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殉葬的阿巴亥 努爾哈赤的大妃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殉葬的阿巴亥 努爾哈赤的大妃,後宮故事。[1]

故事內容 

原圖鏈接阿巴亥


阿巴亥被當做政治交易的籌碼送給了努爾哈赤,懷着惶恐不安,她周旋在大汗的後宮中,以美貌和機智保住了自己的性命,並登上大妃之位。然而,榮華富貴是短暫的,處於權力爭奪旋渦中的她,不時遭到誣陷攻擊,隨着努爾哈赤的離世,她的生命也悲慘地走到了盡頭。


年輕的寵妃


清太祖努爾哈赤雖然創立了後金政權,卻並未建立后妃制度。當時正妻稱「大福晉」,妾稱「小福晉」,後世書籍中稱正妻為「大妃」或「皇后」。努爾哈赤前後共有4位大妃,阿巴亥是他的最後一任大妃。


阿巴亥生於明萬曆十八年(1590),她是女真烏拉部貝勒滿泰的女兒,叔父是布占泰。萬曆二十一年(1593),葉赫、烏拉等九部聯合進攻建州,結果大敗,布占泰被俘。努爾哈赤優待布占泰,甚至還放他回去繼承去世的滿泰之位。明萬曆二十九年(1601),感恩戴德的布占泰將侄女阿巴亥嫁給努爾哈赤做小妾,當時努爾哈赤已經43歲,阿巴亥才12歲。


雖然年齡尚小,阿巴亥卻憑着美麗和聰穎贏得了努爾哈赤的寵愛。兩年後,努爾哈赤的第三任大妃孟古姐姐(皇太極之母)病逝,14歲的阿巴亥登上了大妃之位。當時努爾哈赤還有多名妻妾,選擇年輕且無子的阿巴亥作為自己的正妻,可見他對阿巴亥確實是異常喜愛。


隨後,阿巴亥先後為努爾哈赤生下了第十二子阿濟格、第十四子多爾袞和第十五子多鐸。努爾哈赤愛屋及烏,將阿巴亥生的三個兒子視為珍寶,其中尤其喜愛多爾袞。


老夫總是寵溺少妻,隨着阿巴亥在努爾哈赤心目中的地位逐漸提高,她也越來越受到其他人的忌恨。阿巴亥在盡情享受榮華富貴的同時,卻沒有注意到身後隨時可能射過來的暗箭。


宮闈秘案


後金天命五年(1620)三月,努爾哈赤的一個小福晉代音察向他揭發大福晉阿巴亥與大貝勒代善關係曖昧。她說大福晉行為不檢點,兩次送飯給大貝勒代善,代善受而食之,又有一次給四貝勒皇太極送飯,皇太極受而不食。大福晉還經常派人至大貝勒家,恐怕是在策謀什麼事,而且大福晉還幾次深夜出宮,行蹤詭秘。


代善是努爾哈赤的髮妻佟佳氏所生的第二個兒子,自從褚英死後,他便成了努爾哈赤屬意的繼承人。代善吸取了哥哥的教訓,為人處事都十分寬厚小心。努爾哈赤曾經說過,他百年之後,幼子和大福晉都交給代善照顧。


妻子和別的男人有不可告人的來往,這是任何一個男人都無法忍受的。努爾哈赤聽到密告後暴跳如雷,他立即派達爾汗蝦、額爾德尼、雅遜和蒙喀圖四大臣調查此事。大臣們回稟此事屬實,他們還說得有鼻子有眼,說每當宴會時,大福晉都會打扮得珠光寶氣,與代善眉目傳情。


努爾哈赤決定懲處阿巴亥,然而他深知其中的利害關係,也不願家醜外揚,於是沒有將代善定罪,而以阿巴亥將宮中財物私藏於阿濟格家中、私贈衣帛給兩個將領之妻等罪名剝奪了她大妃的名號。如果不是憐惜幼子無人照顧,努爾哈赤本來還想處死阿巴亥。代善雖然沒有受到處罰,但他的名譽也因此大受損害。後又因聽信繼妻讒言,虐待親生子碩托等事逐漸失去了努爾哈赤的信任。


那麼,這件鬧得沸沸揚揚的「私通」事件究竟是真是假?努爾哈赤表示過死後將阿巴亥和幼子託付給代善,阿巴亥也害怕他百年之後,母子失去依靠,因而送些食物以討好代善是可能的,而且阿巴亥也送了食物給皇太極。再說,阿巴亥遣人至代善家,也並不意味着兩人有不正當的關係,半夜出宮也不能證實她去的就是代善家,「眉目傳情」一說更是諸貝勒大臣捕風捉影的說法。


