氰化物燒傷及合併中毒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氰化物燒傷及合併中毒 |
氰化物燒傷及合併中毒氰化物按化學結構可分為無機氰化物和有機氰化物,後者變稱腈類化合物。氰化物燒傷及合併中毒能使急性中毒者動靜脈血氧差可自正常的4%~5%降至1%~1.5%,故易致呼吸中樞麻痹,並造成死亡。
簡介
常見的為硫酸、鹽酸、硝酸燒傷。此外尚有氫氟酸、石炭酸、草酸等。它們的特點是使組織脫水蛋白沉澱、凝固,故燒傷後創面迅速成痂、界限清楚,因此限制了繼續向深部侵蝕。①硫酸、鹽酸、硝酸燒傷:硫酸、鹽酸、硝酸燒傷發生率較高占酸燒傷的80.6%。硫酸燒傷創面呈黑色或棕黑色;鹽酸者為黃色;硝酸者為黃棕色。此外,顏色改變與創面深淺也有關係,潮紅色最淺,灰色、棕黃色或黑色較深。酸燒傷後,由於痂皮掩蓋,早期對深度的判斷較一般燒傷困難,不能因無水泡即判為濃度燒傷。硫酸、鹽酸、硝酸在液態時可引起皮膚燒傷,氣態時吸入可致吸入性損傷。三種酸比較,在同樣濃度下,液態時硫酸作用最強,氣態時硝酸作用最強。氣態硝酸吸入後數小時即可出現肺水腫它們口服後均可造成上消化道燒傷喉水腫及呼吸困難甚至潰瘍穿孔。
評價
磷系原生質毒能抑制細胞的氧化過程。磷吸收後在肝腎組織中含量較多,易引起肝、腎等臟器的廣泛損害。磷燒傷後病人主要表現為頭痛頭暈、乏力、噁心,重者可出現肝、腎功能不全,肝腫大,肝區痛,黃疸,少尿或無尿,尿中有蛋白和管型。由於吸入性損傷及磷中毒可引起呼吸急促,刺激性咳嗽,肺部聞及乾濕羅音,重者可出現肺功能不全及ARDS胸片提示間質性肺水腫、支氣管肺炎。部分病人可有低鈣高磷血症、心律紊亂、精神症狀及腦水腫等。磷燒傷創面多較深,可傷及骨骼,創面呈棕褐色,Ⅲ度創面暴露時可呈青銅色或黑色。[1]
參考文獻
- ↑ 氰化物燒傷及合併中毒搜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