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毋丘興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毋丘興

來自 網絡 的圖片

本名: 毋丘興

所處時代: 三國

國籍: 曹魏

爵位: 高陽鄉侯

職位: 武威太守,將作大匠

毋丘興,毌丘毅之子, 毌丘儉之父,黃初中為武威太守,討叛柔服,開通河右,名次金城太守蘇則。討賊張進及叛胡有功,封高陽鄉侯。入為將作大匠。[1]

簡介

父親簡介

毌丘毅,東漢將領,何進曾派他到丹楊招兵。

《三國志》卷三十先主傳:頃之,大將軍何進遣都尉毌丘毅詣丹楊募兵,先主與俱行,至下邳遇賊,力戰有功,除為下密丞。

長子簡介毌丘儉(?-255),字仲恭,河東聞喜(今山西聞喜縣)人。中國三國時期魏將。他於公元255年發動針對司馬師的兵變,即後人所謂「淮南三叛」(王淩、毌丘儉、諸葛誕)之一,但不久即兵敗被殺。

毌姓由來介紹  

1、出自上古,堯帝臣子毋句之後,以祖名為氏。堯為部落首領時,他的屬下當中一個臣子名叫毋句的人,此人製造出樂器罄,是用骨塊做成的懸掛樂器,敲擊之一下有美妙的音樂。毋句的後代就以他的名中一字為姓,稱為毋氏。他就是毋姓的始祖。

2、出自田姓所改,以封地名為氏。在春秋時期,齊國齊宣王田辟疆分封他的弟弟於毋邱,賜姓為胡毋氏,胡毋氏的後代再分為三支,形成胡毋、毋丘、毋三姓。後來胡毋、毋丘二姓省文也改為單姓毋氏,稱毋姓。

得姓始祖:毋句。毋氏這個姓,一向很少見,但自古以來卻稱盛於四川的蓬安一帶地方。根據歷來學者的考證和《姓氏考略》上的記載,毋氏是傳自唐堯時作磬的大臣毋句,算起來有4000多年的歷史。而《百家姓考略》則說:「系出田氏,齊宣王封弟於毋邱,以紹胡氏之祀,賜姓胡毋氏,其後分三姓,一曰胡毋,一曰毋邱,一曰毋氏。」後來胡毋、毋丘二姓省文也改為單姓毋氏,稱毋姓。毋氏後人奉毋句為毋姓的始祖。

毌丘興東征  

公孫氏敗亡後,遼東諸郡盡入魏手。當時魏正忙於與吳、蜀的戰爭,內部司馬氏與曹氏又斗得正歡,無暇回顧。高句麗故態復萌,東川王又開始頻頻入寇,攻打遼東幾個小城,獲得一些小勝,便自以為兵強馬壯,大吹大擂。有大臣沛者得來絕食死諫,勸國王不要惹惱大魏,招來亡國之運,東川王哪裡聽得進去。  

果然,不久吳蜀方面戰事稍息,魏國派毌丘儉東征,以報高句麗侵寇之仇。公元246年,毌丘儉帶領魏軍步騎萬人,東出玄菟郡,向高句麗進發。高句麗東川王親自率領步騎2萬餘人迎敵至沸流水,戰魏軍於梁口(註:今通化市江口村)。兩軍對陣,以死相搏,魏軍以方陣迎敵。東川王被打得大敗,魏軍斬首數千級。東川王率少數殘軍狼狽逃回,據守堅固的丸都城。毌丘儉圍城後,見山城的西北面山體陡峭,上面的守兵也不多,就採用避實就虛,正面佯攻,西北偷襲的戰法,選派一些身強體壯善於攀登的士兵,帶着兵器長繩,偷偷地順着山崖爬上去,先殺死上面的守兵,「束馬懸車」,攻破了丸都山城。據《三國志》所載,魏兵「屠丸都」,採取了燒光殺光的策略,唯獨對當初勸說國王不要侵犯魏國的沛者得來一家網開一面,「儉令諸軍不壞其墓,不伐其樹,得其妻子,皆放遣之。」

毌丘興征高句麗之戰形式圖

不久,毌丘興再征高句麗,東川王奔買溝(註:今朝鮮咸北會寧)。毌丘興?派玄菟太守王頎緊追東川王,另一路由樂浪太守劉茂、帶方太守弓遵攻打曾依附於高句麗的不耐等濊貊種落。王頎的軍隊追至竹嶺,再度大破東川王餘部。隨後,魏軍殺至沃沮境內,將協助高句麗的邑落一併攻破,斬殺三千餘人。東川王再逃入北沃沮境內,魏軍進一步追討。但高句麗王終於在部下的忠誠保衛下擊殺一小隊魏軍而得以隱匿。王頎軍主力則進一步向東北行,一直抵達北沃沮與肅慎的邊境地帶。而劉茂、弓遵也成功擊潰了濊貊各邑,逼迫不耐濊侯舉邑降。整個征剿行動至公元245年初基本結束,最終毌丘儉等刻石紀功並於245年5月回師凱旋〔註:1904年毌丘儉刻石記功碑在吉林輯安被發現,現存於遼寧省博物館〕。不久,東川王在逃亡中抑鬱死去。〔註:據《三國史記》載,高句麗以詐降計刺殺王頎,打敗魏追兵。此事不見於中國史籍,應為其吹噓之語。〕魏軍兩次征討,每次均俘獲高句麗人口數千,將他們遷入內地。  

毌丘興?東征,是中原王朝對東北地區有史以來最遠的一次征討,魏之勢力遠至今俄羅斯濱海地區,原屬高句麗統轄的朝鮮半島嶺東濊貊地區,也歸入了樂浪、帶方二郡。高句麗幾遭滅頂之災,僥倖苟延殘喘了下來。以後四十餘年,高句麗不敢再向遼東入寇,並頻頻向魏、晉納表稱臣,過了一段太平的日子。

文學作品  

《承露盤賦》:偉神盤之殊異,邈迢迢以秀峙。樹根芳林,濯景天池。嘉木靈草,綠葉素枝。飛閣鱗接而從連,層台偃蹇以橫施。龜龍怪獸,嬉遊乎其中。詭類壯觀,雜Ш眾多。若乃肇制模熔,應變入神。窮數極理,究盡物倫。命班爾,召淳均。撰蘭籍,簡良辰。采名金於昆丘,斬扶桑以為薪。詔燭龍使吐火,運混元以陶甄。區陰陽而役神物,豈取力於丞民。用能弗經弗營,不日而成。匪雕匪斷,天挺之靈。雄干碣以高立,干雲霧而上征。蓋取象於蓬萊,實神明之所憑,峻極過於閬風,鳳高翔而弗升。遠而望之,若紫霓下鄰。雙?集焉,即而視之,若ギ琳之柱,華蓋在端。上際辰極,下通九原。中承仙掌,既平且安。越古今而無匹,信奇異之可觀。又能致休徵以輔性,豈徒虛設於芳園。采和氣之精液,承清露于飛雲。(《藝文類聚》七十三)

參考來源

  1. 毋丘興名人簡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