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永州市明塘村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永州市明塘村位於永州市冷水灘區上嶺橋鎮明塘村,始建於清朝乾隆年間,是奉乾隆四年賜的諭旨興建「節孝流芳」牌坊後,逐步建造起來的古建築群,距今已有630多年歷史。注:將上嶺橋鎮與竹山橋鎮成建制合併設立上嶺橋鎮。[1]

明塘黃家最初是在元末明初從江西搬遷到今明塘沖,後在明洪武年間又從明塘沖搬遷到今村所在地,而原來的明塘沖被陳姓居住。因黃家祖宗懷念明塘沖的那口明塘,故在村口人工建造了一個水塘,也曰 白魯塘,而村里人都姓黃,故村名叫明塘<明塘黃家村>。

中文名稱:明塘村

外文名稱:mingtangcun

別 名:明塘黃家

行政區類別:鎮

所屬地區:湖南省永州市

電話區號:0746

郵政區碼:425000

面 積:4.9 平方公里

人 口:2500人

方 言:零陵話

機 場:零陵機場

火車站:永州站永州東站

車牌代碼:湘M

目錄

地理位置簡介

明塘村位於永州市冷水灘區上嶺橋鎮明塘村——東郊區,祁冷一級公路口2公里,距二廣高速公路永州東入口6公里,距冷水灘城區13公里,交通便利。

明塘黃家村依山而建,村後中間是石頭嶺,右手是馬坪嶺,左手是大坪嶺,在陰陽地理學說屬於左青龍,右白虎,因而村里人財旺發,經過幾百年的繁衍,附近的十塘五壩一嶺一角都是黃家後代,

(明塘村溪岸有一大塘,水常滿,形似明鏡,故名《明塘村》又名《明塘黃家》。村委會駐12組,轄12個村民組。總面積4.9 平方公里,耕地138.4公頃,372戶,2500人上升。)

明塘村歷史簡介

在永州市冷水灘區的東大門,冷祁大道的右側座落着一處端莊秀麗的江南古院一明塘黃家,大院依山傍水而建,占地面積約200畝,是原永州府出北門最大的古自然村。這裡山青水秀,地沃人和,居住着黃庭堅的後裔。

明塘黃交家是明朝洪武16年(公元1384年)由洪州分寧(江西省修水縣)江廈黃族中的黃庭堅第一十代孫黃有終(壬三郎)遷居於此,迄今己有630年。

黃庭堅,字魯直,號山谷,涪翁,北宋著名詩人,文字家,書法家,江西分宜進士,曾岀任宣州知州,國子監教授,校術郎,檢討官。與杜甫、陳師道,陳與義有「一祖三宗」之稱,與恩師蘇東坡齊名,世稱「蘇黃」。黃庭堅公生前曾兩次到零陵,在朝陽岩,浯溪均留有黃庭堅的聖跡。當年壬三郎也許是覓祖跡而來,當他行到此地時,憑一雙慧眼一看便認定此乃人傑地靈之處,故決定在這裡立村定居,並將此村依離此不遠的一張名叫明塘的大塘而命名為明塘黃家。

明塘黃家大院子坐西朝東。然後有一石頭山,名叫小石山,山勢連綿不斷,四季鬱鬱蔥蔥,像一條睡臥之青龍,院前有口大水塘,喚作白露塘,面積三十餘畝,常年清清澈澈似一方平置之明鏡。

黃族自遷居於此後,人丁興旺,發展迅速,只有五、六代,便發展成了三房,並修建了三座祠堂。到清朝中期,明塘人口更加發達,竟達「八百伙落」吃飯。每到傍晚時刻,正所謂「人繁語眾,聲響如雷戶接村連,煙飛若霧」。所以人們稱之為「蜂衙」之地。由於此地人興財旺逐漸過於擁擠,便逐代逐代往四川,邵陽咸陽衡陽等地分遷。到清朝年未便成形了「十塘五壩」的分布格局。逐漸發展成湘南的名門望族,明塘黃家大院子尚居住着千多名黃庭堅的後裔。

明塘黃家不但人丁興旺,更是人才輩出。黃家人遵祖訓崇尚人才,十分厚學重教,他們為「厥後人詞」,族上成立了義學會。

單大院子的族人就捐集了良田七十餘畝,以供獎勵學習優秀者及補貼寒門學子之用。並刻立了義學會碑:置於祠堂之中。而黃門學子們也確不負重望,逐代以來,才人輩出,舊時就有進士十餘名,太學生、貢生、舉人、秀才數不勝數、新社會更是人才濟濟,大學生、碩士生、博士生層出不窮,足見此域確實是塊風水寶地。

明塘黃家明朝時期屬零陵騎龍團,清朝時屬興仁鄉,民國時屬昇平鄉,解放後分別屬冷塘鄉、陽山觀公社、香花壩鄉、竹山橋鎮、現歸上嶺橋鎮所轄。明塘大院子是黃族人最集中的居住地。大院子正中是三座祠堂。四條青石板古大路縱橫院內,直通零祁兩城的青石板古商道穿院而過,以明,清和民國初期為主的古建築依路而建,錯落有致。一座座四閃三間二廂式小宅院及二進堂三進堂式小院落設計古樸美觀,宅宅照牆護院,院院石獅守門,房上飛檐翹角牆上白粉飾邊,前低後高,從院前一眼望去,圭角映日,現顯你眼前的是一個美麗而壯觀的江南古宅大院,真是讓人耳目一新好奇感油然而生,流連忘返。明塘真不愧是名門望族,人傑地靈之所。尚保存着很多文物古蹟,如明朝時期的古建築,青石板古商道,清朝時期的節孝牌樓公館,鄉村古街道等。

