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歲寒三友:松、竹、梅

歲寒三友:松、竹、梅

松四季常青,竹經冬不凋,梅則迎寒開花,故稱歲寒三友。梅、竹、松是取梅寒麗秀,竹瘦而壽,松石醜而文,是三益友之意。天寒地凍,花木凋零。只有鬆竹梅這三位「朋友」欣欣向榮,一派生機。是中國傳統文化中高尚人格的象徵。

中國文人喜愛寄物抒情,常藉以自然物來表達自己的理想品格和對精神境界的追求。堅毅蒼勁的青松,挺撥搖曳的翠竹,迎風傲雪的冬梅,都有不畏嚴寒的高潔風格。[1]

中國宋朝時,常作為文人畫、水墨畫的題材,如文同、蘇軾的作品。

(松)

迎風斗雪不更顏,傲然聳立彩雲間。

攜手日月八萬里,相伴落霞自繁衍。

(竹)

一池碧水半亭風,拂雪迎飆舞碧空。

空身淡泊凌雲志,勁節若骨挺如松。

(梅)

冰天雪地自從容,揚眉含笑待春風。

紅蕊綻放彤雲接,百花魁首亦為雄。[2]

目錄

「歲寒三友」由來的傳說

「歲寒三友」的由來有一個有趣的傳說,是和北宋大文學家蘇軾有關。 據傳北宋神宗時,蘇軾仕途不如意,被貶至黃州(今湖北省黃岡縣)。蘇軾自己開墾了一大片荒地,這塊荒地,被當地人喚為「東坡」,所以蘇軾便自稱別號為「東坡居士」。

蘇軾栽種稻、麥、桑等農作物,又在田邊築起一棟小屋,取名為「雪堂」。他在雪堂的四面牆上畫滿雪花,還在院子裡遍植松、柏、竹、梅等花木。

有一天,黃州知州徐君猷特地到雪堂來探望蘇軾。他一見雪堂周遭荒涼寂寥,就打趣的問他日常起居,滿眼所見都是白雪,又人跡罕至,不會太冷清、寂寞嗎?

蘇東坡指著院內枝葉扶疏的花木,開朗地大笑說︰「風泉兩部樂,松竹三益友。」意思是說,風聲瀝瀝,泉水淙淙就是兩部最優美的樂章,而四季常青的松樹、枝幹挺拔的綠竹、冷豔報春的冬梅就是嚴冬相伴的三位好友。徐君猷見蘇軾雖身處逆境,猶能以「松、竹、梅」自勉,還保有正直坦蕩的高尚品德。

從此之後,便對他更加的敬重和照顧了。於是,後人便把松、竹、梅合稱為「歲寒三友」,取其堅貞高潔的品格節操,並將其視為生命力旺盛、源源不絕的吉祥象徵。

松與中國的歷史文化

各地不少古松與中國悠久的歷史文化有密切聯繫。

如北京北海團城有一株800年生的古松,傳說曾被清乾隆皇帝封為「遮陰侯」。

泰山「武大夫松」傳說是秦始皇登山在此避雨而被封以官爵的。

松樹全身是寶。松子有益氣健脾、潤燥滑腸之效,可用於治療肺燥咳嗽、皮膚乾燥、腸燥便秘。松皮提取物的主要活性成分前花青素,是目前已發現的作用最強的天然抗氧化劑,能清除自由基,還能抗紫外線等。松花粉有著源遠流長的葯食兼用歷史,在民間以神奇的功效被奉為「仙藥」。[3]

《本草經解》認為它有祛病強身、延年益壽等功效。用松花粉與煉熟的蜂蜜調和,做成「松黃餅」,有美顏益智、延年益壽等妙用。

中國是產竹最多的國家

中國是世界上產竹最多的國家之一。

共有22個屬、200多種,分布全國各地,以珠江流域和長江流域最多,秦嶺以北雨量少、氣溫低,僅有少數矮小竹類生長。

以竹入葯由來已久,方法頗多。取鮮竹一段,削去外層皮刮取第二層薄皮,即為竹茹,能清熱止嘔、祛痰開郁,常用於治療肺熱咳嗽、煩熱嘔吐、驚悸失眠、胎動不安等病症。

將鮮竹去節劈開,置火上燒烤,收集兩端流出的黃汁,則為竹瀝,它具有清熱化痰、鎮驚利竅的功效,常用於治療肺熱咳嗽痰多,氣喘胸悶等病症。鮮竹瀝液是治療痰熱咳喘的常用中成藥。

竹葉,能清熱除煩、利尿,可用於心火熾盛引起的口舌生瘡、尿少而赤,或熱淋尿痛(如急性尿路感染)等病症。

不是一番寒澈骨,怎得挴花撲鼻香

將「松、竹、梅」並稱為歲寒三友,梅花則是唯一並列的花類植物。所以,梅花在中國文學史上的地位可說備受推崇。[4]

古人稱頌梅有四德︰「初生為元,開花如亨,結子為利,成熟為貞。」

自古以來,梅花的不畏寒冬,傲然卓立的高貴品格,深受文人雅士喜愛,故稱君子當堅貞如梅。

唐朝黃櫱襌師《上堂開示頌》曰:「不是一番寒澈骨,怎得挴花撲鼻香?」

宋朝林逋(諡和靖先生),生性恬淡,隱居西湖孤山,終身不仕、不娶,以植梅養鶴為樂,世稱「梅妻鶴子」。

中醫學認為,梅花入肝、肺、胃經,具有舒肝、和胃、化痰等功效,可用於鬱悶心煩、氣滯胃痛、咽部不適等病症,現代研究表明,它還有一定的抗菌作用。來源:中國傳統文化網

松竹梅於平安時代傳入日本

日本平安時代由中國傳入松竹梅,江戶時代起又有吉祥的意義。

日本的陶瓷器、漆器、織染也常用松竹梅圖案,常用於門松、女兒節人形等節日裝飾以及添丁、婚禮等喜慶事上面,常與鶴龜之類的主題一起用。

位於日本東京都的天皇皇宮的正殿有三間廳堂,分別稱「松之殿」、「竹之殿」和「梅之殿」。其中,松之殿級別最高,是日本皇室進行正規儀式的場所。

另外,在日本的壽司店中,往往也以「松竹梅」表示壽司拼盤的檔次規格,而日本的定食也會以「松竹梅」表示規格;通常來說,規格最高為松,次之為竹,最末為梅,但有時候也會有相反的排序。

視頻

顧冠仁曲 - (音詩)歲寒三友—松、竹、梅 - 第三樂章《臘梅》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