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武鳴縣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武鳴區隸屬廣西壯族自治區南寧市,位於南寧市北部,西和西南與隆安縣平果縣交界,北接馬山縣,南鄰南寧市區,是壯族的發源地之一。

武鳴區屬亞熱帶季風氣候,境內主要有伊嶺岩風景區(國家4A級景區)、大明山風景旅遊區、花花大世界等景區。[1]

建制沿革

秦始皇帝三十三年(公元前214年),今區境屬象郡地。

漢高祖三年(公元前204年),今區境屬南越國地。

漢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今區境東屬領方縣,西屬增食縣地,隸鬱林郡。

三國屬吳。元興元年(264年),領方縣、增食縣分別改為臨浦縣、懷安縣,今區境分屬鬱林郡的臨浦、懷安縣地。

晉太康年間(280-289年)臨浦、懷安縣分別復稱領方、增食縣。今區境分屬鬱林郡的增食、領方縣地。東晉大興元年(318年)置晉興縣,屬晉興郡,增食縣改為增翊縣,今區境分屬晉興郡的晉興縣和鬱林郡的增翊、領方縣地。

南朝屬晉興郡增翊、晉興縣和領方郡領方縣地。

隋開皇九年(589年),廢領方郡,領方縣屬鬱林郡。開皇十八年(598年)改晉興縣為宣化縣,今區境分屬鬱林郡的宣化、領方縣地。

唐武德四年(621年)析領方縣地設止戈等7個縣。武德五年析宣化縣置晉興縣、朗寧縣。今區境分屬朗寧、晉興、止戈等縣地,隸邕州。

五代屬南漢。分屬朗寧、晉興、止戈縣地,隸邕州。

宋開寶五年(972年),撤朗寧縣,改為永寧鄉,併入宣化縣;晉興縣改為樂昌縣;廢止戈縣,改為止戈鄉,併入上林縣。隸邕州。同年,撤封陵縣併入武緣縣。景祐二年(1035年)撤樂昌縣併入武緣縣,武緣縣治所移到原樂昌縣葛圩蘇村(今雙橋鄉蘇宮村板蘇屯),今區境始為武緣縣地。治平四年(1067年)撥上林縣止戈鄉和宣化縣永寧鄉入武緣縣。縣治仍在今雙橋鄉蘇宮村板蘇屯,隸邕州。

元屬武緣縣地,隸南寧路。

明洪武元年(1368年),武緣縣治所由葛圩蘇村移至今縣城。明正德六年(1511年)七月在今區境兩江鄉東北一帶置鳳化縣,嘉靖七年(1528年)鳳化縣治移到上林縣三里。今區境仍屬武緣縣地,初隸南寧府,隆慶六年(1572年)隸新寧州,萬曆五年(1577年)十月改隸思恩府。

清屬武緣縣地,隸思恩府。

民國元年(1912年)撤思恩府,縣人陸榮廷任廣西都督,崇尚武功,意「以武而鳴於天下「,將武緣縣更名為武鳴縣,隨後又升為武鳴府。民國2年(1913年)6月,復稱武鳴縣,隸屬邕南道,民國3年(1914年)6月邕南道改名南寧道。民國15年(1926年)6月廢除道制,武鳴區直隸廣西省政府。民國19年(1930年),屬賓陽民團區。民國21年(1932年)改屬南寧民團區,區治武鳴。民國23年(1934年)屬南寧行政督察區。民國28年(1939年)2月屬武鳴行政督察區,區治武鳴。民國29年(1940年)4月屬廣西省第八區。民國31(1942年)年3月並區,劃歸廣西省第四區,區治南寧。民國37年(1948年)改屬廣西省第十一區,區治武鳴。

中華人民共和國時期,1949年10月成立武鳴人民專員公署,1949年12月3日武鳴解放。縣名仍為武鳴縣,縣治不變,屬武鳴人民專員公署。1950年屬武鳴專區。1951年1月,劃屬南寧專區。8月,改屬賓陽專區。1952年4月,改屬邕寧專區;12月,改屬桂西壯族自治區。1956年屬桂西壯族自治州。1957年12月,改屬邕寧專區。1958年,屬南寧專區;12月與隆安縣合併,稱為武隆縣,縣治在武鳴城廂鎮。次年5月兩縣復分,武鳴縣屬南寧專區轄。1983年10月8日,國務院批准武鳴縣劃歸南寧市管轄。

2015年,國務院批准同意撤銷武鳴縣,設立南寧市武鳴區,以原武鳴區的行政區域為武鳴區的行政區域,武鳴區人民政府駐城廂鎮興武大道245號。

2016年5月27日,南寧市武鳴區正式掛牌成立。[2]

