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殺戮演繹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殺戮演繹
圖片來自tw1234k

殺戮演繹》或《殺人一舉》是一部2012年製作的紀錄片。講述印尼九·三〇事件。入圍2013年奧斯卡最佳紀錄片候選名單[1]。2014年推出續作《沉默之像》。

劇情簡介

1965年,印尼政府被軍政府推翻,那些反對軍事獨裁的人都被認定為「共產黨人」,並遭遇了血腥屠殺,一年之內,就有超過100萬「共產黨人」喪命,其中就包括農民還有一些當地的華人。本片的主角Anwar Congo和他的朋友們就參與了當年的屠殺活動,他如今是印尼最大的準軍事組織Pemuda Pancasila的元老人物。Anwar和他的朋友接受導演的邀請,在鏡頭前重新演繹當年他們是如何處死那些「共產黨人」的,他們通過拍攝電影的方式,重現了當年的場景,再次拿起了那些沾滿鮮血用來勒死人的鐵絲。

創作背景

1965年,印尼發生「930政變」,它引發的針對印尼共產黨的屠殺使50萬-100萬人死於非命。這場政治大屠殺在印尼人的心中留下了揮之不去的陰霾,然而由於年代久遠、事件起因紛繁複雜、加之中印兩國政府對此事一貫的「冷處理」態度,這一事件並不為大多數人熟知。2001年,紀錄片導演約書亞·奧本海默前往印尼拍攝一部關於印尼血汗工廠的紀錄片《全球化的磁帶》,在無意間聽工人們聊起了1965年的屠殺。令奧本海默感到吃驚的是,所有的受害人家屬在談及此事時都小心翼翼吞吞吐吐,而當年的劊子手們卻爭相在他這個西方人面前炫耀自己當年的「功績」。奧本海默完全被「嚇」到了,開始為屠殺題材收集資料,他認為自己有種使命感去完成它。他開始大量採訪印尼的村民、官員和軍人,同時也在思考着如何在這個龐大題材中選擇最恰當的切入角度。

影片評價

該片不像傳統的紀錄片,它是渾然天成般的「奇蹟」,它的要點在於當年的殺人惡魔在紀錄片裡親自扮演了行刑者和受刑者,儘管這位當年的行刑者並無懺悔,但編導巧妙地用簡單的劇情,使之變成一個受虐和施虐的雙重角色,他成了人類災難中的一個道具或者扮演者。而超全景的拍攝,令觀眾的真實感再現,即觀眾看到的不是電影,而是他們在拍攝和講述這麼一個扭曲故事的全部場景。

片中沒有真實的血腥殺戮展示,斷頭等場面也是充分交代了道具和表演的實質,但整個故事卻讓人不寒而慄,甚至是在笑聲中、自然恬靜中讓人看到了當年殺戮者的殘忍,人們也看到了當年行刑者在半個世紀過後對暴力和殺戮不思改悔的景象,以及那種殘酷殺戮的思想和行為其實離我們並非遙遠的果斷真相。這就是所謂不見血腥的真實殺戮(南都娛樂周刊評)

參考文獻

  1. Tim Gray. Oscars: 15 Documentary Features Make Shortlist. Variety (magazine). DECEMBER 3, 2013 [2014-0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