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德縣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永德縣是雲南省臨滄市的下轄縣,位於臨滄市西部,也是國家級糖料基地縣和滇緬邊境的傳統通道。
永德縣屬南亞熱帶與北熱帶交匯的河谷季風氣候,是中國南藥訶子主產地和雲南省省級茶葉、畜牧、商品糧、玉米制種基地,擁有永德大雪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永德土佛等景點。[1]
基本概況
永德縣地處臨滄地區西部、地跨東經99°05′~99°51′,北緯23°45′~24°27′之間。東、北與雲縣、鳳慶縣及昌寧縣毗鄰,東南與耿馬縣隔南汀河相望,西同鎮康縣山水相依,西北與龍陵、施甸縣交界。縣城東距雲南省會昆明市787公里,距地區行政公署駐地226公里。縣境東西最大橫距71.5公里,南北最大縱距75.8公里,總面積為3208.06平方公里。山區占總面積的95%以上。
永德縣地勢東南西三面高,向北傾斜。境內峰巒起伏,崇嶺疊嶂,山河相間,坡壩相連。老別山主峰大雪山,海拔3504.2米,為全縣最高點,也是臨滄地區最高點;崇崗區戶等壩,海拔540米,是全縣最低點。縣城德黨鎮海拔1600米。境內山脈屬怒山山系。主要有老別山、棠梨山、三寶山,自東北向西南逶迤行走,與南汀河、永康河、賽米河東西相間排列,人稱「三河兩槽,三山六坡」。
境內流程5公里以上河流84條,除秧琅河歸瀾滄江外,其他均屬怒江水系。水的流向大致是:東西兩面之水自北向南,中部之水自南向北。境內主要河流有鎮康河、賽米河、秧琅河、麥壩河、明朗河等。
縣境屬亞熱帶季風氣候。因地表破碎,高差懸殊,氣候垂直分布較為典型,因此人稱:「歲分漢雨,山有四季」。年平均氣溫有高海拔大雪山的6℃,有低海拔勐波羅壩的22.9℃。以縣城德黨為代表的中海拔地區,年平均氣溫17.4℃。
礦藏主要有煤、鐵、錫、銅、鉛等;植物種屬眾多,高等植物有兩千多種;動物有孟加拉虎、懶猴、水鹿、金錢豹等。
永德縣位於雲南省西南部,北臨怒江。永德縣總面積3296平方千米。總人口33萬人(2004年)。 縣人民政府駐德黨鎮,郵編:677600。代碼:530923。區號:0883。拼音:Yongde xian。
行政區劃
永德縣轄3個鎮、7個鄉(其中2個民族鄉):德黨鎮、小勐統鎮、永康鎮、勐板鄉、亞練鄉、烏木龍彝族鄉、大雪山彝族拉祜族傣族鄉、班卡鄉、崇崗鄉、大山鄉;勐底農場。
2000年,永德縣轄3個鎮、9個鄉:德黨鎮、小勐統鎮、永康鎮、亞練鄉、烏木龍彝族鄉、勐板鄉、大雪山彝族拉祜族傣族鄉、班卡鄉、勐汞佤族鄉、大山鄉、明朗鄉、崇崗鄉。 根據第五次人口普查數據:全縣總人口339918人,其中各鄉鎮人口(人): 德黨鎮 20342 小勐統鎮 50123 永康鎮 59286 明朗鄉 19794 勐汞鄉 21440 勐板鄉 27653 亞練鄉 24895 烏木龍鄉 26470 大雪山鄉 19217 班卡鄉 19943 崇崗鄉 29606 大山鄉 21149。
2004年3月21日,雲政復[2004]35號批覆:同意永德縣撤銷勐汞佤族鄉,併入德黨鎮,鎮人民政府駐德黨鎮政府原駐地。
2005年,永德縣撤銷明朗鄉,其行政區域併入德黨鎮,德黨鎮政府駐地不變。[2]
芒果之鄉
永德縣:滇緬邊境傳統通道,中國南藥訶子主產地,雲南芒果之鄉,國家級糖料基地縣,省級茶葉、畜牧、商品糧、玉米制種基地,雲南省天然旅遊風景區。永德,山川秀美,資源豐富,四季如春。巍峨而又神奇的大雪山孕育了永德人民勤勞樸實的性格,也孕育了永德人民自強不息、敢於勝利的生活熱情。 這裡是著名的芒果之鄉,得天獨厚的氣候土壤條件,形成了永德農業產品的多樣性,而以芒果、荔枝為主的萬畝果園是永德一道亮麗的風景線。連片種植的芒果園4.63萬畝,年產芒果4萬多噸。每年的芒果節,全縣各族人民身着節日盛裝,載歌載舞,喜慶芒果豐收,與各方高朋賓客共同品嘗芒果,分享豐收的喜悅。 這裡是全省重要的糖業基地,所產的晶瑩牌白沙糖暢銷國內外。 這裡是中國南藥訶子的主要原產地,全國80%的訶子在雲南,雲南60%的訶子產量在永德。 這裡有悠久的種茶歷史,分布於國家級大雪山自然保護區內的10萬畝野生古茶樹林,全國罕見。全縣有茶園12萬畝,年產茶葉3000多噸,有泡核桃種植面積15.6萬畝,年產量1500多噸,呈逐年上升趨勢。 這裡有豐富的水電及礦藏資源,境內流程5公里以上河流84條,水資源總量18.5億立刻米,人均6500立方米,水能蘊藏量58萬千瓦。礦藏資源豐富,主要的礦源有錫、錳鐵、鉛鋅、煤等5類17種。 這裡有如筍如林的200多尊高大成群的土佛,有從懸岩峭壁上飛流直下的銀川瀑布,十里遙望,疑從天降,巍巍壯觀,瀑下天生一潭,其水翻滾迴旋,直奔南汀河。
