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氣閉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氣閉

來自搜狐網的圖片

解釋1 :病症名解釋2 :便秘由氣滯所致者,參見便秘條解釋3 :病理名詞

基本信息

中文名; 氣閉

解釋2; 便秘由氣滯所致者,參見便秘條

解釋3; 病理名詞

解釋1; 病症名

基本解釋

①病症名。癃閉之一。因氣虛或氣滯而使小便不通。當分虛實寒熱而治之。凡氣實者,因氣結於小腸膀胱之間而壅閉不通,多屬肝強氣逆之證,暴怒鬱結者多有之,宜以破氣行氣為主,用香附、枳殼、烏藥、沉香、茴香等藥。若氣陷於下,藥力不能驟及者,當即以此藥多服探吐以提其氣,氣升則水自降。有痰氣逆滯不通者。熱閉氣逆者,以大分清飲深吐之。氣實血虛而閉者。氣虛而小便閉者,多因素多斫喪或年衰氣竭,當辨其髒氣寒熱。若素無內熱之氣者,為陽虛。若氣虛下陷,升降不利者,。內熱不堪溫補者,宜補陰化陽。

②便秘由氣滯所致者,參見便秘條。

③病理名詞。氣機阻滯。《蘭台軌範·厥門》:"屍厥,脈動而無氣,氣閉不通。"

④又名氣閉耳聾。系指因氣鬱氣逆而致之聽力下降者。《景岳全書》卷二十七:"有氣逆之閉,肝滯強也。"又雲:"氣閉者,多因肝膽氣逆,其證非虛非火,或因恚怒,或因憂鬱,氣有所結而然。"治宜解郁順氣。參見耳聾條。

氣閉之諸

厥的含義有多種。

一指暴病昏厥的發病形式,如"忽為眩仆脫絕","突然昏運,不省人事"為厥。《類經·厥逆》說:"厥者,逆也。氣逆則亂,故忽為眩仆脫絕,其名為厥"。《證治準繩·卒中暴厥》說:"突然昏運,不省人事為厥"。《雜病廣要·厥》說:"卒然昏運,諸病名之為厥"。可見厥以眩暈、脫絕、不省人事為主證,以發病急驟為特點。

一指病理機制,言氣血敗亂,或氣機逆亂上攻的病理變化。《景岳全書·雜證謨·厥逆》說:"厥逆之證,危證也。蓋厥者盡也,逆者亂也,即氣血敗亂之謂也"。《證治準繩·卒中暴厥》說:"厥者氣逆上也"。《靈樞·五亂》指出:氣"亂於頭,則為厥逆,頭重眩仆"。凡此皆說明氣血逆亂、氣機失調、升多降少是發生厥證的病理機制。

一指四肢厥冷或四肢不溫的臨床表現。《傷寒論》說:"凡厥者,陰陽氣不相順接便為厥。厥者,手足逆冷是也"。

厥證,是指由於氣機逆亂,氣血運行失常所致的以突然發生的一時性昏倒,不知人事,或伴四肢逆冷為主要臨床表現的一種急性病證。

厥證從不同的角度來分,名稱不同。通常按病因和發病機理分類或虛實的病理屬性分類。

厥證以病因病機分類,有氣厥、血厥、痰厥、食厥、蛔厥、酒厥、色厥等。

氣厥,指由於情志刺激,導致氣機逆亂而發生的厥證。

血厥,指因失血過多或暴怒氣逆血隨氣上,郁而不返,而引起的厥證。《素問·生氣通天論》說:"大怒則形氣絕,而血菀於上,使人薄厥"。《素問·調經論》說:"血之與氣,並走於上,則為大厥,厥則暴死;氣復返則生,不返則死"。

痰厥,是由痰濁內阻,復因逆氣所動,痰氣上擾,蒙塞清竅而發生的厥證。《石室秘錄·厥證》說:"人有忽然厥,口不能言,眼閉手撒,喉中作酣聲,痰氣甚盛,有一日即死,有二、三日而死者,此厥多犯神明,然亦因素有痰氣而發也"。

