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歆(拼音xīn)是漢字通用規範二級字。 此字始見於《說文》小篆文字。 《說文·欠部》中說"歆,神食氣也。

從欠,音聲",這裡說的是此字的本義是祭祀時鬼神享用祭品的香氣。還有羨慕、貪圖、喜悅等義,這些意義都是從本義引申出來的。美味佳肴陳列於神壇,香氣撲鼻,令人津液暗滋,羨慕不已,故有羨慕之義。羨慕的東西則貪圖得到,故引申為貪圖之義。羨慕的東西都是令人愉悅的東西,故又引申為愉悅之義。

基本信息

中文名稱; 歆

拼音; xīn

五筆; UJQW

鄭碼; SUKR

筆順編號; 4143125113534

注音字母; ㄒㄧㄣ

四角; 07682

平水韻部; 平聲十二侵

部首; 欠

字級; 二級(編號5549)

統一碼; 基本區 U+6B46

總筆畫; 13

字源演變

"歆"字是形聲字,此字始見於《說文》的小篆文字(圖1)。

《說文》中說"歆,神食氣也。"。這裡說的是此字的本義是祭祀時鬼神享用祭品的香氣。

左邊的"音"字表示讀音,右邊的"欠"字在甲骨文中像一個人張口打哈欠的樣子,所以由"欠"字組成的字多與氣的出入有關,由於"歆"的本義是鬼神吸聞祭品的氣味,所以用"欠"來表示意義。漢代文字結構比較寬大(圖2)。於省吾《甲骨文·釋林釋言》:"言與音初本同名,後世以用各有當,遂分化為二。

周代文字言與音之互作常見,先秦典籍亦有言音通用者……"。據於省吾之說,歆字在甲骨文中作言,在西周金文中作言或作音,歆字至遲在戰國時代已經產生。歆字形體演變歷程是:言-音-歆。

古籍釋義

說文解字 《卷八》《欠部》 許今切

神食氣也。從欠音聲。

說文解字注

神食氣也。大雅曰:᳐帝武敏歆。傳曰:歆,饗也。許用毛義而不雲饗也者,嫌食部以鄉飲酒釋饗,故易其文神食氣,故其字從欠也。引伸為憙悅之意。皇矣:無然歆羨。傳釋為貪羨。楚語曰:楚必歆之。賈逵曰:歆,貪也。韋曰:歆猶貪也。周語:民歆而德之。韋曰:歆猶欣欣喜服也。按鄭箋生民首章雲:心體歆歆然。亦是以欣釋歆。從欠音聲。許今切。七部。

廣韻

許金切,平侵曉 ‖ 音聲侵1部

歆,神食氣也。許金切。四。

康熙字典

《辰集下》《欠字部》

《唐韻》許今切。《集韻》《正韻》虛金切。《韻會》虛音切。$音廞。《說文》:神食氣也。徐曰:《禮》:周人上臭,灌用郁鬯。又曰:有飶其香,神靈先享其氣也。《詩·大雅》:上帝居歆。

又饗也。《周語》:王歆太牢班嘗之。

又動也。《詩·大雅》:履帝武敏歆。

又欣羨也,貪也。《詩·大雅》:無然歆羨。

字形書法

字形對比

書寫演示 "歆"字為左右結構,左邊是一個"音"字,在第九筆一橫結束書寫,隨後在右方書寫部首"欠",一撇開始書寫,最後一筆為一捺結束書寫。[1]

參考文獻

  1. , 360國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