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檀樹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青檀樹

本詞條由「科普中國」科學百科詞條編寫與應用工作項目 審核 。

青檀樹原圖鏈接

青檀樹,(拉丁文名:Pteroceltis tatarinowii Maxim.)別名;青檀、檀、翼朴 、檀樹、青殼榔樹,榆科、青檀屬喬木,高達20米或20米以上,胸徑達70厘米或1米以上;樹皮灰色或深灰色,幼時光滑,老時裂成長片狀剝落,剝落後露出灰錄色的內皮,樹幹常凹凸不圓;不規則的長片狀剝落;葉卵形或橢圓狀卵形,基部三出脈,單葉互生,長3-13厘米,寬2-4厘米,先端漸尖至尾狀漸尖,和榆錢樹葉相像,微苦,可防蚊蟲;小枝黃綠色,干時變栗褐色,疏被短柔毛,後漸脫落,皮孔明顯,橢圓形或近圓形;冬芽卵形。

簡介

青檀樹圖鏈接

青檀樹,又名金錢朴、翼朴。它是一種落葉喬木,屬於榆科,為中國特有的單種屬。青檀樹目前零星或成片分布於中國19個省區。由於自然植被的破壞,常被大量砍伐,致使分布區逐漸縮小,林相殘破,有些地區殘留極少,已不易找到。 [1]

記載

救荒本草》:青檀樹生中牟南沙崗間。其樹枝條紋細薄,葉形類棗,微尖艄,背白而澀;又似白辛樹葉微小。開白花。結青子如梧桐子大。葉味酸澀,實味甘酸。采葉煤熟,水浸淘去酸味,油鹽調食;其實成熟,亦可摘食。 [2]

形態特徵

樹皮青白色或青白色,呈不規則片狀剝落。葉單葉互生,葉長3-10cm,尖端,葉緣有鋸齒,深綠色。

青檀樹原圖鏈接

喬木,高達20米或20米以上,胸徑達70厘米或1米以上;樹皮灰色或深灰色,不規則的長片狀剝落;小枝黃綠色,干時變栗褐色,疏被短柔毛,後漸脫落,皮孔明顯,橢圓形或近圓形;冬芽卵形。葉紙質,寬卵形至長卵形,長3-10厘米,寬2-5厘米,先端漸尖至尾狀漸尖,基部不對稱,楔形、圓形或截形,邊緣有不整齊的鋸齒,基部3出脈,側出的一對近直伸達葉的上部,側脈4-6對,葉面綠,幼時被短硬毛,後脫落常殘留有圓點,光滑或稍粗糙,葉背淡綠,在脈上有稀疏的或較密的短柔毛,脈腋有簇毛,其餘近光滑無毛;葉柄長5-15毫米,被短柔毛。翅果狀堅果近圓形或近四方形,直徑10-17毫米,黃綠色或黃褐色,翅寬,稍帶木質,有放射線條紋,下端截形或淺心形,頂端有凹缺,果實外面無毛或多少被曲柔毛,常有不規則的皺紋,有時具耳狀附屬物,具宿存的花柱和花被,果梗纖細,長1-2厘米,被短柔毛。花期3-5月,果期8-20月。

青檀樹原圖鏈接

青檀樹在形態上給人以瀟灑、秀逸之感。其樹葉呈卵形,邊緣呈銳鋸齒狀。早春開花,花色為淡綠色,雌雄同株,兩性花單葉於葉腋。果實圓形,周圍呈長翅狀,具細長柄,懸垂。由於青檀形狀似楮、似桑,故有人將其誤認為楮樹、桑樹。

青檀樹多半為野生,自然飛籽繁殖,土壤選擇性不強,無論在山坡平地還是水濱均能生長,即使石崖縫隙中也能紮根,只是發育稍差,樹形奇特而已。 [3]

生長環境

生於石灰岩山地山麓、林緣、溝谷、河灘、溪邊或石縫中。陽性樹處,常生于山麓、林緣、溝谷、河灘、溪旁及壁石隙等處,成小片純林或與其分樹種混生。適應性較強,喜鈣,喜生於石來岩山地。也能在花崗岩、奪地區生工。

青檀樹原圖鏈接

較耐干時瘠薄,根系發達,常在岩石隙縫間盤旋伸展。生長速度中等。萌性強奉命長,山東等地廟宇留有千年古樹。種子天然繁殖力較弱。花期4-5月,果8-9月成熟。常生于山谷溪邊石灰岩山地疏林中,海拔100-1 500米。在村旁、公園有栽培。

分布範圍

青檀樹原圖鏈接

廣泛分布於我國19個省區,通常生於海拔800m以下,在四川康定可達海拔1700m。[4]

