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永善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永善縣隸屬於位昭通市,位於雲南省東北部。中國第二大,世界第三大水電站,總裝機1260萬千瓦--溪洛渡水電站所在地。1727年雲貴總督鄂爾泰剿平米貼,並由朝庭欽命縣名為"永善",意為永遠服從管教。

2014年永善縣轄6個鎮、9個鄉,共有4個居委會、133個行政村。縣政府駐溪落渡鎮,西南距省會昆明市680千米,南距昭通市政府駐地昭陽區200千米。

地處滇東北中山山原西北邊緣,因受金沙江及其支流切割,高原面較破碎。最高海拔3199.5米,最低海拔340米。主要河流金沙江、檜溪子河、大毛灘河、井底水河、龍沖河等。屬中亞熱帶濕潤氣候區,由於海拔高低懸殊,氣候垂直變化顯著。年均氣溫16.4℃,年均降水量666毫米。

行政區劃

永善縣轄6個鎮、9個鄉(其中2個民族鄉):溪洛渡鎮檜溪鎮黃華鎮茂林鎮大興鎮蓮峰鎮團結鄉細沙鄉青勝鄉務基鄉、馬楠苗族彝族鄉、水竹鄉、墨翰鄉、伍寨彝族苗族鄉、碼口鄉。[1]

歷史沿革

清設縣。據<嘉慶永善縣誌> :「因當地土酋叛服靡常,變亂頻繁,為形勢所迫,相度地宜。建城永善,取其邊境永久安平,民眾平和善良之義。」

2000年,永善縣轄1個鎮、17個鄉:景新鎮、佛灘鄉、檜溪鄉、細沙鄉、團結鄉、青勝鄉、務基鄉、黃坪鄉、黃華鄉、蓮峰鄉、水竹鄉、馬楠苗族彝族鄉、墨翰鄉、萬和鄉、伍寨彝族苗族鄉、茂林鄉、碼口鄉、大興鄉。

根據第五次人口普查數據:全縣總人口362943人,其中各鄉鎮人口(人):景新鎮52976佛灘鄉19552團結鄉18597檜溪鄉14196細沙鄉16947青勝鄉9683務基鄉25338黃華鄉34758黃坪鄉11576馬楠鄉12542水竹鄉7720蓮峰鄉17606萬和鄉14753墨翰鄉20902茂林鄉20457伍寨鄉9362大興鄉31555碼口鄉24423

2001年,全縣轄1個鎮、15個鄉、2個民族鄉:景新鎮、檜溪鄉、黃華鄉、茂林鄉、大興鄉、團結鄉、佛灘鄉、青勝鄉、細沙鄉、黃坪鄉、務基鄉、蓮峰鄉、萬和鄉、水竹鄉、墨翰鄉、碼口鄉、馬楠苗族彝族鄉、伍寨彝族苗族鄉。

2006年,撤銷佛灘鄉,其行政區域併入溪洛渡鎮,鎮政府駐地不變;撤銷黃坪鄉,其行政區域併入黃華鎮,鎮政府駐地不變;撤銷萬和鄉,其行政區域併入蓮峰鄉,並將蓮峰鄉改設為蓮峰鎮,鎮政府駐原蓮峰鄉政府駐地。[2]

地理環境

位置疆域

永善縣,位於烏蒙山脈西北面的金沙江南岸,介於東經103°15′-104°01′,北緯27°31′-28°32′之間。東與大關、鹽津縣接壤;南連昭通市;北接綏江縣;西北隔金沙江與四川雷波、金陽兩縣相望。東西橫距46.6千米,南北縱距121.2千米,總面積2778平方千米。縣城駐地溪洛渡鎮海拔820米,距昭通市政府駐地昭陽區180千米,距省會昆明市580千米。