自然資源
水利資源
境內水利資源豐富,有流程5公里以上河流84條,總長800餘公里,每平方公里有河流0.25公里,水資源總量18.5億立方米,水能蘊藏量58萬千瓦,目前控制性人工蓄水量為O.39億立方米。
礦產資源
地下礦藏有煤、錫、銻、鉛、鋅、銅、鐵、金、銀、汞、硫磺、石膏、大理石等,已探明小石城、戶乃兩地褐煤儲量2000萬噸。
動植資源
地上物種眾多,已知高等植物3000餘種,有三葉橡膠、冷杉、蒲葵、雪蓮、紅豆杉等,尤以野生南藥訶子獨占鰲頭,其資源、產量位居全國首位。森林覆蓋率為38.6%,活立木蓄積量為524.5萬立方米。境內有方圓23萬畝大雪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被世人稱之為南亞熱帶天然動植物園,其現存野生動物有孟加拉虎、金錢豹、長臂猿、金絲猴、蘇門鈴、鱷蜥、綠孔雀等千餘種,其中列入國家保護動物有30餘種。
人口
2019年末,全縣常住人口384220人,其中,城鎮人口139702 人,城鎮化率36.36%,出生人口4576人,出生率11.91‰,死亡人 口2009人,死亡率5.23‰,自然增長率6.68‰。[3]
經濟發展
2019年完成生產總值(GDP)764972 萬元,按可比口徑計算,同 比增長 8.3%,其中:第一產業實現增加值 215129 萬元,同比增長 5.5%,第二產業實現增加值 190252 萬元,同比增長 10.2%,第三 產業實現增加值 359591 萬元,同比增長 8.8%。三次產業比由 2018 年的 26.1:25.2:48.8 調整為 28.1:24.9:47.0,人均 GDP 達 19911 元,同比增長 8.2%。非公有制經濟實現增加值 399316 萬元, 同比增長 8.8%,占地區生產總值的 52.2%。
第一產業
2019年完成農業總產值345804萬元,同比增長19.4%(現價)。 完成農林牧漁業增加值219587萬元,同比增長5.5%(可比價)。 農作物總播種面積 1256119 畝,同比下降 0.6%;茶園面積 197763 畝,同比增長 13.1%;烤煙種植面積 48063 畝,同比下降 18.6%;核桃種植面積 1056607 畝,同比增長 0.7%;澳洲堅果種植 面積 542083 畝,同比增長 7%;咖啡豆種植面積 21658 畝,同比下 降 0.2%。
2019年實現糧食總產 202011 噸,同比增長 1.8%,其中:小春產量 22993 噸,同比增長 0.4%;大春產量 179018 噸,同比增長 2%。主 要糧食品種中,稻穀產量 22506 噸,同比下降 20.5%;小麥產量 5731 噸,同比下降 7.1%;玉米產量 141309 噸,同比增長 2.9%。
2019年油料產量 1209 噸,同比增長 17.7%;烤煙產量 6128 噸, 同比下降 11.3%;茶葉產量 16529 噸,同比增長 3.1%;核桃產量 38127 噸,同比增長 18.3%;水果產量 44626 噸,同比下降 12.7%; 澳洲堅果產量 3524 噸,同比增長 51.6%;咖啡豆產量 422 噸,同 比下降 49.6%;橡膠產量 3989 噸,同比下降 0.1%。 全年肉類產量 70173 噸,同比增長 4.6%。其中,豬肉產量 62181 噸,同比增長 3.5%;牛肉產量 4670 噸,同比增長 18.2%;禽蛋產 量 2369 噸,同比增長 57.8%。生豬存欄 569962 頭,同比下降 4.8%; 生豬出欄 757378 頭,同比增長 3.5%。
第二產業
2019年完成工業總產值343413萬元,同比增長10.9%。加大企業 培育和幫扶力度,縣內13戶規上企業支柱作用更加凸顯,完成規 上工業總產值219396萬元,同比增長11%。
第三產業
2019年完成批發和零售業增加值 71975 萬元,同比增長 5.6%; 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增加值 20441 萬元,同比增長 5.4%;住 宿和餐飲業增加值 17550 萬元,同比增長 6.6%;金融業增加值 23978 萬元,同比增長 7.7%;房地產業增加值 45987 萬元,同比 增長 5.5%;其他服務業增加值 175041 萬元,同比增長 11.6%。 五、國內貿易 全縣完成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 221637.6 萬元,同比增長 12.9%。完成批發業商品銷售額 12068.3 萬元,同比增長 9.4%;零 售業商品銷售額 377122.8 萬元,同比增長 14.4%;住宿業營業額 10691.4 萬元,同比增長 13.4%;餐飲業營業額 108612.7 萬元, 同比增長 16.4%。 7 六、固定資產投資 2019 年,完成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同比增長 28.5%,其中: 5000 萬元以上固定資產投資同比增長 112.6%;500 萬元-5000 萬 元以下固定資產投資同比下降 32.9%;房地產開發投資同比下降 91.6%。商品房銷售面積 123399 平方米,同比增長 7.1%。
