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水蘚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水蘚(學名:Fontinalis antipyretica Hedw.)是水蘚科水蘚屬植物,多年生沉水草本。水生,體長大,稍硬挺,欖綠色或黃綠色,老時基部帶深褐色,略具光澤或無光澤,通常成束根着漂浮生長。主莖匍匐橫展,被稀疏棕色假根;支莖懸垂漂浮,長達30-40厘米。葉3列,卵披針形,強烈內凹,銳尖或鈍頭,基部下延;無中肋;葉細胞長菱形或狹長形,角細胞疏鬆排列,形大,透明。雌雄異株。雌苞着生枝頂。孢蒴幾乎全隱於苞葉內,卵形。

廣泛分布於北半球北部地區;在中國分布於大、小興安嶺。生長於小河或溪澗,基部固着於岩石、腐木或樹基,上部隨溪水漂動。

該種植物適合室內水體綠化,常用來裝飾玻璃杯、玻璃槽、玻璃瓶等,亦可作為繁殖熱帶魚承接卵粒的材料。

形態特徵

多年生沉水草本。水生,體長大,稍硬挺,欖綠色或黃綠色,老時基部帶深褐色,略具光澤或無光澤,通常成束根着漂浮生長。主莖匍匐橫展,被稀疏棕色假根;支莖懸垂漂浮,長達30-40厘米,基部葉片常脫落,叉狀樹形分枝或不規則羽狀分枝,枝條先端呈尾尖狀。葉3列,卵披針形,強烈內凹,銳尖或鈍頭,基部下延;無中肋;葉細胞長菱形或狹長形,角細胞疏鬆排列,形大,透明。雌雄異株。雌苞着生枝頂。孢蒴幾乎全隱於苞葉內,卵形。

主要價值

該種植物適合室內水體綠化,常用來裝飾玻璃杯、玻璃槽、玻璃瓶等,亦可作為繁殖熱帶魚承接卵粒的材料。[1]

產地生境

廣泛分布於北半球北部地區;在中國分布於大、小興安嶺。生長於小河或溪澗,基部固着於岩石、腐木或樹基,上部隨溪水漂動。水蘚喜無日光直射的明亮之處,其喜溫暖,怕低溫,在15-20℃的溫度範圍內生長良好,越冬溫度不宜低於12℃。

繁殖方法

該種植物用分株法繁殖,可在每年4-8月進行。如果條件允許,亦可全年進行此項操作。

栽培技術

缸養

由於金絲草沒有被子植物那樣的根系,因此在栽培中通常不使用普通的固態基質,而應將其種植於未污染的淡水中。進行缸養時,可選用自來水作為栽培基質。缸養可以結合分株進行操作。為了便於管理,一般不將其進行混養。所用容器通常為小型水族箱,注意擺放地點應保證植株能夠接受所需的光照。先將清水注入栽培容器中,再將準備好的適量種苗直接投入即可。

管理

水蘚對水質要求不嚴,可在硬度較低的淡水中進行栽培。水體的pH最好控制在6.0-7.2間,即呈微酸性至微鹼性。水蘚喜歡流動的水體,應該儘量滿足它這個要求。其不喜大肥,在管理中應該薄肥勤施,每隔1-2周追肥一次。需要注意的是,光照過強,青苔業會迅速蔓延,從而影響植株生長。遇到上述情況,應該將植株置於無目光直射的明亮之處,待大量新枝長出後,再將它們收集起來另行管理。如果採用人工光源,每天給予6-8小時的熒光燈照射,也能保證植株較好生長。在良好的管理條件下,水蘚不易患病,亦較少受到有害動物的侵襲。該種植物為多年生,其發苗較快,每年可以繁衍出大量新株。由於水蘚實際處於不斷自我更新的狀態,因此其最佳觀賞時間相對較長,通常無具體年限,連續栽培時段視實際管理水平而定。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