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比肩接踵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比肩接踵:是一個漢語詞語,拼音是bǐ jiān jiē zhǒng。比:並;並肩;肩膀靠肩膀。形容人很多或接連不斷。

出處

1.清·戴名世《<道墟圖詩>序》:「其間名臣巨儒、魁奇俊偉豪傑不群之士,比肩接踵而出。」又《<小學論選>序》:「天下之謬悠庸爛者,比肩接踵,不可勝數。」

2.春秋·齊·晏嬰《晏子春秋·雜下》

晏子對曰:「齊之臨淄三百閭,張袂成陰,揮汗成雨,比肩繼踵而在,何為無人?」

解釋

比:挨着,踵:腳後跟。又比肩繼踵。形容人很多或接連不斷。

詞語辨析

【近義詞】:比肩繼踵摩肩接踵

【英文】: be crowded closely together

用法

作謂語、定語;形容人多擁擠或接連不斷

成語故事

春秋的時候,齊國的國相晏子,名嬰,字平仲,身材矮小,但是極有口才。

有一次,晏子出訪楚國。楚王仗着楚國國勢強大,對齊國的使臣很不禮貌,一見晏子,竟然傲慢地問道:「你們齊國難道沒有人了,怎麼派你這個矮子來呢?」

晏子答道:「我們齊國的人民比肩繼踵而在,張袂成陰,揮汗如雨,怎說沒人!」楚王又問:「那為什麼打發你來呢?」

晏子答道:「我們齊國的規矩是:體面能幹的使臣,出訪上國,去拜見才高德重的君王,而像我這樣沒有能力的人,就只好派到這裡來見你了!」

楚王本想諷刺嘲笑他,想不到反而被譏諷,自討沒趣。

[1]

視頻

成語故事:比肩接踵

參考資料

  1. 比肩接踵,樂樂課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