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水稻黑條矮縮病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水稻黑條矮縮病

水稻黑條矮縮病
原圖鏈接

水稻黑條矮縮病俗稱矮稻,是由水稻黑條矮縮病毒引起、發生在水稻的病害。主要為害葉片、葉鞘和莖稈。病株矮縮,葉色濃綠僵硬,葉背、葉鞘和莖稈由於韌皮部細胞增生,表面沿葉脈有早期為蠟白色、後期為黑褐色的短條狀不規則突起。

水稻黑條矮縮病主要在中國江蘇、浙江河南等省發生,該病發生區病田率可達3-40%,一般病叢率為5-30%,嚴重地塊病叢率90%以上,發生嚴重稻田可導致絕收。該病是一種病毒病,以灰飛虱傳毒為主,介體一經染毒,終身帶毒,但不經卵傳毒。稻早播比遲播發病重,稻苗幼嫩發病重。小麥發病輕重、毒源多少,決定水稻發病程度。

水稻黑條矮縮病的防治應該貫徹「切斷毒鏈,治蟲控病」的防治策略,以「壓低基數,重防代」為重點,採取農業、化學等綜合措施,多環節地控制灰飛虱遷入稻田的數量和減少稻田的發生量,避免灰飛虱傳毒危害;堅持以農業防治為基礎、化學防治為主線的防治策略,充分發揮農業防治措施的作用。

基本信息

中文名:水稻黑條矮縮病

外文名:rice black-streaked dwarf disease

別 名:矮稻

病 原:水稻黑條矮縮病毒(RBSDV)

水稻黑條矮縮病1
原圖鏈接

為害作物:水稻

為害部位:葉片、葉鞘、莖稈

發病症狀

南方水稻黑條矮縮病毒侵染後,病株呈現四大病症:一是發病稻株葉色深綠,上部葉片的葉面可見凹凸不平的皺摺;二是病株節部有倒生鬚根及高節位分枝;三是病株莖稈表面有蠟點狀、縱向排列條形的瘤狀突起,早期乳白色,後期褐黑色;四是感病植株根系不發達,鬚根少而短,嚴重時根系呈黃褐色。水稻各個生育期均可感病,但不同生育期的稻株感病後表現症狀有所不同。秧苗期感病的稻株嚴重矮縮,株高不及正常植株的1/3,不能拔節,重病株早枯死亡;大田初期感病的稻株明顯矮縮,株高約為正常植株的1/2,不抽穗或僅抽包頸穗;拔節期感病的稻株矮縮不明顯、能抽穗,但穗型小、實粒少、粒重輕。除水稻外,玉米稗草水莎草也是南方水稻黑條矮縮病毒的寄主,玉米早期感病植株嚴重矮縮不結實,中後期感病植株矮化穗小粒癟。[1]

形態特徵

病毒粒子為等徑對稱的球狀多面體,大小75-80nm。病毒粒子有衣殼內外二層。細胞質中病毒粒子以三種形式存在:一種是分散或不規則聚集,另一種是有規則的晶狀排列,再一種病毒粒子排列成串,外包一層膜呈豆莢狀、鞘狀或管狀構造。病毒鈍化溫度50-60℃,病葉汁液稀釋限點10000-10000倍,病葉汁液體外保毒期5-6天。[2]

發病規律

水稻黑條矮縮病病毒的初侵染源和傳毒媒介有灰飛虱、白背飛虱,其中以灰飛虱傳毒為主。因此,任何影響灰飛虱越冬、遷移、生長繁殖的因素都直接影響此病的發生流行程度,其中以耕作制度和氣候條件最為重要。

多圖

氣候條件

2009年晚稻發病重,帶毒灰飛虱多,冬季氣候較為溫暖乾燥,利於帶毒蟲源越冬,若蟲存活率高,有利於該病的發生流行;遇上春季至早秋溫濕度適宜,特別是雨水較少,濕度不大等,也利於該病的發生。進賢縣丘陵區發病面積大於平原濱湖區,尤其是缺水受旱、周邊雜草多的稻田發病較重。