行政區劃

1996年,武鳴轄11個鎮、5個鄉:城廂鎮城東鎮羅波鎮陸斡鎮鑼圩鎮太平鎮雙橋鎮寧武鎮仙湖鎮府城鎮兩江鎮、靈馬鄉、馬頭鄉、甘圩鄉、玉泉鄉、上江鄉。區政府駐城廂鎮。

2000年6月20日,廣西壯族自治區政府批准甘圩、靈馬、馬頭等3個鄉改為鎮建制,各鄉改鎮後原轄行政區域不變。

2003年末,武鳴轄14個鎮、2個鄉:城廂鎮、城東鎮、雙橋鎮、羅波鎮、兩江鎮、馬頭鎮、陸斡鎮、太平鎮、甘圩鎮、寧武鎮、鑼圩鎮、仙湖鎮、府城鎮、靈馬鎮、上江鄉、玉泉鄉;以及武鳴伊嶺經濟技術開發區。

2005年6月25日,《南寧市人民政府關於調整部分鄉鎮行政區劃的通知》:撤銷城東鎮建制,城東鎮整體併入城廂鎮,擴大城廂鎮的管轄範圍。撤銷上江鄉建制,整體併入太平鎮,擴大太平鎮的管轄範圍。撤銷玉泉鄉建制,整體併入鑼圩鎮,擴大鑼圩鎮的管轄範圍。

區劃詳情

2016年,武鳴區轄13個鎮:城廂鎮、雙橋鎮、羅波鎮、兩江鎮、馬頭鎮、陸斡鎮、太平鎮、甘圩鎮、寧武鎮、鑼圩鎮、仙湖鎮、府城鎮、靈馬鎮,198個村、20個社區、1796自然村(屯)個政府駐城廂鎮興武大道245號。[3]

自然環境

位置境域

武鳴區位於南寧市北部,地跨北緯 22° 59′ 58″~ 23° 33′ 16″、 東經 107° 49′ 26″~ 108° 37′ 22″之間,,與上林縣、賓陽縣、邕寧縣毗連,西和西南與隆安縣、平果縣交界,北接馬山縣,南鄰南寧市區。境內東西最大橫距111公里,南北最大縱距97公里。武鳴區總面積3378平方公里,占廣西總面積1.4%。

地形地貌

武鳴區地層出露以寒武系、泥盆系、石炭系和第三系分布較廣,下奧陶統、白堊系次之。總厚度15158—17961米。東部大明山連綿高聳,峰巒重疊,山勢雄偉,並延伸向東北、東南,朝着武鳴河谷呈扇狀分布,構成環繞北、東、南三面的馬蹄形高丘陵、山地。西北部高土坡連綿,西南部為石灰岩群峰,中部是丘陵、崗地、平原相間交錯,呈小盆地。武鳴區山地227平方公里,占總面積6.7%,平地702平方公里,占20.9%,丘陵2139平方公里占63.5%,其他298平方公里,占8.9%。

水文特徵

武鳴區內大小河流138條,東南部的馬定河、西雲江、延河等直接流經邕寧縣或南寧市城北、永新區直注入邕江,其他水系主要河流有:武鳴河幹流,自城區流經寧武注入右江,境內長133千米,流入武鳴河幹流而且流域面積50平方千米以上的支流主要有:城區西面的西江河及其上游小支流的仙湖河、府城河、元霄河、兩江河、城區東部的香山河及其上游小支流的馬頭河、小陸河、苞橋河等20條。武鳴河幹流從南往北的支流呈扇形連接。境內武鳴河流域面積3102平方千米,多年平均徑流量29.40立方米每秒,年均徑流總量25.68億立方米,平均徑流量79.60立方米每秒,最大徑流量2840立方米每秒,最小徑流量7立方米每秒。

氣候特徵

武鳴區屬亞熱帶季風氣候,光熱充足,雨量充沛,夏季炎熱多雨,春秋季易旱,冬季溫暖少雨,偶有霜雪。年平均氣溫21.7℃,最熱的七月份,平均氣溫為28.6℃,極端最高氣溫40.7℃;最冷的一月份,平均氣溫12.8℃;極端最低氣溫-0.8℃。自區西南向東北,常年溫度遞減1-2℃。大明山上和山腳溫差達7-10℃。境內年降雨量1100-1700毫米,呈東北向西南遞減,南北差300-500毫米,東北部多有暴雨。但也有寒、旱、澇、風、雹、冰、霜等災害天氣。[4]