食厥,指飲食內積,轉輸失常,氣機受阻;或飽食之後,復為惱怒所激,氣逆夾食,卒阻中焦,氣機受阻,壅塞清竅所發生的厥證而言。《萬病回春·中風》說:"食厥者,過度飲食,胃氣自傷,不能運化,故昏冒也"。

蛔厥,首見於《傷寒論》。蛔厥,由蛔蟲所致,以突然發生的胃脘及右脅部劇痛,腹部柔軟,局部壓痛,噁心嘔吐為特點,常伴有嘔吐蛔蟲。

酒厥,指嗜酒無度,飲後昏倒,為酒厥。輕者猶能知人,重者神志昏迷。《景岳全書·厥逆》說:"酒厥之證即經所云熱厥之屬也,經雲酒風者亦此類也"。

色厥,指男女房事過程中發生的昏厥。多見於中年以後,因縱慾竭精,精竭於下,而氣脫於上。《景岳全書·厥逆》說:"色厥之證有二,一曰暴脫,一曰動血也"。

暑厥,是指因暑熱所傷,熱閉心包,擾亂心神,昏不知人的病證而言。

暑厥、蛔厥,雖以厥名,但嚴格地講,二者都不屬"厥證",此不可不知。

厥證的虛實分類法:上述厥證按病理屬性可以分為虛實兩大類。氣厥、血厥有虛實之分,痰厥、食厥、酒厥多實,而色厥屬虛。實證以邪實壅滯,氣血逆亂,升降失司;虛證由氣血陰陽虧虛,清竅失養。

氣機壅閉是厥證發病的主要機理。厥有虛實之分,而厥之實證,常見氣厥、血厥、痰厥、食厥,此四者雖病因不同,發病機制有差異,但氣機壅閉不行,清竅失聰卻是其病機之共性。

氣閉不行為厥證發生的根本。厥證發生以急暴為特點,臨床所見急暴而至之病,惟風與氣,厥證無風象,其病則惟當責之於氣。

氣厥實證,為氣機逆亂,上壅心胸。情志刺激,惱怒驚駭,以致氣機逆亂,上壅心胸,阻塞清竅,症見突然昏倒,不省人事,口噤拳握,呼吸急促,或四肢厥冷等。《景岳全書·厥逆》說:"氣實而厥者,其形氣憤然勃然,脈沉弦而滑,胸膈喘滿,此氣逆證也"。

血厥實證,血隨氣逆,上蔽神明。血之運行,聽命於氣。暴怒所傷,肝氣上逆,氣逆則血亦隨之,氣血上壅,蒙蔽清竅,故而突然昏厥,不省人事,牙關緊閉,面赤唇紫,舌紅,脈多沉弦。《素問·生氣通天論》說:"大怒則形氣絕,則血菀於上,使人薄厥"。

痰厥,痰隨氣逆,上閉清竅。素多痰濕之軀,復因惱怒氣逆,痰隨氣升,上閉清竅,以致突然眩仆,喉有痰聲,或嘔吐痰涎,呼吸氣粗,苔白膩,脈沉滑。

食厥,食氣交阻,填塞中脘,升降逆亂清竅閉塞。飲食失節,因食遇氣,食滯不化,氣壅於中,以致胃氣不降,濁氣壅塞,上干清竅,卒然昏仆,氣息壅塞,脘腹脹滿,苔厚膩,脈滑實。《類證治裁·厥證》說:"食厥由醉飽過度……,食氣填中,脾陽不運,忽仆不省"。

總之,厥證有虛實之別,其實證雖有氣逆、血郁、痰阻、食滯之異,但諸邪雍阻,氣機閉塞是諸厥發生的關鍵,因此,可以說,氣閉是諸厥實證的病機特點。[1]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