產[[遼寧(大連蛇島)]]、河北山西陝西甘肅南部青海東南部山東江蘇安徽浙江江西福建河南湖北湖南廣東廣西四川貴州

主要價值

青檀樹能在此安穩生長1700餘年,對無為的氣候、物種演化等具有十分重要的科學價值。

青檀樹原圖鏈接

H. Handel -Mazzetti 於1932年,將貴州南部的這類植物,根據其葉基部較寬,背面被短硬毛和果實被細蜘蛛狀短氈毛等徵狀,定為新變種——Pteroceltis tatarinowii Maxim. var. pubescens Hand. -Mazz. 。

我們觀察了我國各地的這類植物標本後,發現其葉的基部寬窄變異幅度很大,惟產我國南部的這類植物,其多數的葉之背面和果實具有較明顯的短柔毛或細曲柔毛,而分布越往北的毛被則漸稀疏至幾無毛,這種現象顯然是本種植物的變異趨向,因此,將 H. Handel -Mazzetti 定的這一變種予以歸併。

青檀莖皮纖維質量優良,是製作宣紙和人造棉的原料。其木材結構細密,堅實耐用,可用作家具、車軸、器具材料等

使用價值

青檀樹原圖鏈接

樹皮纖維為制宣紙的主要原料;木材堅硬細緻,可供作農具、車軸、家具和建築用的上等木料;種子可榨油;樹供觀賞用。

青檀為我國特有的單種屬,對研究榆科系統發育有學術價值。莖皮、枝皮纖維為製造馳名國內外的書畫宣紙的優質原料;木材堅實,緻密,韌性強,耐磨損,供家具、農具、繪圖板及細木工用材。可作石灰岩山地的造林樹種。

觀賞價值

青檀樹屬榆科,翼朴屬,其材質堅韌,紋理細密,耐腐耐水浸,是園藝、室內裝飾等的珍貴樹種。

栽培技術

果熟後易脫落飛散,要適時採種。青檀樹的繁殖,可以分有性繁殖和無性繁殖兩種方法:

青檀樹原圖鏈接

有性繁殖

即采子播種育苗,這種方法可以培育大量的幼苗,苗木的生活力強,經濟壽命長,植樹造林都宜釆用育苗繁殖。[5]

釆種:青檀樹種子在「處暑」到「白露」左右期間成熟,果實由青變黃,就應及時釆收。果實有園翅,惟頂部有隙,基部具有長柄。果實釆回後應去翅,陰乾,防潮濕,但也不能過分乾燥,以免影響發芽能力。凡種殼色澤鮮,種仁飽滿,種肉白色,均為好種。

摧芽:為了使種子發芽整齊,促進幼苗生長,播種前可採取摧芽方法,一種為冷水浸種,其方法是把純淨的種子,放在容器內,加入冷水浸漬,每天更換清水一次,一般浸種二至三天,種皮吸水柔軟後,即能促進發芽。此法簡易穩定,但效果較差。另一種為熱水浸種,青檀種殼堅硬,因此熱水浸種比冷水浸種效果更好,方法相同,唯熱水溫度掌握在30至40℃左右,每天調換溫水需二至三次。

育苗:播種季節以春播為好,一般在二月份。好的青檀種子,每畝播種量四斤左右。播種的方法以條播為宜。苗床土壤保持濕潤狀態,床面一般按照三、五寸距離,即播幅三寸,空行間在五寸以內,用鋤頭開一條小溝,溝底要平實,溝深二至三公分,播種、復土、復草要均勻,復土厚度一至二公分以內,復草厚度以不見復土為宜。發芽出土一半左右即可揭去部分復草,發芽出土整齊後,復草全部揭去,揭草最好在陰天或傍晚進行。種苗發育生長期間要防澇,防旱、清除雜草。幼苗出齊一個月後,分二至三次間苗。管理好的幼苗,一年就可以出圃,一般每畝可產一萬多株一公尺以上高度的壯苗。

造林:選好山場,根據適樹適地的要求在秋冬前進行全面挖土深翻,以便開展春季造林工作,按正方形間隔1.5公尺定點挖穴,(每畝約種100至150棵),早春解凍後即可栽植,苗木隨起隨栽,以確保造林成活率高。其中,以割枝取皮為目的的樹林,種植3-5年左右採用截枝法促進萌發新枝,提高支皮的產量。

青檀樹原圖鏈接

無性繁殖

主要是壓條法,即將青檀樹細長的枝條弓形壓彎,中間埋在土裡,上壓石塊,兩年後,待壓在土裡的部分己生根,將其砍斷,這種方法青檀樹樁越低越有利於發展。

保護現狀

國家2級保護稀有種。

參考文獻

  1. [微縮百科編委會著,微縮百科之果蔬樹木,中國經濟出版社,2015.01,第147頁]
  2. [(清)吳其浚著,植物名實圖考校注,河南科學技術出版社,2015.03,第842頁]
  3. [曹天生著,中國宣紙,華中科技大學出版社,2016.06,第14頁]
  4. [ 裴海潮. 河南省青檀樹種資源分布及採種育苗技術研究. 《 CNKI;WanFang 》 , 2007]
  5. [ 王尚武. 青檀樹繁殖技術淺議. 《 農技服務 》 , 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