自然資源

土地資源

武鳴區土地總面積3388.99平方千米,其中丘陵占63.50%。2014年年末耕地面積11.69萬公頃,其中水田面積3.28萬公頃,旱地8.42萬公頃;林地面積11.23萬公頃,森林覆蓋率47.22%。

水資源

武鳴區水資源有地表水、地下水,年均總蘊藏量31.40億立方米,其中:地表水主要是138條大小河流,多年徑流深度平均約600毫米,年均蘊藏量27.27億立方米;地下水年均蘊藏量4.13億立方米。每年可利用水量17.73億立方米,其中地表水15.44億立方米,地下水2.29億立方米。水能理論蘊藏量3.55萬千瓦、可開發利用2.30萬千瓦,已開發7000千瓦。地表水和地下水資源貧乏的缺水區域主要有白合華僑農場,靈馬鎮的三民、三合、高樓,雙橋鎮伏林,鑼圩鎮板新,甘圩鎮賴坡,城東鎮平等、串錢,太平鎮新聯,羅波鎮天馬等旱片面積約4800公頃。縣城供水的水資源是地下水錶露的靈水,最枯流量4立方米每秒。

礦產資源

武鳴區勘探發現的主要礦種有銅、錳、鎢、金、鐵、煤、鉛、鋅、銻、鎳、鈷、鋁等20餘種。其中:銅礦,分布於兩江鎮的大明山,已探明10條礦帶,總蘊藏量2600萬噸,占廣西總蘊藏量30%,品位0.97%~13%;鎢礦,分布在兩江鎮的七鳳、石高、大明、河裡4個礦段,C級儲量5332萬噸;錳礦,分布於雙橋、太平、甘圩、兩江,蘊藏量119.80萬噸,多為表土淺層儲藏;金礦,民國年間馬頭至天馬一帶、靈馬境內有民間零星開採。

生物資源

武鳴區境光熱充足,夏長冬短,雨量充沛,夏濕冬干,適合植物生長,草木經冬而不枯,植物種類繁多。森林植物初步調查有100科、1700種和變種,在天然森林植被中屬於國家重點保護的珍稀植物有杪欏、福建柏、白豆杉、金綜李、梘木、格木、紫荊木、小葉紅豆、鵝掌楸、蘇木、香木蓮、海南粗榧、長苞鐵杉、大明山松、穗花杉、紫莖等。分布最廣的用材類是馬尾松、濕地松、杉木、桉樹、竹。2014年果樹樹種主要有香蕉、龍眼、荔枝、芒果、李、桃、扁桃、板栗、柑、橙、陽桃、番桃等,水果總面積3.02萬公頃,其中香蕉、龍眼屬大宗水果,種植面積分別為1.61萬公頃、5956公頃,分別占水果總面積53.31%、19.72%。林果樹種有橄欖、烏欖等,林用中藥有砂仁、何首烏、七莪、柴胡、生地、杜仲、茯苓、天冬等等。

動物

武鳴區野生動物有42科65屬83種,哺乳動物如蘇門羚、野豬、猴類、靈貓、金貓、狸類、野兔、獺類;鳥類動物如斑冠犀鳥、斑鳩、燕子、貓頭鷹、啄木鳥等;兩棲爬行類如青蛙、蟾蜍、烏龜、鱉、山瑞、蛇類等;昆蟲類如蜂、蝶、蜻蜓、螳螂、蜈蚣等;水生動物如魚類、黃鱔、泥鰍、團頭魴、蝦、蚌、螺等,還引進羅非魚、露斯塔野鯪、羅氏召蝦等。屬於國家重點保護的野生動物主要有:猴面鷹、熊猴、葉猴、金絲猴、短尾猴、獼猴、眼鏡蛇、金(銀)環蛇、蟒、水獺、旱獺、大靈貓、小靈貓、金貓、河鹿、鬣羚、白鷳、原雞、蛤蚧、果子狸、穿山甲、貓頭鷹、斑冠犀鳥、山瑞、夜鶯、家燕、長尾雉等品種。[5]

人口

人口

2018年末,全區戶籍人口72.31萬人,比上年增加7381人,增長1.0%,其中城鎮人口21.58萬人,比上年增加2521人,增長1.2%;鄉村人口50.72萬人,比上年增加4860人,增長1.0%。城區人口出生率15.8‰,比上年下降7個千分點;人口死亡率4.5‰,比上年下降19.4個千分點;人口自然增長率11.3‰,比上年提高12.4個千分點。