對外貿易經濟
2019年完成進出口總額 1120.63 萬元, 同比增長 34.2%。
財政金融
2019年,全縣完成地方一般公共財政預算收入快報數29323萬 元,比去年同期決算數34781萬元減少5458萬元,下降15.7%;地 方一般公共財政預算支出快報數282577萬元,比去年同期決算數 248507萬元增長34070萬元,增長13.7%。
2019年金融機構各項存款餘額 629858 萬元,與去年同期相比增加 57343 萬元,增長 10.0%;各項貸款餘額 444555 萬元,與去年同 期相比增加 7946 萬元,增長 1.8%。
2019年各類保險公司原保險保費收入 11193.05 萬元,同比增長 13.3%。其中:壽險、健康險公司原保費收入 4886.61 萬元,同比 增長 3.7%;財產保險公司原保費收入 6306.44 萬元,同比增長 22.2%。[4]
社會事業
民生保障
2019 年全縣城鎮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29801 元,比上年增 加 2360 元,增長 8.6%,農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12003 元, 比上年增加 1150 元,增長 10.6%。 全縣參加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 20361 人;參加企業職工養 老保險 8938 人;參加機關事業單位老保險 6470 人;參加城鄉 居民養老保險 195688 人;參加失業保險 10998 人;參加工傷保險 15305 人;參加基本醫療保險 343499 人,其中:城鎮職工醫療保 險參保 13997 人,城鄉居民醫療保險參保 329502 人。
教育體育
2019年全縣擁有中學15所,小學105所,幼兒園152所,普通中學教 職工1199人(其中專任教師1137人),小學教職工1671人(其中 專任教師1661人),幼兒教職工405人(其中專任教師315人), 高中在校學生4749人,初中在校學生13866人,小學在校學生28844 人,幼兒在園人數11327人。體育事業取得新成績,廣泛開展了全 民健身運動,如全民打歌和跳民族舞活動,舉辦象棋、門球、麻 將、籃球等比賽活動,組織老年人開展各類健身活動等。
文化衛生
2019年全縣有綜合檔案館 1 個,文化館 1 個,圖書館 1 個;有電視發 射及轉播台 6 座。 全縣有衛生機構150個;床位1565張,同比增長5.5%;衛生機構 人員2056人,同比增長24.6%,其中:衛生專業技術人員1495人(有 執業醫師195人,執業助理醫師150人,註冊護士643人)。[5]
民族風情
民俗文化
永德是古人類棲息地之一,在這塊土地上,曾經有過早期文化的歷史繁榮。蒼桑多變,迄今仍有部分古代文化遺產存留。勐汞新石器遺址的發現,永康紅岩古崖畫、永康小寨佛寺貢盤石浮雕、明代土署石獅、明清土司墓雕的殘存,南汀河與賽米河流域出土的青銅器、古鑄犁,以及怒江東岸出土的原始貝幣,乃是永德古代文化的歷史見證。民間文化,語言交流廣通漢語,仍保留各少數民族語言。文字多流行使用漢字,現今保留少數民族文字者僅有傣文。現今流行的民間文化,主要有打歌、跳擺、對山歌、講古、猜謎語、遊戲、祭祀活動、訪親拜友習俗、構花織布、刺繡、竹編藝術等。
民族特色
在今永德縣境內居住的22個民族中,布朗、佤、德昂為土著民族。各民族通過長期共融,民族特色既有相通之處,也有各異。如服飾特色,各族均有着漢裝者,也有穿戴本民族服飾者,現今保留着本民族服飾的有彝、傈僳、布朗、傣、拉祜、德昂、佤等少數民族。具有民族特色的節日有:潑水節(佤、傣、布朗族節日,清明節後第10天舉行),佤族的關門節(農曆六月十五)和開門節(農曆九月十五),火把節(彝、拉祜、傈僳族節日,農曆六月二十四),布朗族的嘗新節(農曆八月中旬屬蛇日),德昂族的包飯節(農曆八月十五)和芒果節(公曆7月10日至15日),彝族俐侎人桑沼哩節(農曆二月十五),仙根朝聖(農曆正月十五和三月十五)等。縣內民族特色較為濃厚者,數彝族具備代表性。[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