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漢書·王溫舒傳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漢書·王溫舒傳出自於《漢書》,由我國東漢時期的歷史學家班固編撰,是中國第一部紀傳體斷代史,「二十四史」之一,是繼《史記》之後我國古代又一部重要史書,與《史記》、《後漢書》、《三國志》並稱為「前四史」。 [1]

原文

王溫舒,陽陵人也。少時椎埋①為奸。為吏,以治獄至廷尉史。督盜賊,殺傷甚多。稍遷至廣平都尉。擇郡中豪敢任吏十餘人,以為爪牙,皆把其陰重罪,而縱使督盜賊,快其意所欲得。此人雖有百罪,弗法,即有避,因其事夷之,亦滅宗。以其故齊趙之郊盜賊不敢近廣平,廣平聲為道不拾遺。上聞,遷為河內太守。

素居廣平時,皆知河內豪奸之家,及往,九月而至。令郡具私馬五十匹,為驛自河內至長安,部吏如居廣平時方略,捕郡中豪猾,相連坐千餘家。上書請,大者至族,小者乃死。奏行不過二三日,得可事。論報,至流血十餘里。盡十二月,郡中毋聲,毋敢夜行,野無犬吠之盜。其頗不得,失之旁郡,追求。會春,溫舒頓足嘆曰:「嗟乎,令冬月益展一月,卒吾事矣!」其好殺伐行威不愛人如此。

天子聞之,以為能,遷為中尉。其治復效河內,徒請召猜禍吏與從事。義縱為內史,憚之,未敢恣治。及縱死,徙為廷尉。而尹齊為中尉坐法抵罪,復為中尉。為人少文,居廷惛惛不辨,至於中尉則心開。督盜賊,豪惡吏盡復為用。溫舒為人諂,善事有勢者,即無勢者,視之如奴。有勢家,雖有奸如山,弗犯;無勢者,貴戚必侵辱。舞文巧詆下戶之猾,以焄②大豪。奸猾窮治,大抵盡靡爛獄中,行論無出者。於是中尉部中中猾以下皆伏,有勢者為游聲譽,稱治。治數歲,其吏多以權富。

溫舒擊東越還,議有不中意者,坐小法抵罪免。是時天子方欲作通天台而未有人,溫舒請覆中尉脫卒,得數萬人作。上說,拜為少府。徙右內史,治如其故,奸邪少禁。坐法失官。復為右輔,行中尉,如故操。

歲余,會宛軍③發,詔征豪吏,溫舒匿其吏華成。及人有變告溫舒受員騎錢,它奸利事,罪至族,自殺。溫舒死,家累千金。

註:①椎埋:盜墓。②焄:同「熏」,以火煙熏炙。此指脅迫。③宛軍:指討伐大宛的軍隊。

譯文

王溫舒是陽陵人。年輕時做盜墓等壞事。後來當了小官,因善於處理案件升為廷尉史。他督捕盜賊,殺傷的人很多,逐漸升為廣平都尉。他選擇郡中豪放勇敢的十餘人做得力幫手,掌握他們每個人的隱秘的重大罪行,而放手讓他們去督捕盜賊,滿足他們的欲求。(如果誰捕獲盜賊使王溫舒很滿意,)此人即使有百種罪惡也不加懲治;若是有所迴避,就依據他過去所犯的罪行殺死他,甚至滅其家族。因為這個原因,齊地和趙地鄉間的盜賊不敢接近廣平郡,廣平郡有了道不拾遺的好名聲。漢武帝聽說後,升任王溫舒為河內太守。

王溫舒以前居住在廣平時,完全熟悉河內的豪強姦猾的人家,待他前往廣平,九月份才到任。他下令郡府準備私馬五十匹,從河內到長安設置了驛站,部署手下的官吏就象在廣平時所用的辦法一樣,逮捕郡中豪強姦猾之人,郡中豪強姦猾相連坐犯罪的有一千餘家。上書請示皇上,罪大者滅族,罪小者處死。奏書送走不過兩三日,就得到皇上的可以執行的答覆。案子判決上報,竟至於流血十餘里。十二月結束了,郡里沒有人敢說話,也無人敢夜晚行走,郊野沒有因盜賊引起狗叫的現象。那少數沒抓到的罪犯,逃到附近的郡縣去了,王溫舒(繼續)追捕,正趕上春天了(不能斬決罪犯),王溫舒跺腳嘆道:「唉!如果能讓冬季再延長一個月,我的事情就辦完了。」他喜歡殺伐、施展威武及不愛民就是這個樣子。

武帝聽了,以為他有才能,升為中尉。(負責京城長安的治安。)王溫舒按照治理河內郡的方式來治理京城,只任用那些猜疑心重、行事嚴酷的屬吏做隨從人員。那時,義縱擔任內史。(全面負責京城長安的事務。)王溫舒害怕他,不敢恣意酷暴。等到義縱死去,王溫舒改任廷尉。而繼任中尉尹齊犯法受到處理,王溫舒又重新擔任中尉。王溫舒沒有讀過多少書,擔任廷尉時神昏意滯,不辨是非,到他當中尉以後,則心情開朗,神思頓開。(王溫舒此人酷暴少文,嗜殺成性,至於國家法律常被置於不顧。對一些大案、疑案更是昏昏不辨。顯然這種人是不適宜擔任最高司法官的。

所以時隔不久,當接替王溫舒為中尉的尹齊被免官後,漢武帝乃將王溫舒廷尉一職免去,讓他仍擔任中尉,負責京師治安。而這正符合王溫舒的心意。)他督捕盜賊,豪強和兇惡官吏都願意為他出力。王溫舒為人諂媚,善於巴結有權勢的人,若是沒有權勢的人,他對待他們就象對待奴僕一樣。有權勢的人家,即使奸邪之事堆積如山,他也不去觸犯。無權勢的,就是皇親,他也一定要欺侮。他玩弄法令條文巧言詆毀奸猾的平民,而威迫大的豪強。對於奸猾之民,必定窮究其罪,大多都被打得皮開肉綻,爛死獄中,判決有罪的,沒有一個人走出獄中。於是在中尉管轄範圍的中等以下的奸猾之人,都隱伏不敢出來,有權勢的都替他宣揚名聲,稱讚他的治績。他治理了幾年,他的屬官多因此而富有。

王溫舒攻打東越回來後,議事不合天子的旨意,犯了小法被判罪免官。這時,天子正想修建通天台,還沒人主持這事,王溫舒請求考核中尉部下逃避兵役的人,查出幾萬人可去參加勞動。皇上很高興,任命他為少府,又改任右內吏,處理政事同從前一樣,奸邪之事稍被禁止。後來犯法丟掉官職,不久又被任命為右輔,代理中尉的職務,處理政事同原來的做法一樣。

一年多以後,正趕上征討大宛的軍隊出發,朝廷下令徵召豪強官吏,王溫舒把他的屬官華成隱藏起來。待到有人告發王溫舒接受在額騎兵的贓款和其他的壞事,罪行之重應當滅族,他就自殺了。王溫舒死後,他的家財累計有千金。[2]

作者簡介

班固(32年—92年),字孟堅,扶風安陵(今陝西咸陽東北)人,東漢著名史學家文學家。班固出身儒學世家,其父班彪、伯父班嗣,皆為當時著名學者[3]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