氣候

永善縣年平均氣溫16.8℃,總降水量825.2毫米,總日照時數1056.3小時。

地貌

永善縣境內重巒疊嶂,峰高谷深,地勢南高北低,海拔懸殊,伍寨鄉大坪子最高海拔3199.5米,青勝鄉民勝村倒犁子金沙江出境處最低海拔320米。

區位優勢

區位優勢明顯。永善東與昭通市鹽津、大關縣毗鄰,南連昭陽區,北接綏江縣,西北與四川省涼山州的金陽、雷波、屏山縣隔江相望,是滇、川兩省六縣的結合部。曾是「南絲綢之路」的要衝,素有「鎖鑰南滇,咽喉西蜀」之稱。金沙江流經縣境168.2公里,總裝機1260萬千瓦的巨型電站——溪洛渡電站壩址距縣城僅3公里,總裝機600萬千瓦的向家壩電站距縣城151公里。永善縣城已現實地成為了金沙江滾動開發的重要依託城市和前沿指揮基地。[3]

資源概況

境內礦藏有鉛、鋅、銅、鐵、鋁、磷、煤、沙金、石膏、石灰石、彩花大理石及銀、汞、重晶石、冰洲石等。全縣有三江口原始森林7萬畝,竹林20萬畝。成材林主要有松杉,有女貞、珙桐、黃杉、香樟、椿木、楠木、水青樹、鵝掌楸等珍稀樹種。現有獐、猴、野豬、熊等數十種野獸,有野鴨、白鷺、鸚鵡、黑頸鶴等170多種鳥類。山間產當歸、天麻、吳萸、杜仲、黨參、竹蓀、蛤蚧等名貴藥材。永善是全國半細毛羊改良基地,有草山72萬畝。境內土產豐富,乾鮮水果四季不斷,「金江花椒」、「金江柑橘」、「金江魔芋」和紅糖、竹筍、桐梘、蠟蟲等在省境內外都享有盛譽。

人文旅遊資源

碼口溶洞群、茂伍黑頸鶴越冬聚居地倍受專家學者重視和推崇;三江口原始森林、萬畝竹海、人頭山、牛角龍溫泉各顯魅力;彝簇「火把節」、苗族「花山節」等民族節日及少數民族飲食、服飾反映出多姿多彩的民族文化和風情;「蠟染」、「繡花」、「百褶裙」等精美的民族工藝品更是境內少數民族同胞智慧的結晶。特別是溪洛渡、向家壩電站高壩落成後,將形成兩個蔚為壯觀的高峽平湖,環繞永善半壁江山,金江峽谷許多久藏深閨的景觀必將倍受矚目,「觀景覽平湖」蘊涵巨大商機。

峻美的五蓮峰

位於永善縣蓮峰鎮集鎮東面的五蓮奇峰,是五蓮峰山脈的主峰,因其狀似五瓣蓮花初綻而得此美名。據<嘉慶縣誌略>記載,「五蓮奇峰」為永善縣八景之首。古人有「五峰排比插雲中,荷花不裂四時風」的讚譽。2003年5月被列為市級自然保護區。

蓮峰集鎮是永善縣的老縣城所在地,雍正八年至一九五一年設永善縣城於此,五蓮奇峰作為蓮峰鎮的標誌性景觀,它見證了蓮峰這個百年古鎮的發展歷程。每個到過蓮峰鎮的人都為五蓮奇峰的神奇而驚嘆,相信只有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才能雕鑿出如此奇峻的五蓮奇峰。

感受溪洛渡

走進今天的雲南永善縣城——溪洛渡鎮,呈現在眼前的是一片生機盎然、欣欣向榮的景象:一幢幢拔地而起的高樓;寬闊、明亮的大街;街道上來來往往川流不息的車輛行人;遍布於大街小巷的大小商場、飯莊、酒樓;操着各地口音的行人談笑風生……看到眼前這熱鬧非凡、充滿生機和活力的情景,使人難以相信這就是幾年前還冷冷清清的永善縣城。

黃昏,漫步在寬闊、整潔的振興大街上,兩旁是建造整齊規範而又各具特色的高樓。這條大街,是目前為止永善縣城最具規模的一條街,也是最靚的一條街。走在這條大街上,人們會很自然地感覺到,一座「山城、水電、園林、湖濱旅遊城市」正在從這裡崛起。