再回頭來看負責調查的四大臣的身份:額爾德尼是皇太極的親信,其他三人都隸屬於皇太極的正白旗,達爾汗蝦還與代善結過怨。這就不禁讓人懷疑這件事情與皇太極有關。


這樁蹊蹺的桃色事件一箭雙鵰,既動搖了代善的嗣子之位,又除去了大妃阿巴亥,直接打擊到多爾袞兄弟。因此,很多人都認為這件事情是一個陰謀,而且主謀者正是皇太極。阿巴亥就是這場政治鬥爭的犧牲品。


但史學界也有學者認為,天命五年被告發偷藏財物、與代善有私情而被休離的大妃不是阿巴亥而是富察氏袞代皇后,即努爾哈赤的第二任大妃。《清史稿·后妃傳》中記道:「天命五年,妃得罪,死。」其中的「妃」指的就是富察氏。《清皇室四譜》也記載了因偷藏財物被休的大妃是富察氏。


然而理清史料,可以看出天命五年(1620)被休棄的大妃更有可能是阿巴亥。


富察氏生年不詳,她是努爾哈赤的堂嫂,先嫁於威准為妻,生下一子昂阿拉。威准死後,於明萬曆十三年(1585)前後嫁給努爾哈赤,生了二子一女,分別是第五子莽古爾泰、第三女莽古濟格格和第十子德格類。富察氏嫁給努爾哈赤時,年齡至少在15歲。代善生於明萬曆十一年(1583)。天命五年時,富察氏已經50多歲,而代善是38歲,年齡相差如此之大,說兩人「眉目傳情」很難讓人信服。而剛剛31歲的阿巴亥,風韻猶存,才可能與代善「眉來眼去」。


其次,此事發生後,努爾哈赤之所以只休離而不處死大妃的重要原因是孩子年幼、患病無人看護。富察氏最小的兒子德格類生於明萬曆二十四年(1596),此時已24歲,用「年幼」來形容是不恰當的。而阿巴亥的三個兒子阿濟格15歲、多爾袞9歲、多鐸7歲,與努爾哈赤的說法一致。綜上所述,因偷藏財物被休棄的大妃應是阿巴亥。


阿巴亥雖然遭到休離,但是努爾哈赤對她的感情仍在,幼子的哭泣也牽掛着他的心。不到一年,努爾哈赤的怒火平息後,重新將阿巴亥接回宮中,恢復了她的大妃之位。阿巴亥的地位失而復得,自此,她更加謹慎小心地服侍努爾哈赤,在千嬌百媚的小妻子的刻意逢迎下,老汗王龍心大悅,對她恩寵愈加。然而,隨着努爾哈赤的去世,阿巴亥面臨人生最大的一個困境。


榮華富貴享到頭


天命十一年(1626)七月,努爾哈赤患病,前往清河溫泉療養,八月初七,病情加重,他決定返回盛京,並招大妃阿巴亥前來迎駕。行到渾河時,努爾哈赤與阿巴亥相會。八月十一日,一行人在距瀋陽40里的雞堡休息。當天未時(下午13時至15時),努爾哈赤病逝,享年68歲。阿巴亥一直陪伴在他的身邊。


努爾哈赤死後的第二天,即八月十二日卯時(清晨5時至7時),四大貝勒宣稱奉先帝遺言,令大妃殉葬。阿巴亥支吾不願,希望有所轉機。諸貝勒步步緊逼,不讓她有逃脫的可能。在百般無奈下,阿巴亥被迫自縊殉死(一說被弓弦勒死)。《太祖武皇帝實錄》對此事的始末是這樣記載的:


「後(即阿巴亥)饒丰姿,然心懷嫉妒,每致帝不悅,雖有機變,終為帝之明所制。留之恐後為國亂,預遺言於諸王曰:『俟吾終,必令之殉。』諸王以帝遺言告後,後支吾不從。諸王曰:『先帝有命,雖欲不從,不可得也。』後遂服禮衣,盡以珠寶飾之,哀謂諸王曰:『吾自十二歲事先帝,豐衣美食,已二十六年,吾不忍離,故相從於地下。吾二子多爾袞、多鐸,當恩養之。』諸王泣而對曰:『二幼弟,吾等若無恩養,是忘父也。豈有不恩養之理!』於是,後於十二日辛亥辰時自盡,壽三十七,乃與帝同柩。」


也就是說,阿巴亥風姿妖嬈,頗有心計,努爾哈赤在世的時候能治得住她,然而他擔心在他死後,無人能控制阿巴亥,於是事先留下遺言讓阿巴亥殉葬。阿巴亥雖然不願,但遺命不得不從,乞求諸貝勒照顧多爾袞兄弟後自盡。