2018年末,全區常住人口57.78萬人,比上年增加0.6萬人,增長1.0%。城鎮化率44.83%,比上年提高1.8個百分點。

民族

武鳴區有32個民族,以壯族為主,漢族其次,瑤族居三。壯族人口分布13個鎮,漢族主要分布在靈馬、府城、城廂、陸斡、兩江、仙湖等鎮及華僑農場、東風農場,瑤族主要分布在城廂、靈馬、兩江等鎮。2014年武鳴縣壯族人口約60.27萬人,占總人口86%。

經濟

綜述

2019年,武鳴區地區生產總值為303.33億元,按可比價計算,較上年增長4.5%。按常住人口計算,人均地區生產總值52289元,比上年增長3.6%。分三次產業來看,第一產業增加值124.11億元,比上年增長6.3%;第二產業增加值69.95億元,比上年下降0.3%;第三產業增加值109.26億元,比上年增長5.9%。

第一產業

武鳴區地處亞熱帶季風氣候,有耕地面積10萬公頃,盛產水稻、玉米、黃豆、花生、甘蔗、木薯、水果以及蔬菜等農作物產品,畜禽、漁業也同步發展。被列為全國商品糧大區,全國生態農業建設試點區、廣西蔗糖生產基地區及廣西木薯生產基地區。

農業是武鳴區的重要經濟,解放前,受封建土地所有制的束縛,民國32年(1943年),武鳴區糧食產量為10296.4萬斤,消費13092.6萬斤,尚不足2796.2萬斤。解放後,實行土地改革,完成對農業的社會主義改造後,1957年,武鳴區糧食總產量達9613.5萬公斤,比1949年增長58.3%;農業總產值4950萬元,比1949年增長63%。1990年糧食總產量25970.4萬公斤,比1972年增長31%,農業總產值23155萬元,其中農作物種植業占67.02%、林業占2.19%、牧業占19.83%、副業占9.09%、漁業占1.87%。

2019年武鳴區農林牧漁業總產值為192.68億元,比上年增長5.8%。其中,種植業產值142.8億元,比上年增長16%,;林業產值7.39億元,比上年下降2.4%;牧業產值33.13億元,比上年下降22.6%;漁業產值完成4.77億元,比上年增長3.3%。占農林牧漁及服務業產值的比重分別為74.1%:3.8%:17.2%:2.5%。

2019年農作物播種面積17.53萬公頃,比上年增長0.2%。其中,糧食種植面積6.66萬公頃,比上年下降0.8%。經濟作物種植面積4萬公頃,比上年下降1.9%,其中,甘蔗種植面積2.27萬公頃,比上年下降1.0%;油料種植面積1.4萬公頃,比上年下降0.1%。其他農作物種植面積6.87萬公頃,比上年增長2.3%,其中蔬菜種植面積6.11萬公頃,比上年增長3.9%。各類經濟作物(含其他農作物)種植面積占農作物總播種面積的比重為62.0 %,全年糧食作物和各類經濟作物的種植面積比例為1∶1.63。

2019年糧食總產量33.17萬噸,比上年減少0.65萬噸,下降1.9%,其中穀物產量0.46萬噸,比上年下降1.5%;糖料蔗產量183.96萬噸,比上年下降1.8%;木薯產量(折干)3.36萬噸,比上年下降23%;蔬菜產量158.95萬噸,比上年增長5.2%;花生產量4.59萬噸,比上年增長3.6%;園林水果產量146.43萬噸,比上年增長30.1%。

2019年肉類產量12.02萬噸,比上年下降27.5%,其中,豬肉產量6.39萬噸,比上年下降42.5%;全年生豬出欄83.6萬頭,比上年下降42.3%;生豬存欄17.74萬頭,比上年下降80.3%;禽蛋產量1.4萬噸,比上年增長10.7%;牛奶產量0.05萬噸,比上年下降48.3%;水產品產量3.76萬噸,比上年增長3.5%。

2019年全社會木材採伐量102.6萬立方米,比上年下降1.6%。造林面積1193.4公頃,比上年下降10.5%,森林撫育面積6377公頃,比上年下降12.3%。

2019年農村用電量918億千瓦時,比上年增長71.5%。化肥使用量(折純)13.25萬噸,比上年下降2.8%。有效灌溉面積3.16萬公頃,比上年下降2.4%。

第二產業

武鳴區工業發展基礎良好,主要產業有製糖、澱粉、建材、造紙、飼料、醫藥化工、礦產加工等。武鳴區農副土特產品如甘蔗、烤煙、水果及建材和金屬礦產銅、鎢、錳等資源豐富,可為工業生產提供較充足的生產原料,解放前至解放初期,武鳴區僅有一些手工業作坊,主要是煙絲加工、土法製糖、鐵木農具製造、釀酒、紡織、縫紉等。1951年,工業總產值123萬元,比1949年增61.84%。1952年,工業企業發展到12家,產值160萬元,