華燈初上,街道兩旁的空地上停放的轎車越來越多,「奧迪」、「奔馳」、「寶馬」等以前只有在別個城市或電視上才能見到的各式各樣的名牌車輛,在霓虹燈的照射下閃着光芒,從它們的"身價"上就可以感覺到一座正在蓬勃發展的城市所透露出的時代氣息。街上的冷飲店、休閒屋、夜宵店開始忙碌起來,奔忙了一天的生意人、建設者、當地百姓,或三五一群、或十個八個一幫,一邊休息一邊談論着生意的得失和生活的滋味。

如果說振興大街是永善縣城最繁華熱鬧、最具城市韻味的一條街的話,那麼,從振興大街的二期工程處通往縣人民政府的步行街,則是永善縣城最具文化品味和審美氣息的一條街了。

碼口溶洞群

碼口,是滇東北烏蒙山區金沙江下游的一個小村莊,行政區屬雲南省永善縣管轄,東南與昭通市昭陽區接壤,西臨金沙江與四川省的涼山州隔江相望,方圓不過幾平方公里。然而就在這高差達3000餘米的山巒溝坎之間,卻藏有神秘莫測的地下溶洞奇觀以及峰谷輝映、瀑泉飛瀉的絕妙風光!

目前已發現的22個溶洞中,最為神奇絕妙的當數牛朗織女洞。牛朗織女洞一水一旱陰陽搭配,南北走向,距金沙江邊不足百米,面積在15萬平方米以上,洞長近萬米。相傳兩洞原為一洞,不知多少萬年以來,經東西流向的碗籮溝急流的長年沖刷,把洞攔腰切斷,形成了今天的牛朗洞和織女洞。兩洞隔河相望,絕壁千仞一線天,山泉從落差高達上百米的夾縫中噴涌而出。

牛朗洞座北朝南,是旱洞。洞口寬大宏偉,高十餘米,寬可並行兩輛大卡車。洞內有規模宏大的「地下長城」,五六米高的「城牆」全是由40厘米左右厚的規範整齊的「石條」砌成,一直往裡延伸,「牆縫」刀片不入。裡面寬大如廳,石筍林立,有的如千年古樹,有的如驚弓之鳥,有的似海底玉柱,有的似人面畫像。越往裡走,洞道彎彎曲曲,不時有成群蝙蝠擦肩而過,令人膽顫心驚。洞裡還有什麼,還有多深無人知曉。

織女洞座南朝北,為水洞,陰河之水由洞口溢出,跌入千丈絕崖,飛瀑一片。洞寬六七米,高十幾米。洞口,水面離洞頂只有20厘米,險象叢生,讓進入的人猶豫不決。從洞口進入後,右壁再次出現「牛朗洞」里的「長城」奇觀,有所不同的是這裡的「長城」人工痕跡更加明確。中段有一處「城門」,修築得更是精妙別致,並且明顯是一分道站口,從「城門」的右面進去,可以進入一個寬闊的大廳,堆放着許多仿佛施工用的材料,還有些像休息用的「石桌」、「石凳」。往「城門」的左邊走,有一座「斜塔」映入眼帘,「斜塔」很高,由一層層似「石條」的岩石疊起。經過「長城」後,一路北上,裡面儘是保存完好的鐘乳石林區,有的大到一面就長達十餘米,好像彝家少女的百褶長裙,規模非常雄偉壯觀。

玉筍旅遊聖地

玉筍村位於永善縣城的東南角,距縣城十公里,屬二半山區,海拔在1300米至1450米之間,年平均氣溫在23Co左右,夏天涼爽,冬天溫暖,一年四季如春。村子的東邊,是四川的烏腳山,父水山、天公米山;南邊,是雲南的明子山、夏家山;西邊,是馬楠山、雲蕎山;北邊,是奔騰的金山江。它面對着金山江,靜靜躺在群山的懷抱里。[4]

