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毛蠓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毛蠓
mao meng

中文學名:毛蠓

拉丁學名:Psychodidae

門:節肢動物門

綱:昆蟲綱

目:雙翅目

科:毛蠓科

昆蟲名,為雙翅目,毛蠓科。俗稱蛾蠅或蛾蚋。成蟲有一對長的觸角,翅膀呈葉片狀。成年毛蠓科昆蟲大多出沒於夜間和潮濕的環境中(phlebotomines科目除外)。幼蟲生活在水生生物棲息地(往往是含氧低的地方),包括浴缸、洗手盤等,是浴室常見的滋擾性害蟲。[1]

形態特徵

與白蛉科極近緣,蛾體小,翅展很少超過8毫米,體表遍生鱗毛,似蝶、蛾。體色一般灰至暗褐。頭小,無單眼;觸角12~16節,有毛,長几達身體的一半;口器短喙狀;觸鬚有毛,4節。胸部背面隆起不明顯,小盾片圓形,翅略呈卵形,多毛。分徑脈和中脈均為4分枝,臀脈退化;休息時兩翅呈屋脊狀,放置於腹背。長不超過5公厘(0.2吋),翅寬而多毛,靜止時收在體背呈屋脊狀,形如小蛾。幼蟲棲於排水管內,不論來水的溫度如何,以腐物為食。多數毛蠓無害,但有的種類吸食人血,這些種類有時單列為白蛉科(Phlebotomidae)。

生命周期

毛蠓通常一次產卵30到100粒,48小時內即出孵。幼蟲期為9到15天,蛹期20到40個小時。成蟲壽命約為3周。

生活習性

在家中,毛蠓一般孳生於水池、浴池、噴頭或排水口,特別是那些很少使用或排水緩慢的排水口。幼蟲以污水沉澱物、腐爛植物和微生物為食。常見於排水管開口周圍。

預防方法

防治毛蠓最根本的方法為環境的整頓;毛蠓主要是孳生在各種積水中,把容器積水倒掉、地板或水槽積水清除、室外水溝維持暢通,就可以把毛蠓的數量制住。在化糞池中孳生的幼蟲,可以投入昆蟲生長調節劑等,可防同時治毛蠓白腹叢蚊。

成蟲的清除:毛蠓的飛行能力很差,使用電蚊拍,就可以有效清除。化學藥劑可以使用一般家庭用的合成除蟲菊酯噴霧劑。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