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槓子寮砲臺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槓子寮砲臺

中華民國臺灣)文化資產

 圖片來自travelking

基本資料

類別    砲臺類國定古蹟

公告    民國87年(1998年)6月23日

所在地   基隆市信義區深澳坑路7巷32號

竣工日期  明治37年(1904年)10月

砲座設計  採一字排開

槓子寮砲台[1] 位於台灣基隆市信義區槓子寮段,地處基隆市的東北方。建於台灣日治時期,民國87年(1998年)6月23日臺灣省政府公告為省定二級古蹟,後來變更為砲臺類國定古蹟。砲台位在信義區山頂,乃基隆市眾多砲台之中較晚重整的古蹟,因交通不便而使砲台保存更加完整。[2]

歷史

  • 清朝道光20年(1840年)鴉片戰爭光緒10年(1884年)中法戰爭,甚至中日甲午戰爭後日本人接收台灣之際,基隆港都首當其衝。為了守護家園,自清朝提督姚瑩、總督劉銘傳以來,乃至於後來的日本人,無不積極於臨海險要之地興建砲台與要塞,以加強基隆港的軍事防務系統。
  • 槓子寮砲臺為日治時期興建的新式砲台之一,砲台於於明治34年(1901年)3月開始施工,明治37年(1904年)10月竣工。砲台的指揮部則於明治36年(1903年)4月開始備砲,明治41年(1908年)3月完成,員額編制約180名,為監控八斗子海面的要塞。

現況與遺址

建造結構

槓子寮砲台的砲座主要設計是採一字排開,與白米甕砲台相似,依槓子寮砲台的本身任務與地形之配合概念來看,應為一座暗砲台,特色是可360度旋轉,採拋物線的射擊方式,在隔堆的掩護下,充分發揮『暗砲台』的功能;槓子寮砲台範圍遼闊,可大致分為三層:第一層是營門、營舍;第二層是辦公室、指揮所、活動中心等建築;第三層右邊視野所及是基隆的第五期重劃區,左邊則是保存完整的砲座區;而槓子寮砲台面向海岸的方向,有兩個一組,共為 6 個的榴彈砲砲座,每組間有通話孔可互相傳遞訊息,還有一座平射砲座、四座彈藥庫、第二貯水場與指揮平台等建築;槓子寮砲台的觀測區包括主要觀測所和輔助觀測所,伴隨通信庫房和機槍陣地,有通訊與防空的作用,另一頭則設有探照燈庫房、燈座與發電自動車庫房。

砲台美景

沿著槓子寮砲台砲台區的右側石階步道而上,站在稜線上遠眺基隆嶼及俯瞰八斗子漁港全貌,更是迷人,古砲台的美,基隆一覽無疑,帶動許多人潮前往基隆旅遊,因此基隆當地飯店為因應基隆旅遊觀光潮流,為了就是讓基隆旅遊、基隆觀光能吸引更多的遊客來基隆旅遊,還有多家的旅館飯店與民宿業者使用飯店線上即時訂房系統,透過安全的線上交易,即可預先指定基隆飯店、基隆旅館以及基隆汽車旅館訂房,成為一趟充滿歷史文物風情的旅程。

遺址保存

槓子寮砲台遺址保存尚稱良好,有崗哨、馬廄、交誼廳、營舍、指揮所、碉堡、彈藥庫、砲盤區等,範圍相當遼闊。槓子寮砲台有360度的砲軌,可以自由選擇發射的角度,此乃五大砲台區中僅見(其餘四座為二沙灣砲台大武崙砲台白米甕砲台獅球嶺砲台),相當特殊。槓子寮砲台在右側、白米甕砲台在左側,互為基隆港的犄角,捍衛外港之安全。

外部連結

視頻

基隆好美 keelung - 國定二級古蹟 槓子寮砲台 精華版 2014/10/26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