經濟發展

大機遇帶來廣闊發展空間。溪洛渡、向家壩電站籌建工程建設已全面展開,十餘年的開發周期,上千億元的巨額投資,強烈的「磁場」和開發平台,強大的物流、人流、資金流、信息流及由此帶來的巨大商機,吸引着全國各路客商爭先「搶灘」永善尋找商機,謀求發展。縣城引資開發的「振興大街」巨頭雲集,中國水電一局、四局、六局、八局、十四局……,中鐵四局、八局……,成都勘察設計院、葛洲壩集團、武警交通部隊、武警水電部隊等爭相湧入,被外地人稱為「中國水電一條街」。

永善縣委、政府在科學分析電站建設與地方經濟發展的「共振結果」和「互動效應」的基礎上,決定把永善建設成為雲南重要的能源、農特產品加工基地和長江上游生態屏障。一是圍繞「抓好三群兩基建設、打造沿江百里綠色產業經濟帶」的戰略思路,以市場為導向,以科技為動力,進一步優化農業產業結構、農特產品品種結構和區域布局,實現農業產業化經營的新突破。二是以水電能源工業為牽引,以礦冶業為主幹,以建築建材業和生物資源產品加工業為兩翼,其它為補充」的工業發展思路,做大做強工業經濟。三是圍繞山城、水電、園林、湖濱旅遊城市的目標定位,狠抓市政基礎設施建設,強化市政服務功能,配套制定出台了包括市場准入、項目審批、土地徵用、稅收減免、子女入學等一系列招商引資優惠政策,努力把縣城建設成為金沙江畔活力四射的生態城市。

2004年,永善抓住西部大開發等戰略性機遇,依託溪洛渡電站建設,加大招商引資力度,圓滿完成各項預期目標和經濟社會發展的主要任務。全年實現生產總值110810萬元(含溪洛渡電站投資),比上年增長43。5%,首次突破10億元大關,其中第一產業37600萬元,比上年增長3.7%;第二產業41107萬元,比上年增長255.6%;第三產業32103萬元,比上年增長9.6%。全年完成中央兩稅586萬元,同比增加178萬元,增長43.63%;地方一般預算收入完成2236萬元,比上年增長39.58%;一般預算支出完成22286萬元,同比增支3588萬元,增長19.19%。糧食總產量121824噸,增長1.16%;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8970萬元,增長10%。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完成152893萬元,為上年的410.3%,其中溪洛渡電站投資119079萬元,為上年的748.6%;地方投資33814萬元,為上年的158.3%。2004年,農業產業結構進一步調整,農民收入增加。完成各類水利工程1481件,完成「天保」公益林建設5.3萬畝,農村能源沼氣池建設1600口,節柴灶300眼。治理水土流失面積20平方千米,新增灌溉面積0.6萬畝,改善灌溉面積1萬畝,新增節水灌溉面積0.7萬畝,解決0.55萬人和0.5萬頭牲畜的飲水困難,全縣水利化程度達到31.5%。完成冬玉米、冬馬鈴薯、冬早蔬菜為主的冬季農業開發0.54萬畝。全縣烤煙種植1萬畝,完成全等級煙葉收購1.7萬擔,實現烤煙總產值640萬元。畜牧業產值達20151萬元,肉類產量達到19392噸。魔芋種植面積完成1846公頃,產量2281.3噸;花椒種植面積60030畝,產量978.9噸;砂仁種植面積1296公頃畝,產量4126.3噸,產值3236.8萬元。轉移農村勞動力6萬人,同比增加1.26萬人,增加純收入1629.3萬元,農民人均務工收入達41.7元,占農民增加純收入的35.95%。當年爭取以工代賑、安居溫飽、西部易地扶貧搬遷試點、重點村扶持等項目資金4461萬元。完成安居工程1207戶,發放小額信貸資金480萬元。縣直單位聯繫掛鈎扶貧的66個貧特困村取得一定成效,共解決8179人的溫飽。