1953-1957年,武鳴工業總產值平均每年增長21.8%。1990年,武鳴工業企業2067家,其中全民所有制企業63家,集體所有制企業60家,中外合資企業3家,擁有香山糖廠、東江糖廠、捲菸廠、染織廠5個大中型企業,工業行業發展到有食品、飲料、飼料加工、煙草加工、造紙及紙製品、印刷、電力、機械、建築材料、縫紉、木材加工、皮革及製品、金屬礦採選、冶煉等20多個,形成了以輕工業為主,建材、化工、礦產為輔的具有一定規模的地方工業體系。

2019年全城區全部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增長9.2%;其中,城區本級規模以上工業產值增長20.1%,廣西東盟經濟開發區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增長1.8%。全城區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0.7%,其中,城區本級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20.0%;廣西東盟經濟開發區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下降14.1%。

2019年城區本級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產值中,國有企業比上年下降14.1%,股份制企業比上年增長25.3%,外商及港澳台投資企業比上年增長3.4%。分輕重工業看,城區本級規模以上輕工業產值較上年增長6.2%,重工業產值較上年增長25.4%。分行業看,從18個行業大類分析來看,有8個行業下降10個行業增長。在18個行業大類中,有10個行業產值同比增長,其中,木材加工和木竹藤棕草製品業同比增長68.70%,專用設備製造業同比增長60.15%;8個行業產值同比下降,其中,非金屬礦採選業同比下降64.71%,煙草製品業同比下降33.12%。從產品產量來看,在29種產品產量中,有18種產品產量增長,有11種產品產量下降。人造板、飼料、鋼結構、商品混凝土等大宗產品產量的增長,是拉動我城區產值增長的主要因素。1-12月份, 29個工業產品中,有18種產品同比增長,占全部產品的62.07%,其中,增長比較大的產品是:鋼結構同比增長131.70%、人造板同比增長67.00%、飼料同比增長26.30%、商品混凝土同比增長21.00%;有11種產品同比下降,占全部產品的37.93%,其中,降幅比較大的產品是:蠶絲同比下降81.70%,石灰石同比下降72.00%,金屬門窗及類似製品同比下降51.80%。人造板、飼料、鋼結構、商品混凝土等大宗產品產量上升明顯,這些大宗產品產量增長是拉高我城區規上工業產值增速的主要根源。

2019年城區本級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營業收入84.4億元,比上年增長25.0%;利潤2.76億元,比上年增長25.5%。全年規模以上工業產銷率100.47%,比上年提高1.98個百分點。年末城區本級擁有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家80,比上年減少11家,其中工業產值超億元的企業20家。

2019年末,城區本級具有資質等級的建築企業7個。全年城區本級建築業增加值比上年下降1.4%。建築資質企業完成施工產值65.57億元,比上年下降9.8%。

第三產業

固定資產投資

2019年,城區固定資產投資比上年增長12.7% ,其中,城區本級固定資產投資較上年增長10%,較上年提升0.2個百分點。在城區固定資產投資中:項目投資比上年下降6.3%;房地產開發投資比上年增長72.0%。

2019年分產業看,第一產業投資比上年下降19%;第二產業投資比上年下降38.5%,其中,工業投資比上年下降38.1%;第三產業投資比上年增長25.7%。固定資產投資增長較快的行業主要為批發和零售業、住宿餐飲業、房地產業、水利、環境和公共設施技術服務業、居民服務、修理和其他服務業、教育、衛生和社會工作等行業。

2019年城區全年房地產開發投資62.39億元,比上年增長72.0%。其中,商品住宅投資51.24億元,比上年增長82.1%;辦公樓投資0.32億元,比上年增長38.0%;商業營業用房投資4.14億元,比上年下降15.3%。商品房施工面積653.58萬平方米,比上年增長44.2%;商品房竣工面積115.41萬平方米,比上年增長129.3%;商品房銷售面積123.89萬平方米,比上年下降4.9%;商品房銷售額75.14億元,比上年增長17.5%。

