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毛葉紅珠七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毛葉紅珠七
毛葉紅珠七原圖鏈接

中文學名:毛葉紅珠七

拉丁學名:Antenoron filiforme (Thunb.) Rob. et Vaut.
var. kachinum (Nieuw.) Hara

別 稱:小紅袍

界:植物界

門:被子植物門 Angiospermae

綱:雙子葉植物綱 Dicotyledoneae

亞 綱:原始花被亞綱 Archichlamydeae

目:蓼目 Polygonales

科:蓼科 Polygonaceae

亞 科:蓼亞科 Subfam. Polygonoideae

族:蓼族 Trib. Polygoneae

屬:金線草屬 Antenoron

種:金線草 Antenoron filiforme

分布區域:中國雲南、緬甸


毛葉紅珠七產雲南南部。生山坡林下、山谷灌叢,海拔900-2400米。緬甸也有。 [1]

形態特徵

毛葉紅珠七原圖鏈接
毛葉紅珠七原圖鏈接

與原變種的不同處是葉頂端長漸尖,基部狹楔形。

金線草(原變種) 

多年生草本。根狀莖粗壯。莖直立,高50-80厘米,具糙伏毛,有縱溝,節部膨大。葉橢圓形或長橢圓形,長6-15厘米,寬4-8厘米,頂端短漸尖或急尖,基部楔形,全緣,兩面均具糙伏毛;葉柄長1-1.5厘米,具糙伏毛;托葉鞘筒狀,膜質,褐色,長5-10毫米,具短緣毛。 總狀花序呈穗狀,通常數個,頂生或腋生,花序軸延伸,花排列稀疏;花梗長3-4毫米;苞片漏斗狀,綠色,邊緣膜質,具緣毛;花被4深裂,紅色,花被片卵形,果時稍增大;雄蕊5;花柱2,果時伸長,硬化,長3.5-4毫米,頂端呈鈎狀,宿存,伸出花被之外。瘦果卵形, 雙凸鏡狀,褐色,有光澤,長約3毫米,包於宿存花被內。

生態習性

產地:雲南南部;
分布:緬甸;
生境:山坡林下、山谷灌叢;
海拔:900-2400m;
花期:7-8月,
果期:9-10月。

生長環境

主要生長於海拔900-2400米生山坡林下、山谷灌叢。


分布範圍

主要分布於雲南南部。緬甸也有。


參考來源

  1. 毛葉紅珠七概述(附圖),中國自然標本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