2004年,企業改革順利推進,29戶國有、19戶集體企業改制方案已全部審批,完成25戶國有、9戶集體企業改制。全年實現工業現價總產值11151萬元,同比增長18.8%,其中國有及規模以上工業產值4052.2萬元,規模以下工業產值7099.3萬元;實現工業現價增加值5375萬元;國有及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銷售收入4048萬元;實現利稅總額340.1萬元,是市政府考核任務數的4.4倍,其中實現利潤106萬元。全縣金融機構各項存款餘額98985萬元,比上年增加31480萬元,增長46.64%;金融機構貸款餘額57643萬元,比上年增加9539萬元,增長19.83%。全縣金融機構淨投放現金34312萬元,同比淨增23288萬元,增長211.24%。銀政合作、銀企合作體制逐漸完善。

2004年,永善向上級爭取各項建設資金13164萬元,其中國債資金6696萬元。全年招商引資簽約項目5個,是市政府考核任務數的6.3倍;市外到位資金1.06億元,是市政府考核任務數2.35倍。通縣油路、生態工程順利通過上級驗收,雲蕎水庫、縣二水廠工程已全部完工,黃水公路、蒿枝壩水庫除險加固等一批重點建設工程進展順利;縣中醫院醫技大樓、傳染病醫院、永一中擴建、政協水務大樓等即將竣工,荷花片區金江錦城、校園片區、縣宣傳文化活動中心、老乾活動中心等建設項目相繼開工。「縣際通油路」工程經交通部批准立項,縣城過境線可研已報省評審通過,梅家河水庫可研報告、蓮峰水庫除險加固工程初設已經省評審通過。溪洛渡電站籌建工作進一步加快,23項籌建工程相繼啟動,以電站建設為契機帶動的人流、物流、資金流、信息流進一步向永善集聚。

2004年,城鎮化發展戰略取得較大發展。圍繞構建」山城、水電、園林、湖濱」旅遊城市的形象目標,委託重慶規劃設計院承擔設計的縣城總體規劃和控制性詳規已完成,並報市政府審批,擬將縣城建成15平方千米的中等城市;5個省列重點集鎮和12個鄉集鎮總體發展規劃、建設實施方案已完成。縣城振興大街二期工程、金江明珠大酒店已竣工投入使用,金溪家園及溪洛渡大酒店等重大工程正加快實施。黃華鎮省列中心小城鎮建設順利推進,檜溪鎮、務基鄉、大興鎮列入省經濟開發示範小城鎮規劃建設申報工作已完成。

2004年,投資環境進一步改善,各項優惠政策逐步落實,招商引資取得新成績。西昌廣林開發公司、西昌市房屋建設開發有限責任公司、雲南建工集團、永善縣溪洛渡建設發展有限公司等一批有實力、守信譽的企業到永善投資開發,為縣城基礎設施建設作出巨大貢獻。湖北電力集團公司開發墨翰上小河水電資源,宜賓拓展建設公司建設二水廠及開發項目。全年共引進資金5.045億元,政府投資、金融貸款、社會融資等多元投資格局已基本形成。

2004年,個體工商戶和私營企業已分別達到4361戶和64戶,註冊資金分別達到5471萬元和7009萬元。全縣個體私營經濟從業人員達10337人,金融保險、教育科技、郵電通信、交通運輸成為服務業的主要行業,市場體系、社會化服務體系、社會保障體系建設穩步推進。主要工業產品產量:原煤14200噸,發電量7243萬度,紅糖3600噸,糕點87噸,白酒203噸,服裝7.9萬件,水泥2.3萬噸,磚1880萬塊,瓦39萬片,日用陶瓷0.46萬件,自來水生產74.68萬噸,鉛鋅原礦14990噸,家具0.24萬件,魔芋精粉240噸。

