐代中期著名的詩人,出生在一個隱士家庭。年輕時師事蕭穎士。曾任新城令、東陽令、撫州刺史、容管經略使。晚年上表自請為道士。祖父戴修譽,父親戴昚用,都是終生隱居不仕的士人。[4]
戴叔倫年少時拜著名的學者蕭穎士為師,他博聞強記,聰慧過人,「諸子百家過目不忘」,是蕭門弟子中出類拔萃的學生。至德元載(756年)歲暮,為避永王兵亂,25歲的戴叔倫隨親族搭商船逃難到江西鄱陽。在人生地疏的異鄉,家計窘迫,於是他開始探尋仕途。 大曆元年(766年),戴叔倫得到戶部尚書充諸道鹽鐵使劉晏賞識,在其幕下任職。大曆三年,由劉晏推薦,任湖南轉運留後。此後,曾任涪州督賦、撫州刺史,以及廣西容州刺史,加御史中丞,官至容管經略使。[5]
他在任期間,政績卓著,是個出色的地方官吏。貞元五年(789年)四月,他上表辭官歸隱,六月十三日在返鄉途中客死清遠峽(今四川成都北)。第二年返葬於金壇小南門外縣城南郊。明萬曆46年(1618年),金壇知縣張翰中為疏通城內漕河,將其墓地移至南郊高坡(今南門麵粉廠南圍牆前),並親自題立「詩伯夜台」墓碑,即「大詩人之墓」的意思。[6]
視頻
..
..
參考資料
- ↑ 《江鄉故人偶集客舍》 詩詞名句網
- ↑ 《戴叔倫這首詩美得猶如一幅畫,燕子不歸春事晚,一汀煙雨杏花寒》 快資訊 發布時間; 2021-03-25
- ↑ 他鄉遇故知——戴叔倫《江鄉故人偶集客舍》》 無語者愛文化 發布時間; 20-06-13
- ↑ 戴叔倫簡介 古詩文網
- ↑ 劉晏(唐朝宰相)_東明唐代人物專題 東明人物網
- ↑ 戴氏宗親參觀戴叔倫紀念館 騰訊視頻 發布時間; 2016-07-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