國內貿易

2019年,城區本級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比上年增長0.1%。按銷售單位所在地分,城鎮消費品零售額比上年下降1.9%,鄉村消費品零售額比上年增長2.4%。按消費類型分,批發業營業銷售額比上年增長30.9%,商品零售銷售額比上年下降1.0%,餐飲營業額比上年增長1.2%,住宿業營業額比上年增長2.5%。在限額以上單位商品零售額中,糧油、食品類比上年增長12.6%;飲料類比上年增長0.8%;煙酒類比上年下降16.4%;服裝、鞋帽、針紡織品類比上年下降14.9%;化妝品類比上年增長9.8%;日用品類比上年下降5.8%;五金、電料類比上年下降20.2%;體育、娛樂用品類比上年增長11.5%;書報雜誌類比上年增長5.8%;電子出版物及音像製品類比上年增長32.1%;家用電器和音像器材類比上年下降33.4%;文化辦公用品類比上年增長7.1%;家具類比上年增長21.5%;通訊器材類比上年增長7.2%;石油及製品類比上年下降3.0%;建築及裝潢材料類比上年下降18.2%;機電產品及設備類比上年下降49.0%;汽車類比上年下降40.2%;其他類比上年增長40.2%。

對外開放和旅遊業

2019年,全城區區外境內到位資金51.45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6.7%,商務口徑實際利用外資350萬美元。全年共新簽正式協議項目15個,合同總投資額55.15億元,較上年正式簽約協議項目增加8個,項目涉及工業、農業、旅遊、教育、房地產開發及新能源等領域。

2019年全年共接待國內遊客911.2萬人次,比上年增長18%;過夜旅遊者平均停留天數1.44天,比上年下降0.6%。國內旅遊消費79.76億元,比上年增長26%。年末全城區擁有3A級旅遊景區1個(漢江歡樂谷),4A級旅遊景區3個(伊嶺岩景區、大明山景區、花花大世界),擁有旅行社14家。

財政、金融

2019年全城區財政收入32.77億元,比上年增長7.8%。其中,城區本級財政收入18.83億元,比上年增長7.9%。其中,城區本級公共財政預算收入10.45億元,增長10.8%。城區本級公共財政預算支出42.68億元,比上年增長16.7%。財政支出中,公共安全支出比上年下降4.7%,教育支出比上年增長14.0%,科技支出比上年下降30.1%,社會保障和就業支出比上年增長26.5%,衛生健康支出比上年增長4.2%,節能環保支出比上年下降39.8%,城鄉社區支出比上年增長34.8%。

2019年末共有金融機構9家,營業網點79個。年末城區金融機構人民幣各項存款餘額320.27億元,比上年增長12.9%。其中,住戶存款餘額223.2億元,比上年增長12%。金融機構各項貸款餘額245.81億元,比上年增長19.2%。[6]

文化

方言俚語

武鳴使用的語言絕大多數為壯語,約60萬人,約4萬人講新民話(客家話的一種)和橫塘話(平話的一種)等漢語方言(主要分布於靈馬鎮、陸斡鎮、府城鎮),其餘講各種區境外來的方言。老壯文是1953年蘇聯語言專家應邀來到武鳴區雙橋鎮以當地壯話為基礎,以拉丁字母為載體創造的文字。新壯文為改革開放後完全以拉丁字母創造了的一套文字系統,沿用至今。

另外,武鳴城區和府城鎮有數千人說「軍話」,當地亦稱「街上話」。壯話把這種語言叫vahgun(詳情見陸天橋著論文《廣西「軍話」及「軍人」考》)[1],即「軍話」,說這種話的人叫buxgun,即「軍人」,「說漢語」叫gangjgun,即「講軍」(不包括普通話、南寧白話等)。這種方言與北邊的桂林話和柳州話以及各地的「桂柳話」不一樣,它有5個調並保留了很多古入聲韻尾,如ngotiknilianggjok「我踢你兩腳」,桂柳話一般是ngotiniliangtsjo(或gjo)。外來移民基本上說桂柳話,但它也有自己的一些特點。

普通話是很多幼兒和青少年的社交和家庭用語,在很多公共場所也很流行。

民族特色

從1985年起,武鳴區連續舉辦了18屆「三月三」歌節。2003年後,武鳴區將「歌節」更名為「歌圩」。2008年,武鳴「三月三」歌圩入選了第二批自治區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2010年,武鳴區被文化部確定為「中國壯鄉文化研究保護基地」。武鳴被認為是駱越古國的中心所在地之一,為了保護和傳承駱越文化。2010年《壯族五色糯米飯製作技藝》入選自治區第三批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壯族師公舞》入選自治區非物質文化遺產擴展項目。

2011年,武鳴區將「三月三「歌圩活動的主題擴展為中國壯鄉·武鳴「三月三」歌圩暨駱越文化旅遊節。2014年1月14日壯族文明重要發祥地、壯族人口占86%的「中國壯鄉」廣西武鳴區獲得由中國民間文藝家協會頒發的「中國歌圩文化之鄉」稱號。[7]

