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母親的水煮魚(九滿)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母親的水煮魚
圖片來自免費素材網

《母親的水煮魚》中國當代作家九滿寫的散文。

作品欣賞

母親的水煮魚

我想,我喜歡吃水煮魚的情結,源於母親精湛的廚藝。

小時候,一見到母親做水煮魚,我便垂涎欲滴。守在灶台邊寸步不離,對其他小朋友的呼喚置之不理。所以,我曾懷疑自己是屬貓的。

家裡來了客人,水煮魚是必不可少的一道菜。曾有客人對我說:「九滿,你好口福啊!有一個擅長烹飪的母親,讓你時常吃到美味。」我聽後,臉上總是綻放着自豪的微笑。

為了能吃到水煮魚,我像一隻飢餓的野貓,成天在村子裡嗅來嗅去,一旦發現魚訊,便不顧一切地跑回家拿漁具。很多時候,在水裡泡上小半天,就能提一大桶活蹦亂跳的魚回家。

我一放下水桶,母親便系好圍裙,準備做水煮魚。

先把魚倒入裝滿清水的木盆,讓魚們吐盡泥沙。之後,用手指把魚從腹部與兩鰓結合部撕開,掏出鰓瓣和內臟後洗淨。   夕陽西下,伴隨着雞鳴狗叫,屋頂的煙囪里冒出裊裊炊煙,飄蕩着、飛舞着、旋轉着奔向遠方,像是向全世界宣告:母親的水煮魚開工了!

大火燒紅鍋底,放入菜籽油。

待油麵泡沫盡去青煙升起時將魚滑入鍋中,均勻攤開,小火慢煎,等貼鍋的一面煎至金黃色翻邊再煎另一面。   兩面都煎好後,放入蒜蓉、豆豉和辣椒,蒜蓉豆豉能着色,辣椒能去腥味。當然,紫蘇是必不可少的,有了它,魚的鮮味才能徹底地釋放出來。

之後,倒入清水,添柴催火。

湯汁漸漸地變白,漸漸地濃縮……

不一會,椒紅蒜白在鍋里晃得沒了方向,魚們沐浴着辣油,鍋頂蒸氣氤氳,誘人的香味爭先恐後地奪鍋而出,頓時,屋子裡香氣四溢。

隨後,去除浮在上面的泡沫,加入胡椒粉、食鹽、味精、醬油等佐料,轉入灶口的瓦鍋。撒一把蔥花在上面,便宛如一道凝碧的綠波在濃湯里肆意的蕩漾。伴隨着絲絲的香味,一場幸福的盛宴開始了。

開吃了。我旁若無人地站起來夾菜,水煮魚的香辣味毫無保留地向我襲來,從鼻子喉嚨一直灌向脾胃,在我的五臟六腑里橫衝直撞,直勾得我肚子裡的饞蟲庠癢的,讓我的嗅覺神經瞬間活躍起來。

來一條小魚放到嘴裡,魚兒帶着淋漓的湯汁,不自覺地順口而入,鮮嫩、滑膩,又感覺辣得恰到好處,再加上外焦里嫩的特殊口感,直擊我的每一根味覺神經,一種滿滿的幸福感迴蕩在我的心間。

感謝母親!把水煮魚入口即化、肥而不膩的特點發揮到了極至。我想:天下的絕味盡在一鍋水煮魚里。

魚湯更是別有一番風味,濃而不膩、鮮而不腥。喝一口魚湯,香辣的鮮味徘徊在每一個味蕾之間,讓我頓覺酣暢淋漓。

把青菜、芋荷杆、霉豆渣等輔料入鍋,魚味又是風格各異,宛若涪翁作頌、錦上添花。

什麼都別說了,來一大碗米飯,舀一勺鮮辣濃湯,撈幾根時令蔬菜,大口大口地吞掉最爽了。

直至火辣辣嘴巴發出「噓噓」之聲,我抱着滾圓的肚子,大呼「過癮!過癮!」

飯後,再來一杯芝麻豆子茶,幸福得簡直一塌糊塗,自然給個神仙做也不換。

母親看着我的神態,別提多有成就感了,高興地對我說:「一盤水煮魚把你饞成這樣,明天再捉些魚回來,讓我做一大鍋水煮魚給你呷!」

青蔥、辣椒、豆豉、大蒜這些本不起眼的原材料,經過母親一番「講究」之後,一鍋水煮魚變戲法般的成了人間至味,甚至連湯都可以回味無窮

那年七月,高考如期而至,圓了我的大學夢。從此,我走出了那條伴我成長的藕池河,告別了親人和朋友,也告別了母親的水煮魚。

故鄉之外,我吃過很多家湘菜館的水煮魚,但是,總感覺不及母親製作的味道好,也沒有我熟悉的那種熱辣鮮香……我也曾試着按照母親的方法加工水煮魚,但是,始終趕不上母親做的味道。我突然明白:母親的水煮魚,承載着我成長的記憶,承載着母親對兒子的關愛……

美食最動人的地方也正於此,它將人的味蕾和情感悄悄連接起來,直至成為記憶的一部分。

詩人余光中說鄉愁是一枚小小的郵票,而我要說鄉愁是一道母親的水煮魚。

[1]

作者簡介

九滿,散文在線網簽約作家。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