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武王伐紂為什麼能勝利

武王伐紂

來自網絡的圖片

武王伐紂為什麼能勝利武王伐紂,是指大約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姬髮帶領周與各諸侯聯軍起兵討伐商王帝辛(紂),最終建周滅商的歷史事件。[1]

依據出土的西周利簋的銘文記載,「武王征商,唯甲子朝,歲鼎,克昏夙有商。」武王伐紂,一夜之間就將商滅亡,在歲星當空的甲子日早晨,占領了朝歌。西周利簋的銘文,澄清了武王伐紂具體日期,證實了古籍中所載的「戰一日而破紂之國」的正確記載。

目錄

結果

武王伐紂之後,姬發把殷商的遺民封給帝辛之子武庚。因天下初定,尚未和睦,所以周武王派他的弟弟管叔鮮、蔡叔度輔佐武庚治理殷國。然後又命召公放箕子出獄。命畢公放百姓出獄,在商容的閭門上設立標誌以表彰他。命南宮括散發聚集在鹿台的錢財和巨橋的糧食,用來賑濟貧苦的野人和賤民。命南宮括、史件搬走殷人的九鼎和寶玉。命閎夭為比干之墓培土為冢。命宗祝祭享於軍中。然後撤兵回到西方。姬發巡狩,記錄其政事,作《武成》篇。封諸侯,分賜殷的宗廟祭器,作《分殷之器物》篇。 姬發追懷古代的聖王,因而嘉封神農的後代於焦,黃帝的後代於祝,帝堯的後代於薊,帝舜的後代於陳,大禹的後代於杞。接着又封功臣謀士,姜尚是第一個被封的,被封於營丘,為齊;封周公旦於曲阜,為魯;封召公奭於燕;封叔鮮于管;封叔度於蔡;其他人也都依次受封。周武王召見九州之長,登上豳的高地,遙望商的都城。 周武王回到周后徹夜不眠,周公旦來到他的住處,問:「為什麼不睡?」王說:「告訴你,只因上天不接受殷的祭祀,從我沒生下來的時候到現在已經有六十年,遠郊和遠郊以外到處是麋鹿和飛蟲。因為上天不接受殷的祭祀,所以我才有今天的成功。上天建立了殷國,殷國有賢人三百六十人,卻不重用,所以會有今天的結果。我還沒有真正得到上天的保佑,哪有功夫睡覺!」 接着又說:「要想真正得到上天的保佑,我們必須應依靠太室山,把作惡的人統統找出來,加以貶黜,與殷王受同罪。日夜慰勞人民,安定我西方,我要提倡克盡職守,直到我們的德教弘揚四方。洛水拐彎處到伊水拐彎處,是人們定居在平坦之處,這是夏人的活動中心。這裡南面可見三塗山,北面可見太行山,背靠黃河,還有洛水、伊水,距離太室山又近。」於是在雒邑(今河南洛陽)營建了周城離去。把馬放於華山之南,把牛放於有桃林之野外,把武器收起來不用,整頓軍隊,解除武裝,向天下表示不再用兵。 --影響== 武王伐紂是中國歷史上的一件具有劃時代意義的大事,是中華文明史上的一次偉大革命,它是商衰周興的轉折點,經過牧野之戰,一戰而勝,結束了商王朝的統治,對推動中國歷史進步起到積極作用,它標誌着歷史的進步和發展,伐紂成功之後,西周開始實行分封制,中國從此建立了長達800年的周朝,周朝的經濟、文化、生產力水平比商朝更高,並培育了中華民族的文明。武王伐紂的五百多年後,作為商族後裔的孔子,面對輝煌的周朝,這樣傾心表達對滅掉他祖宗之國的周朝的認同:「鬱郁乎文哉,吾從周!」 評價 對武王伐紂勝利的原因有很多說法,有說是因為周武王討伐商朝時有精密的討伐策略,有說歸功於以周部落為主的強大聯盟軍,也有說武王伐紂勝利的原因是因為得到了天時地利人和的條件。但究其最主要的原因商朝統治集團內部的矛盾呈現白熾化,民心渙散,商朝的將士無心戀戰,倒戈相向。周武王、姜尚等人遂把握這一有利戰機,乘虛蹈隙,大舉伐紂,經過牧野之戰,一戰而勝,結束了商王朝的統治。[2]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