名優特色

糕點類:鑼圩七心糍粑;馬頭糯米卷;仙湖糯米餅;鳳林糯節糕;雙橋芭蕉糕;里建黃金糕。

粉食類:五色糯米飯;爽記魚生及第粥;綠豆大肉棕;鴨血涼糯粽;紅薯粽;毛薯粽;府城榨粉;陸斡豬肝粉腸;甘圩干撈粉;豬腳粉;靈馬旱藕粉;田雞粥、花魚粥、鴿子粥、黃鱔粥、鴨腳稷紅米粥;生菜包;豆蓉糯米飯;瓦煲飯。

肉食類:靈馬鲶魚;高峰界牌檸檬鴨;府城白斬狗肉;兩江八寶魚生片;鑼圩爆炒羊肉;蘭刀生魚;天馬帶魚;玉泉白斬雞;上江土雞;鑼圩梅菜扣肉;靈源叉燒;里建炸鼠;南乳狗扣;手撕牛肉。

小吃類:扯扯糖;七寸豬龍供;雙橋酸嘢;新科芒果饃;麻辣牛雜;小東街紫蘇炒田螺;米粉餃;木薯饃;油炸糯米圓;油炸韭菜糯米饃;椒鹽鴨下巴。

交通

武鳴境內公路四通八達,是大西南陸路出海的重要通道之一。境內210國道及20323、20321省道、蘭海高速公路(G72),北往貴州、重慶、南到湛江港、北海港、防城港。2017年12月23日,開建的貴陽至南寧高速鐵路在武鳴設南寧北站,預計2023年12月通車。[4]

2019年公路貨物運輸周轉量總461839萬噸公里,比上年增長5.7%。公路旅客運輸周轉39524萬人公里,比上年下降4.7%,客貨運輸總周轉量465791萬噸公里,比上年增長5.6%。

社會

1990年,武鳴區各類專業技術人員有5884人,其中高級專業技術職稱92人,中級1084人,助師級和員級4071人。

2014年,武鳴區申報自治區、市、區科技項目66項(自治區科技項目4項、南寧市科技項目25項、區本級科技項目37項)。獲自治區立項2項,經費支持70萬元;市級立項14項,經費支持316萬元;區本級立項28項,經費350萬元。引進農作物新品種92個,示範推廣優良品種24個,良種覆蓋率99%以上。推廣農業先進技術18項,先進農業實用技術普及率98%。加強工業企業的技術創新工作,有15家企業擁有自主發明專利,5家獲「高新技術企業」認定。有自治區工程技術中心2家,南寧市級工程技術中心4家。有健豐牌、古府牌(東江糖廠)等獲廣西著名商標7個,廣西名牌產品3個。舉辦科技培訓班135期,培訓2.80萬人次。

教育事業

明代建有學宮、書院和社學,民間辦有私學。1950年,武鳴區小學校有639所(含教學點,下同),在校生22392人;中學5所,在校生1338人。

2014年,武鳴區有幼兒園244所,在園幼兒2.20萬人;小學138所(社會辦學1所),在校生3.46萬人;初中20所,在校生1.82萬人;高中5所,在校生9800人;特殊教育學校1所,在校生96人;中等職業學校1所,在校生954人。教職工5320人,其中專任教師5059人,職工261人。完成「民生幸福工程」教育惠民主要任務,實現學前三年毛入園率93%、九年義務教育鞏固率91%、高中階段毛入學率85%、職業教育畢業生初次推薦就業率96%目標;農村義務教育階段家庭經濟困難寄宿生生活費補助覆蓋率占在校寄宿生的55%,普通高中國家助學金髮放覆蓋率占在校生33%;完成貧困大學新生上學路費、短期生活費資助任務。學前教育資助幼兒4719人次、219.58萬元。補助家庭經濟困難寄宿生生活費23416人次1396.07萬元;獲南寧市初中、小學資助資金54.31萬元,資助972人(次)。普通高中免學費36人次、12.07萬元;普通高中國家助學金資助7033人次、462.65萬元;資助中等職業教育學費208人次、15.47萬元。投入4605萬元。投入470萬元,完成2013年農村薄弱學校改造項目建設,為60所學校配備實驗教學儀器、圖書等。教學點數字教育資源裝備覆蓋率100%。落實教育專項項目單項工程122個(包括區資金食堂、餐廳擴建項目),總建築面積11.97萬平方米,總建設資金1.96億元。實現固定資產投資1.98億元。

