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武穴市博物館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武穴市博物館位於湖北省武穴市玉湖路239號,成立於1985年,位於素有「鄂東門戶」、「吳頭楚尾」之稱的武穴市玉湖路中段,占地約6畝。有一座集辦公、陳列展覽、文物庫房於一體的綜合性大樓,建築面積2000平方米。內有展廳五間,總面積為1200平方米。博物館既有楚文化的特徵,又有吳越文化的烙印,為研究楚文化與吳越文化的交融提供了難得的實物資料,為國家三級博物館[1]。武穴博物館新館正在武穴城東新區建設中。

考古發現

武穴市博物館通過文物普查和考古勘探工作的開展,已發現古文化遺址、古墓葬、古建築、革命遺址和紀念建築物等各類文物點一百多處;通過文物徵集、收購、考古發掘、接受社會捐贈等多種形式,現擁有包涵了歷史各個時期的館藏文物3萬餘件,種類包括:石器、陶瓷器、金銀器、玉器、青銅器[2]、字畫、書籍資料等,經專家組鑑定三級以上文物二百餘件。其中,館藏的一套20餘件春秋時期的編鐘,有楚文化的特徵,打上了吳越文化的烙印,為研究楚文化與吳越文化的交融提供了難得的實物資料。特別是為了配合生產建設和工程建設,先後對新石器時期的掛玉山古文化遺址、鼓山古文化遺址、尺山古文化遺址進行了考古發掘,出土了大量的陶器、石器、玉器,這批器物中不但有長江下游史前中晚期的典型器,而且有的器物上有着長江中上游同期文化的明顯特徵,這證明了在同一時期內,長江中下游的歷史文化在武穴地區交匯、碰撞、融合,形成了武穴地區在歷史文化區系類型上的特殊性。尤其是從遺址中出土的一批玉器,以它們獨特的造型、精細的雕刻、精美的圖案,引起了專家們的高度重視和極大的興趣。

藏品種類

石器、陶瓷器、金銀器、玉器、青銅器、字畫、書籍資料等。

展廳陳列

武穴市博物館的第一、二展廳為流動展廳,廳內內容豐富,形式多樣;

第三展廳舉辦《武穴地區歷史文物展》,以館藏文物為實物,展示武穴地區在中國各個歷史發展階段的發展軌跡;

第四展廳舉辦《文物考古發掘成果展》,展出了掛玉山古文化遺址、鼓山古文化遺址、尺山古文化遺址出土的部分文物,並配以圖片,展現了新石器時代勞動人民的生產、生活情景;第五展廳為電子教學廳,開展各種宣傳、電子教學等活動。

《歷史文物陳列》

分「鼓山遺址」出土文物專題展覽和「武穴地區歷史文物通史陳列展覽」。讓廣大觀眾了解武穴地區的歷史文化面貌和文物狀況。

《吳楚文化民間文物工藝品圖片展》

武穴地區地處吳頭楚尾,通過這一展覽主要反應武穴地區吳楚文化文物及民間和工藝的傳承和特點。

館藏文物

青花纏枝蓮龍紋瓷碗 明代。用國產回青料繪製。碗外壁紋飾繁密,腹部飾纏枝雙龍紋,足底為雙圈「大明萬曆年制」六字楷書款,造型規整。

新石器時代玉鏟 青玉質。長條狀,雙面刃外弧,鏟面平整,靠頂端有數道磨製痕跡,中間有一雙面鑽孔,整體呈乳白色泛綠。

甬鍾 春秋。據相關數據顯示,該館有甬鍾23件,勾2件,共25件。甬鍾鐘體較長,作合瓦形,正面飾較粗花紋,反面僅有枚。

視頻

武穴市博物館 相關視頻

【飛閱武穴】航拍美麗武穴我的家——尋「寶」武穴
【飛閱武穴】航拍大美武穴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