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毛訶子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毛訶子
t01afa942361ac2143d.png
圖片來源 https://baike.so.com/gallery/list?ghid=first&pic_idx=1&eid=7809946&sid=8084041
基本信息 中文名稱:毛訶子

漢語拼音:Máo Hē Zǐ
別名:帕肉拉
性味:味甘、澀,性平
毒性:無毒
功能:清熱解毒,收斂養血,調和諸藥
主治:用於各種熱證,瀉痢,黃水病,肝膽病,病後虛弱

毛訶子,中藥名。系藏族習用藥材,為使君子科植物毗黎勒孔的乾燥成熟果實,冬季果實成熟時採收,除去雜質,曬乾。有清熱解毒,收斂養血,調和諸藥之功效。用於各種熱證,瀉痢,黃水病,肝膽病,病後虛弱。[1]

藥理簡介

各種名稱

中文名:毛訶子

拼音名:Máo Hē Zǐ

英文名:FRUCTUS TERMINALIAE BILLERICAE

來源

本品系藏族習用藥材,為使君子科植物毗黎勒 Terminalia billerica (Gaertn.)Roxb. 的乾燥成熟果實。冬季果實成熟時採收,除去雜質,曬乾。

性狀

本品呈卵形或橢圓形,長2~3.8cm,直徑1.5~3cm。表面棕褐色,被紅棕色絨毛,較細密,具5棱脊,棱脊間平滑或有不規則皺紋。質堅硬。果肉厚2~5mm,暗棕色或淺綠黃色。果核淡棕黃色。種子1,種皮棕黃色,種仁黃白色,有油性。氣微,味澀、苦。

鑑別

  • (1)本品粉末黃褐色。似維管的管狀細胞,壁厚木化。非腺毛易見,為2~3細胞,內含棕黃色物。草酸鈣簇晶眾多,直徑17~54μm。石細胞類圓形、卵圓形或長方形,孔溝明顯,具層紋。內果皮纖維壁厚,木化,孔溝明顯。外皮細胞具網紋。可見油滴和螺紋導管。
  • (2)取本品粉末2g,加乙醚20ml,振搖提取10分鐘,棄去乙醚,藥渣揮干,加醋酸乙酯20ml,加熱回流1小時,放冷,濾過,濾液蒸乾,殘渣加甲醇2ml使溶解,作為供試品溶液。另取沒食子酸對照品,加甲醇製成每1ml含0.5mg的溶液,作為對照品溶液。照薄層色譜法(附錄Ⅵ B)試驗,吸取上述兩種溶液各5μl,分別點於同一以羧甲基纖維素鈉為黏合劑的硅膠G薄層板上,以甲苯(用水飽和)-甲酸乙酯-甲酸(5:4:1)為展開劑,展開,取出,晾乾,噴以三氯化鐵試液。供試品色譜中,在與對照品色譜相應的位置上,顯相同顏色的斑點。

性味

甘、澀,平。

功能主治

清熱解毒,收斂養血,調和諸藥。用於各種熱症,瀉痢,黃水病,肝膽病,病後虛弱。

用法用量

內服3~9g,多入丸散服。

貯藏

置乾燥處,防蛀。[2]

摘錄

中國藥典

相關論述

《晶珠本草》記載:「毛訶子治培根病、赤巴病、黃水病。先師巴保說:化味辛甘,利目生髮。」

炮製方法

除去雜質,曬乾。

植物種屬

使君子科植物毗黎勒孔。

形態特徵

毛訶子,落葉喬木,呈卵形或橢圓形,長2~95px,直徑1.5~75px。表面棕褐色,被細密絨毛,基部有殘留果柄或果柄痕。具5棱脊,棱脊間平滑或有不規則皺紋。質堅硬。果肉厚2~5mm,暗棕色或淺綠黃色,果核淡棕黃色。種子1,種皮棕黃色,種仁黃白色,有油性。常生於海拔540~1350m向陽山坡和樹林中。

分布區域

產於雲南南部。

參考資料

  1. 毛訶子中國醫藥信息查詢平台
  2. 毛訶子中醫世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