永善縣政府公眾信息網於10月開通,一些部門相繼建立局域網,初步實現部門政務電子信息化。鞏固「普六」推進「普九」工作取得成效,小學和初中升學率分別達到99.25%和55.32%。全縣適齡兒童入學率達99.07%,小學生輟學率控制在1.97%;高考成績名列全市第二,中考成績名列全市第一,掃盲工作已通過市政府覆核評估,正在申請省政府驗收。全縣安全生產形勢總體上日趨穩定,安全事故發生率、死亡人數、經濟損失同比下降2.5%、22.2%、15.19%。全年受理治安案件568件,查處556件,查處率為97.89%;接待處理來信來訪6339件,調解各類糾紛1946件;清理拖欠工程款3040萬元,督促償付農民工工資600餘萬元。發放救災物資538846件、救災救濟金600餘萬元;城鎮居民3201戶4032人享受最低生活保障。醫療保險覆蓋167個單位8748人,住房公積金覆蓋面擴展到縣鄉143個單位6748人,發放個人住房公積金貸款906萬元,歸集總額達3300萬元。全縣廣播電視覆蓋率達78%,「村村通」電話目標已經實現。全縣程控電話裝機容量達15470門,移動電話用戶達到13750戶。

2004年,國有經濟單位機關人員2632人,事業人員4902人,企業人員641人,年人均工資分別為11650元、14373元、11078元;集體經濟單位機432人,年人均工資報酬9463元;農業人口人均純收入1102元。[5]  

地震

17日6時7分發生在雲南昭通市永善縣的5.0級地震已致20人受傷。地震發生後,各方救援力量紛紛從雲南魯甸、昆明等地緊急馳援永善災區,相關部門緊急搶通道路並加強了通往災區的道路交通管制。

已致20人受傷 當地餘震不斷

來自永善縣委宣傳部的通報表明,截至17日17時30分,此次地震已發生餘震48次,其中4.0—4.9級1次。地震已造成5個鄉鎮41個村(社區)101個村民小組2165戶7589人受災。來自地震部門的分析表明,這次地震不屬於魯甸6.5級地震的餘震。

地震已造成20人受傷,其中11人送縣級醫院治療(5人已出院回家),9人在鄉村衛生機構簡單包紮或自行處理。495戶1463間民房受損,其中,倒塌17戶45間,嚴重受損199戶575間,一般受損279戶843間。倒塌損壞畜廄76間。

在從永善縣城前往震中務基鎮的路上,記者看到多個路段有從山上掉落的石塊,有些地段路基塌方,但道路基本通暢,且有保通車輛在路上工作。

根據通報,全縣共有15條公路70餘公里受損,公路塌方542處,10千伏變壓器受損11個,水源設施受損32處,渠道受損59公里,人飲管網受損135千米,14所學校附屬設施不同程度受損。

各方積極展開救援

災情發生後,雲南省委、省政府迅速組織開展抗震救災,省長李紀恆立即率省政府工作組從魯甸地震災區趕往永善,緊急召開抗震救災現場工作會議,指導抗震救災工作,看望慰問受傷人員。永善縣及時啟動應急預案並成立抗震救災指揮部和專項工作組。

各方救援力量也積極行動起來:雲南省邊防總隊和消防總隊共140餘名官兵趕赴災區;永善縣廣大縣鄉幹部、公安幹警、應急民兵1400餘人已深入災區一線;昭通市公安局迅速調集交警及昭陽、彝良、大關、鹽津等縣(區)公安局約300名警力對昭陽通往永善的道路全線保通;雲南省紅十字會下撥500床棉被、100頂帳篷運往災區……截至目前,共投入裝載機7台,挖掘機6台,運輸車14輛,搶險車12輛,緊急搶通道路300餘米,出動醫護人員32人次。已發放救災棉被1700床、大衣200件、方便麵200件、餅乾130件、大米7.5噸、食用油1500斤、彩條布200餘包。

目前,因地震影響斷電的721戶已恢復通電,已轉移安置186戶647人。永善縣救災工作人員和村民在震中務基鎮波車七組查看受災情況.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