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水滴 - 三體文明製造的宇宙探測器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水滴 - 三體文明製造的宇宙探測器

水滴是劉慈欣的科幻小說《三體II·黑暗森林》中提到的由三體文明使用強互作用力(SIM)材料所製成的宇宙探測器,因為其外形與水滴相似,所以被人類稱之為水滴。它擁有一個對電磁波的反射率為100%,且絕對光滑,溫度處於絕對零度,強度高達太陽系中最堅硬的材料的百倍以上的堅硬外殼。在飛行時,水滴甚至可以毫不減速地做出違反動量守恆定律和角動量守恆定律的銳角轉向。在末日之戰中,僅一個水滴就摧毀了人類大部分的太空武裝力量(共計2013艘恆星級戰艦,有兩艘恆星級戰艦"青銅時代"號與"量子"號因接受了丁儀的提議提前進入深海模式從而在水滴開始攻擊時就加速至前進四逃離),並在之後封鎖了太陽的電波放大功能。

基本信息

中文名稱; 水滴

外文名稱; Water Drop

別名; 聖母的眼淚,三體探測器

最高飛行速度; 25,000 km/s

估計質量; ≤10 t

外殼; 水滴擁有一個由強互作用力材料構成的堅硬的光滑外殼,構成它的原子被強相互作用釘死,分子熱運動幾乎完全停止,使得水滴的表面溫度達到了絕對零度,此外,強相互作用對原子的擠壓使得水滴外殼的原子排列得非常整齊,造就了它的絕對光滑。

外觀描寫(原著片段)

探測器的大小與預想的差不多,長3.5米,丁儀看到它時,產生了與其他人一樣的印象:一滴水銀。探測器呈的水滴形狀,頭部渾圓,尾部很尖,表面是極其光滑的全反射鏡面,銀河系在它的表面映成一片流暢的光紋,使得這滴水銀看上去純潔而唯美。它的液滴外形是那麼栩栩如生,以至於觀察者有時真以為它就是液態的,根本不可能有內部機械結構。――下部 黑暗森林 第十節

畫面中的水滴形狀依舊,但表面不再是絕對光滑的鏡面,而是呈現晦暗的黃銅色,看上去好像銹跡斑斑,仿佛一個巫師維持青春的巫術突然失效,三個世紀的太空歲月留下的痕跡一下子全部顯現出來,它不再是一個亮晶晶的精靈,變成了一枚飄浮在太空中的舊炮彈。――第二部 第十節【威懾紀元最後十分鐘,62年11月28日16:17:34至16:27:58,奧爾特星雲外,"萬有引力"號和"藍色空間"號】

材料

水滴的外殼由強互作用力材料構成,由於原子核間距並未改變,而是通過未知技術手段使得強相互作用"溢出",將作用範圍擴大到原子大小,因此它的密度是正常的,所以水滴的質量只有不到10噸,而不是和小型中子星一樣。在"藍色空間"號通過高維碎塊進入水滴內部並將其用於抵消電磁力同時使得強相互作用溢出的力場發生器摧毀後,電磁力重新占據主導地位,強互作用力材料也變回了普通金屬。

移動

加速

水滴的推進方式不同於傳統的反衝推進,而是採用一種特殊的"光環"。根據原著描寫,水滴的發動機啟動時會在它的尾部尖端製造一個極其明亮的藍色的光環,同時伴隨着極強的電磁干擾和太陽核心般的超高溫。由於對水滴做功,光環的能量會不斷被消耗,因此其半徑會迅速擴大,溫度也會隨能量的消耗而降低,由藍色變為黃色,再變為紅色,光度也在不斷地減弱。當光環的半徑擴大到約為水滴最大半徑的2倍時便完全崩潰消失,同時水滴會接着製造新的光環,頻率為每秒兩三次。光環的推力極大,在水滴速度超過第三宇宙速度時,僅飛行了300千米,可以計算出其加速度約為700米/二次方秒,高達71.42G(此時的水滴並未全功率加速,根據原著描寫,水滴的在前往地面摧毀引力波發射塔的過程中達到了最高速度,即25,000千米/秒。如果按照在執劍人交接的同時從零加速,羅輯離開5分鐘後達到最高速度進行計算(實際上花費的時間可能更短),其加速度約為85千米/二次方秒,即8,673.5G)。在抵達艦隊方陣一角時,其速度已經達到了31.7千米/秒。

轉向

水滴的轉向不僅違反了人類的宇航動力學,還違反了動量守恆定律和角動量守恆定律。它的轉向軌跡永遠是一個尖銳的折線,而不是像人類的航天器一樣拐出一個圓滑曲線,同時可以做到轉向時完全不減速,無視該動作產生的巨大過載。 水滴甚至可以直接毫不減速地原地調頭,在摧毀地下引力波發射塔時,水滴直接按照撞擊產生的通道原路返回,說明水滴撞毀引力波發射塔後直接在地下進行了180度的調頭。

結局

三體文明共向太陽系發射了10個水滴,其中的兩個在黑暗森林威懾建立後與"萬有引力"號聯合追擊"藍色空間"號,在"執劍人"交接之際對"萬有引力"號發動攻擊,被通過高維碎塊進入其內部的"藍色空間"號船員摧毀。其餘水滴在三體星系坐標被"萬有引力"號進行全銀河系廣播後隨三體艦隊離開了太陽系。[1]

參考文獻

  1. 水滴里的世界, 快資訊,實在太美了! ,2021-1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