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武英高速公路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武英高速公路

圖片來自萬圖壁紙網
起點端   武漢市

終點端   英山縣

道路總長  131.14公里(81.49英里)

存在期間  2009年12月24日-現今

武英高速公路湖北省的一條高速公路,原省高速編號為S5,現為滬武高速公路的一部分,全長131.14公里,起點在武漢市,終點在英山縣,於2006年10月9日開工,2009年12月24日通車[1]。 武英高速公路是湖北省「十一五」規劃中交通發展重點工程項目,連接省會武漢市與鄂皖交界處的英山縣,是規劃中的連接安徽湖北的又一快速通道。項目於2006年10月9日開工,已於2009年12月24日全線通車。 武英高速公路是湖北省第一條穿越大別山革命老區的高速公路, 途徑武漢、黃岡兩市,與安徽省規劃建設的岳西至英山高速公路相接,於2006年10月9日開工,已於2009年12月24日全線通車。 武英高速公路起於武漢市新洲區周鋪,與武漢繞城高速公路東北段相接,在團風縣境內與大(慶)廣(州)北高速公路相交,經團風、浠水、羅田和英山,止於鄂皖交界處的英山縣大楓樹嶺,與安徽省規劃建設的岳西至英山高速公路相接。全長131.14公里,其中黃岡段105公里,工程批准概算總投資53.55億元。全線採用高速公路標準建設,雙向4車道,全封閉,全立交,設計時速100公里。

地理位置

湖北省武漢市至英山縣的高速公路,是湖北省"十一五"規劃中交通發展重點工程項目,武英高速於2006年10月9日開工,已於2009年12月24日全線通車。

武英高速起於武漢市新洲區周鋪,與已建的武漢繞城高速東北段和在建的漢英公路諶-周段相接,在黃岡市團風縣境內與在建的大(慶)廣(州)北高速公路麻城至浠水段相交,經團風、浠水、羅田和英山,止於鄂皖交界處的英山縣大楓樹嶺,與安徽省規劃建設的岳西至英山高速公路相接,全長131.141公里。其中,新洲區26.423公里、團風縣31.755公里、浠水縣16.94公里、羅田縣29.915公里、英山縣26.108公里。全線採用高速公路標準建設,雙向4車道,全封閉,全立交,設計速度採用100km/h和80km/h兩種,其中,k0+986.567~k121+500段設計時速為100km/h,路基寬度26米,k121+500~k132+248段設計時速為80km/h,路基寬度24.5米。

本項目批准概算總投資53.55億元,建設總工期48個月。全線總計土石方1998萬立方米,特大橋5座7162米,大橋64座19359延米、中小橋46座1097延米、涵洞248座、隧道4座3290米、互通式立交9處、分離式立交10處、通道及天橋238座。設服務區3處,停車區1處,養護區1處,養護工區2處,管理中心1處。設定了 完善的收費、通信、監控、安全、養護、管理系統。

本項目設有4條連線線,總計19.487公里。其中,羅田連線線2.568公里、英山連線線4.804公里,按一級公路標準設計;團陂連線線6.22公里、大河岸連線線5.896公里,按二級公路標準設計。

安徽段開建

安徽又一條穿越大別山腹地的高速公路岳西至武漢高速公路安徽段近日正式開建,工程概算總投資50.4億元,4年後建成,將連通湖北段的武英高速,構建皖鄂新幹線。

岳武高速起自岳西縣蓮雲鄉,與六潛高速相連,終至皖贛省界大楓樹嶺,接已建成的湖北段武英高速,設計路基寬為24.5米,雙向四車道,行車速度為80公里/小時。

據介紹,該路段地處皖西南大別山區,高速需穿越很多山區,因此隧道橋樑特別多,全線設定大橋21座、隧道10座,橋隧占路線總長近60%。該路段全長約180公里,其中安徽段都在岳西境內,長約46公里。

武英高速收費站

武英高速共7個匝道收費站,1個主線收費站。分別為汪集匝道收費站、總路咀匝道收費站、團陂匝道收費站、羅田匝道收費站、大別山匝道收費站、英山匝道收費站、楊柳匝道收費站、鄂皖主線收費站。

參考資料

  1. 首條穿越大別山區的高速公路武英高速全線通車. [2020-01-2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1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