阿巴亥殉死內幕


阿巴亥的死果然這麼簡單嗎?對於她的殉葬,史學界向來有兩種不同的看法,一種是阿巴亥從殉確實是出自努爾哈赤的遺命,另一種則認為是皇太極等人矯詔,逼迫阿巴亥殉死的。


持前一種說法的學者認為,努爾哈赤雖然寵愛阿巴亥,卻更重視政治大局,這從他逼死弟弟舒爾哈齊和長子褚英便可以看出來。他之所以逼迫阿巴亥從殉,一來是杜絕在他死之後阿巴亥與諸貝勒有私情。當時阿巴亥37歲,代善43歲,皇太極35歲,他們之間的年齡相差不大,大妃又是風華正茂。如果阿巴亥想和哪位貝勒私通,是沒有人可以阻止得了的;二來是避免阿巴亥干政,努爾哈赤寵愛阿巴亥所生三子,把自己麾下兩黃旗(一共60個牛錄)中的45個牛錄一分為三,交給他與阿巴亥所生的阿濟格、多爾袞和多鐸,他還決定在自己死後把剩下的15個牛錄留給幼子多鐸。阿巴亥本人「有機變」,如果憑着三子的權勢和自己特殊的地位,有可能會造成「國亂」,所以來一招「漢武帝殺鈎弋夫人」。


但這兩條理由都被反對者否決了,他們認為,努爾哈赤生前曾說過百年之後將大福晉託付給代善的話,說明他並不在意阿巴亥在他死後的私情問題,況且遊牧民族有轉房婚的婚俗,兒子繼承父親的少妻很常見,努爾哈赤不會對此耿耿於懷。努爾哈赤素來愛護多爾袞三兄弟,屬意多爾袞繼位也未嘗不可。倘若他處死了阿巴亥,便等於斷送了多爾袞的皇位之路,而且當時多爾袞15歲,多鐸才12歲,努爾哈赤怎麼可能殺死阿巴亥讓年幼的孩子沒有依靠?


再者,從當時的殉死風俗來看,雖然存在夫死妻殉的習俗,但是殉夫者一般都是地位較低的無子的妾,很少有正妻殉死的,而且阿巴亥膝下有兩個幼子,需要母親照顧。從情理來看,努爾哈赤遺命阿巴亥殉葬的可能性很小。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為努爾哈赤殉死的,除了阿巴亥,還有他的兩個小福晉,其中一個就是曾經告發過阿巴亥的代音察。在努爾哈赤的庶妃中,為何選擇她殉葬?這似乎在隱晦地說明當年的宮闈醜聞和今日的大妃殉葬背後都有幕後黑手在操控。


幕後黑手是誰?皇太極,代善,或者是諸貝勒的合謀?這一切都無從得知了。無論如何,從阿巴亥的死中,得到最大好處的是皇太極,但這令他永遠也洗脫不去嫌疑。無論是努爾哈赤的遺命還是皇太極的陰謀,大妃阿巴亥最終成了政治遊戲的犧牲品。她自盡後,當日盛殮,與努爾哈赤的遺體同時出宮,安放在瀋陽城內西北角。


天命十一年(1626)九月初一,皇太極終於登上了得來不易的汗位,改元天聰。繼位翌日,為了安撫人心,他親率代善等貝勒誓告天地,稟明自己敬重兄長、愛護子弟之心。他還宣布,以後對三大貝勒不以臣禮相待,而是以兄禮事之;以後「四大貝勒並肩而坐,處理軍政大事,四人輪流分值」。


死後榮辱


阿巴亥雖然死了,但她的故事還沒有結束。天聰三年(1629)二月,努爾哈赤葬入瀋陽福陵,同時入葬的還有孟古姐姐、富察氏和阿巴亥。


然而,史書上只記載了孟古姐姐和富察氏,沒有提及阿巴亥。皇太極稱帝後,追諡其生母孟古姐姐為「孝慈昭憲純德真順承天育聖武皇后」,並將其神牌供放於太廟內。阿巴亥同樣是努爾哈赤的大妃,卻沒有被追諡為皇后,也沒有配享太廟。阿巴亥被有意無意地忽略了。


阿巴亥生的三個兒子阿濟格、多爾袞和多鐸個個才智非凡,尤其是多爾袞,他計謀深遠,作戰驍勇,屢立戰功,深受皇太極器重。清太宗皇太極去世後,他輔助幼主福臨登上皇位,率清兵入關,入主中原,當上了權勢炙手可熱的攝政王。對於母親的死,他一直心存疑慮,至於皇太極不公允的做法,他也看在眼裡,記在心上。


順治七年(1650)八月,多爾袞以順治帝的名義,正式追諡阿巴亥為「孝烈恭敏獻哲仁和贊天儷聖武皇后」,將其神牌升太廟,與努爾哈赤並列太室,同饗玉筵。然而好景不長,同年年底,多爾袞暴病身亡,而後獲罪被挫骨揚灰。阿巴亥的諡號隨之被追奪,牌位也從太廟中撤出。


雖然100多年後,乾隆承認了多爾袞為大清朝所作的豐功偉績,並且恢復了他的名譽,但對其生母阿巴亥卻一字不提。阿巴亥再一次被忽視了,從此,她在史書上銷聲匿跡。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