節孝牌坊

節孝牌坊位

於明塘大院子左前方院內青龍街的入口處。是清乾隆四年(公元1739年)欽加三品翰林院庶吉士李蕊,奉命授零陵縣令為表彰黃府李母老孺人守節奉孝而修建的。

坊高約12米,寬約6米,磚石結構,牌坊上方豎書「奉旨旌裱」下面橫寫着「節孝流芳」四個楷書大字。整 個建築雄偉壯觀,矗立在穿院而過的零祁古商道永之上,引人注目。黃府李母老孺人是明塘黃氏十四世黃正昌之妻,當其正在青春年少之三八妙嶺時不幸喪夫。雖悲痛欲絕,但終憐幼子高堂,不得不強起飲淚,攜孤扶老強作未亡人。自此李氏不辭勞苦勤織苦耕,奉老教子。在李母的精心照顧和培育下其父母均年逾古稀,兩個兒子,七個孫子和七個曾孫個個發奮自強,致使家道日舒,光復了先緒。李母節孝之舉成了當時的佳話傳遍百里,也傳到了正昌公之族孫黃汝明的姻教弟,進士出身的翰林院庶吉士李蕊耳中。將此故事傳入了皇宮。當時的皇帝乾隆爺聞之大加讚賞,並授意立坊嘉彰。李蕊便奉旨授意進士出身的誥封修職郎黃汝明及進士出身的永州府零陵縣縣令黃世飛速辦此事。為此黃汝明和黃進飛(均是黃正昌之族孫)共同出面為黃母李老孺人修建了這座節孝牌坊,還將太孺人節孝之事載入了當時的零陵縣誌。

白魯塘

白魯塘位於明塘大院子的前面,闊數幾十畝,常年青波閃閃,綠水滔滔,大院子的居多半繞塘而建。該塘三面臨樓,前面是一望無際田野。春夏之時,南風徐來,滿院清風涼爽,真是使人心曠神怡。該塘左有青龍街,商通八方,右有白虎井,泉流四季。四周異景奇觀比比皆是。如牌坊屹立,圭角有敞日之形;古樹成森,直干有參天之勢;翠竹臨池,風影有藏月之意;釣翁垂塘,銀波有吞像之心。奇怪的是此以「白魯」為名?或日:白者乃潔也,魯者為愚即拙本之意其塘以白魯為名,寓意象人一樣內蘊精華,外墩渾樸。黃氏祖上黃庭堅也曾以「魯直」為自己的名字。看來壬三郎深藏不露,命此名意在黃氏人才輩出,忠心不移。幾百年來,明塘人文蔚起,科甲蟬聯,想也大都得斯塘一助吧。

青龍街

青龍街在明塘大院子內有一條鄉村古街,直通零祁兩城的青石板古商道從街上經過,街上青一色的石灰岩地板鋪地街兩旁全是磚木結構的明、清、民國初期的古建築,多為四閃三間兩廂式及二進堂三進堂式古宅院,設計古樸大方、華麗美觀。青龍街雖然年久失修,大部分房屋改造或倒塌,但仍不失古樸原貌。建築物上的雕龍畫鳳,栩栩如生,石門墩上的珍禽異獸生動活現。只要你一踏進節孝牌坊,就有那麼一股老街的味道,街兩旁的古商鋪舊痕依稀可見,仿佛讓人有時光倒流,穿越時空隧道之奇感。那一塊塊油光溜滑的青石地板和那些一記記深淺不一的坑窪足跡見證了當時此街的繁華。據長輩人說青龍街原有「秦安客棧」「四通商號」「濟生堂藥鋪」等十多家商鋪,白天商客川流不息,晚上燈火徹夜長明。青龍街不僅是一條普通的鄉村老街,他還承載着明塘厚重的歷史文化。

小石山

小石山位於大院子的正後方,山雖不高,卻山勢連綿不斷,像一條臥龍,而小石山正是此龍之頭,故明塘人視此山為「後背靠山」小石山是以石灰岩為主夾以小量泥土的石頭山。

山中有一溶洞,名叫黃龍洞,可容數百人,山上異石林立,猶如雨後春筍,石中小徑縱橫,好似天然迷宮,不熟地形的人很難順利走通。山中長滿樑、松、柏、樟、等各種常青之樹,山下天生多處清泉井眼,真是綠樹森森,四季如春,流水涓涓常年不斷。青石板台階直通山中,山里陰涼快活,空氣清新宜人,確實是涼避暑的好地方,想來閒時,若能邀上一位知己,提上兩壺涼茶,擺上「三三」古棋置身此山中,品茶對弈,真的是非凡人之欣賞的神仙之快活。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