耕作制度

進賢縣為雙季稻區,也有少部分為早、中、晚稻插花田,給灰飛虱不斷繁殖和蟲口密度迅速增長創造了極為有利的條件,從而使黑條矮縮病不斷擴展蔓延,一般晚稻發生較重。

水稻品種

由於高稈型改為矮稈型,若肥水管理不當,植株柔嫩,則發生嚴重。特別是雜優水稻田塊,由於播種期較早,施肥水平高,長勢茂盛,葉色深綠,灰飛虱具有趨綠性,容易誘集灰飛虱遷入,感染此病的機會增多。水稻黑條矮縮病在大多數水稻品種上均有發生,據田間調查,2009年進賢縣以奧兩優28、岳優27、金優207、先農2號、天優華占、協優432等病情偏重。[3]

症狀及危害特點

水稻黑條矮縮病感染期主要在分櫱期及苗期,拔節期以後不易感病,其典型症狀為分櫱增加,葉片短闊僵直,葉色深綠,葉背的葉脈和莖稈上初現蠟白色,後變成褐色的短條瘤狀隆起,不抽穗或穗小,結實不良。

不同生育期染病後表現的症狀各有差異。秧田苗期發病:心葉生長緩慢,葉枕間距縮短重疊,葉片短寬、僵直、濃綠,葉脈有不規則蠟白色瘤狀突起,後變黑褐色。病苗根短株矮,常提早枯死。大田返青期發病:不易辨別黑條矮縮病株,發病初期多被誤認為生理性僵苗或因除草劑使用不當所致。當水稻進入分櫱期,病症才表現明顯。分櫱期發病:分櫱期是水稻黑條矮縮病侵染盛期。新生分櫱先出現症狀,新葉萎蔫捲縮,病株拔起後根部有異味,與正常稻株比有「落伍」現象。感病植株根系不發達,鬚根少而短,嚴重時根系呈黃褐色。葉片粗硬,葉色濃綠,在葉背、葉鞘處有不規則的短線狀蠟白色隆起,後變黑褐色。主莖和早期分櫱尚能抽出短小病穗,但病穗縮藏於葉鞘內成包頸穗。拔節期發病:主要發生在前期病株周圍,多屬蔓延擴散性黑條矮縮病,整株矮縮,株高約為正常植株的1/2,病株劍葉短闊,葉背和莖稈上有短條瘤狀突起,雖可抽穗,但穗頸短縮,呈現包頸穗或半包頸穗,結實率低,穗小、秕谷多。病株節部有倒生鬚根及高節位分枝。[4]

防控對策與措施

(一)防控對策

1、調查監測。各村農技員及農戶要做好傳播介體白背飛虱和稻田矮化植株的調查監測,採取白背飛虱和矮化植株樣本送檢,測定帶毒率測定,檢測病毒種類。2、及早有效預防。採取「治飛虱防病毒、治秧田保大田、治前期保後期」的策略,降低稻飛虱發生數量,避免或減少傳毒風險,預防或減輕發病。3、強化宣傳培訓。宣傳南方水稻黑條矮縮病的危害性,普及該病識別和預防知識,提高診斷鑑定和治蟲防病技術,增強防控的主動性,嚴防大範圍暴發流行。

(二)防控措施

防治南方水稻黑條矮縮病,關鍵是做好秧田期和本田初期的保護和預防,特別是抓好早稻後期、中稻和晚稻苗期和本田生長前期稻飛虱的防治工作,治蟲防病,治飛虱防矮縮。

主要措施有:1、以村組為單位,將中晚稻秧田集中安排在離早稻稍遠的地方,不要分散安排在四周早稻田中間。2、淘汰近幾年發病較重的品種。3、藥劑拌種。用吡蟲啉拌芽谷,即在種子露白後用10%吡蟲啉可濕性粉劑15-20克先與少量細土或谷糠拌勻,再均勻拌1公斤(以干種子計)種子,待藥液充分吸收後播種。4、清除秧田和分櫱期本田周邊雜草,減少蟲源。5、秧田期和栽後15天內進行田間排查,發現病株及時拔除並帶出田外深埋。6、秧苗一葉一心期噴施吡蟲啉加醚菊酯或毒死蜱,防治秧田及其四周雜草上的稻飛虱。7、移栽前2-3天施用送嫁藥,移栽時剔除疑似病株。8、本田前期因地制宜防好飛虱,藥劑同秧苗期。


相關視頻

水稻黑條矮縮病——獨翠

1.6水稻黑條矮縮病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