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水調歌頭·隱淨山中大雨 張孝祥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水調歌頭·隱淨山中大雨
圖片來自搜狐網

水調歌頭·隱淨山中大雨本詞開篇描繪山中大雨前夕雲氣洶湧、狂風舞動的壯觀景象,運用想象、比喻、誇張手法展現電閃雷鳴、雨勢磅礴的奇景。詞人登高從容觀雨,對比人間驚慌,突顯雨勢之猛;下片繼續描寫詞人於蒼翠山巔觀洪流,寄寓着蕩滌污穢、惠施天下的抱負,並寄託不居功自傲的高潔情懷。雖然在仕途上失意,但詞人通過該詞寫出了自己堅信風雨後,一定會雨過天晴,體現出其博大寬廣的胸懷與對光明未來的期盼。

原文

張孝祥〔宋代〕

青嶂度雲氣,幽壑舞迴風。山神助我奇觀,喚起碧霄龍。電掣金蛇千丈,霆震靈鼉萬疊,洶洶欲崩空。誰瀉銀河水,傾入寶蓮宮。

坐中客,凌積翠,看奔洪。人間應失匕箸,高處獨從容。洗盡從來塵垢,潤及無邊焦槁,造物不言功。天宇忽開霽,日在五雲東。

譯文

青色險峻的山巒上雲煙瀰漫,幽深的山澗中狂風肆虐。山神幫助我領略大自然的奇觀,呼喚碧霄泉的長龍來行風施雨。電閃拉拽如千丈長蛇,雷聲震動(像鼉龍似的)萬堆雲團,聲勢浩大,就像天空將要崩塌了。是誰要將那把銀河之水傾倒在寶蓮宮中。

我這位座中之客,登上蒼翠的層巒之上,觀覽奔涌的洪流。(此時此刻,看到了這奔涌的洪流的人)應該嚇得羹匙和筷子都握不住了,只有我站在山巒高處,從從容容。雨水洗盡了長久以來淤積的塵世污垢,滋潤廣闊無垠的枯萎的草木,生長萬物不居功自傲。忽然間,雨停了天開了,太陽從東邊的雲中露出了笑臉。

賞析

  開篇兩句描寫山中大雨來臨之前雲氣洶湧、狂風舞動的自然景象,生動形象。詩人描繪電閃雷鳴、雨勢磅礴的雄偉奇觀時運用了想象、比喻、誇張的手法。詩人登上高處從容觀雨,但看到奔流,作者寫人間的驚慌,是為了突出雨勢之猛,並與自己登高從容觀雨的狀態形成對比。

  下片作者登上蒼翠的層巒之上觀覽奔涌的洪流,從從容容鎮定自若。「洗盡從來塵垢,潤及無邊焦槁,造物不言功」,描寫雨水洗盡了長久以來淤積的塵世污垢,滋潤廣闊無垠的枯萎的草木,生長萬物不居功自傲。詩人借眼前大雨洗塵垢、潤焦槁的景象,展現了蕩滌污穢、惠施天下的遠大抱負,從而寄託了自己不居功自傲的高潔情懷。本詞以雨後放晴、太陽破雲而出的情景作結,使全詞收束於開闊明朗的意境。

創作背景

  該詞是由南宋詞人張孝祥所寫。作者生活在南宋內憂外患的時代,是一位有才華、有抱負、有器識的愛國詩人,但因為社會黑暗屢屢遭受排擠。

簡析

  本詞開篇描繪山中大雨前夕雲氣洶湧、狂風舞動的壯觀景象,運用想象、比喻、誇張手法展現電閃雷鳴、雨勢磅礴的奇景。詞人登高從容觀雨,對比人間驚慌,突顯雨勢之猛;下片繼續描寫詞人於蒼翠山巔觀洪流,寄寓着蕩滌污穢、惠施天下的抱負,並寄託不居功自傲的高潔情懷。雖然在仕途上失意,但詞人通過該詞寫出了自己堅信風雨後,一定會雨過天晴,體現出其博大寬廣的胸懷與對光明未來的期盼。

張孝祥

張孝祥(1132年—1170年),字安國,別號於湖居士,歷陽烏江(今安徽和縣烏江鎮)人,卜居明州鄞縣(今浙江寧波)。南宋著名詞人,書法家。唐代詩人張籍的七世孫。張孝祥善詩文,尤工於詞,其風格宏偉豪放,為「豪放派」代表作家之一。有《於湖居士文集》《於湖詞》等傳世。[1]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