2016-2017學年初,共有中小學、幼兒園309所,在校學生95150人,專任教師5395人。其中:小學所105(含城西小學),學生36302人,專任教師2366人;普通中學26所,在校學生27842人,其中:初中20所,學生17954人,高中6所(含武鳴高中外國語學校),學生9888人,專任教師2054人;中等職業學校1所,在校生4940人(其中全日制1317人),專任教師98人;幼兒園176所,在園人數25970人,專任教師848人;特殊教育學校1所,學生96人,專任教師29人。

文化體育

2009年,壯族駱垌舞入選南寧市第二批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尼達妮「合唱團應邀參加全國民族民間文化國慶獻禮演出,武鳴歌舞劇團《親親的中國紅》榮獲建國六十周年原創歌曲大賽二等獎、《古岳鏗鏘》榮獲全國民族民間歌舞精品展演銀獎。成功舉辦「三月三「歌圩、新創民歌大賽等活動,深入開展全民健身運動,群眾性文化體育活動豐富多彩,太平鎮被評為全國群眾體育先進單位。

2014年,武鳴區的武鳴體育館、全民健身館投入使用,建成19個村級公共服務中心。成功舉辦2014年中國壯鄉武鳴「三月三」歌圩暨駱越文化旅遊節、武鳴區第六屆運動會。《壯族三月三》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擴展項目名錄,壯族「羅波廟會」「壯族四月四」列入自治區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名錄。

醫療衛生

2014年,武鳴區有醫療衛生單位20家(區直醫療衛生單位7家、中心衛生院5家、普通衛生院8家)。有衛生技術人員3097人(含聘用工1539人),其中區直醫療衛生單位1981人(含聘用工1180人)、鎮衛生院1116人(含聘用工359人)、區合管中心47人。有病床2423張(區直醫療衛生單位1494張、鎮衛生院929張)。有村衛生所201個,鄉村醫生387人,村婦幼保健員265人;有計劃生育技術服務站(所)15個,營利性醫療機構(民營醫院、個體診所和綜合門診部)149個,合作醫療經辦點13個。參加新型農村合作醫療58.06萬人,參合率99.92%,繳費4064.20萬元,報銷醫療費79.78萬人次、2.29億元。人口出生8514人,人口自然增長率11.70‰。

人民生活

2019年,城區全體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5774元,比上年增加2051元,增長8.6%。按常住地分,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6309元,比上年增加2470元,增長7.3%,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7483元,比上年增加1546元,增長9.7%。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比城鎮居民加快2.4個百分點。

郵電通信

2019年電信業務總量比上年增長44.7%;郵政業務總量比上年增長87.5%。

社會保障

2014年,武鳴區開展「就業援助月」「春風行動」「民營企業招聘周」等活動,舉辦招聘會13場,181家企業提供崗位1.70萬個,達成用工意向6798人。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新增1.22萬人,城鎮新增就業2675人,城鎮下崗失業人員再就業492人,城鎮登記失業率3.41%,控制在3.6%的指標範圍內。基本養老保險、失業保險、基本醫療保險、生育保險、工傷保險實現市級統籌。參加基本養老保險4.65萬人,征繳保險費1.41億元;參加城鄉居民社會養老保險29.63萬人,征繳保險費1984.73萬元;參加失業保險1.89萬人,征繳保險費1622.19萬元;參加基本醫療保險6.90萬人,征繳保險費8329.80萬元;參加生育保險1.61萬人,征繳保險費234.96萬元;參加工傷保險2.35萬人,征繳保險費437.18萬元。各類企業簽訂勞動合同2.86萬人,新簽、續簽勞動合同787人。勞動人事爭議仲裁立案70件,結案68件,涉案金額192.15萬元。實施農民工工資保證金制度,收取89家單位的工資保證金1835.55萬元,按規定退還63家單位的工資保金968.92萬元。[8]

旅遊

武鳴區內旅遊資源豐富,舊有八景名區,清代期間,志載八景為:「鳴山疊翠」(大明山)、「伊嶺丹爐」(伊嶺仙山望仙岩)、「靈水澄清」(靈水)、「鳳山太極」(起鳳山)、「羅波龍窟」(羅波潭)、「黃道仙岩」(黃道山)、「獅子古蹟」(府城鎮獅子岩)、「玉印臨泉」(陸斡鎮覃李村玉印山)。隨着歷史的變遷、城市的建設發展,古八景均有所變異。2014年,武鳴的旅遊資源主要有:伊嶺岩、大明山、靈水、羅波潭、起鳳山、黃道山、三園一河(明秀園、春霞園、秋霞園、西江河)、花花大世界、三十六弄等旅遊景區(點),其中伊嶺岩、大明山、花花大世界被評為國家4A級景區。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