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槐坎鄉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槐坎鄉

圖片來自網絡

中文名 :槐坎鄉

所屬地區:浙江省湖州市長興縣

槐坎鄉隸屬浙江省湖州市長興縣轄鄉,舊鄉名,位於長興縣城西北24公里,地處蘇浙皖三省交界,東臨太湖,西依天目之餘勢,總面積87平方公里,轄9個行政村,1個居委會,人口1.55萬人(2005年)。2002年工農業總產值達7.67億元,其中工業總產值7.09億元。 截至2005年,擁有各種企業193家,其中個體私營占107家。金剛石鋸片製造、電子元器件、醫藥化工、石灰石開採、耐火建材是槐坎鄉五大支柱產業。 槐坎鄉具有豐富的林業資源。2006年全鄉有4.2萬畝毛竹林,總蓄積量近700萬枝,是長興縣重要的材林來源和鮮筍供應基地。經濟林是5000餘畝,主要為板栗、白果、青梅等,其中板栗占4000畝,主要品種為魁栗、毛板紅,均屬浙江省的最優品種。 [1]

概況

槐坎鄉位於長興縣西北部,西與安徽省廣德縣接壤。面積83平方千米,人口1.55萬人(2005年)。轄槐坎1個居委會和新槐、祠山、六都、仰峰、東風、平豐、十月、拋瀆崗、禮賢岕9個行政村。鄉政府駐新槐村,距縣城24千米。杭牛鐵路和長牛公路過境。葆青有國際「長興灰岩」保護區。溫塘村是原蘇浙軍區司令部駐地,今闢為紀念館。粟裕部份骨灰撤在紀念館前,並安放粟裕塑像,列為省重點文保單位。

沿革

槐坎原名槐花,因境內有棵二人合抱的大槐樹,一棵水花樹,且有一道石砌高,故名槐花,後簡稱槐坎(「」與「坎」同音)。1949年4月解放時建政槐坎、新華二鄉,1956年合併為新槐鄉,1958年10月屬煤山大公社槐坎、二都(部分)管理區,1961年3月調整規模時成立槐坎公社,1983年11月改鄉。1996年,面積84.4平方千米,人口1.5萬人,轄新槐、勤勝、仰峰、葆青、東風、平豐、塢山塘、東升、十月、拋瀆崗、禮賢岕、民豐、茶窠地、六都、西岕15個行政村。 2002年4月25日,《長興縣人民政府關於同意槐坎鄉部分行政村區域調整的批覆》(長政發[2002]23號):一、同意撤銷茶窠村、東升村,組建新的祠山村,村委會駐地:原東升村;二、同意撤銷六都村、西村,組建新的六都村,村委會駐地:原西村;三、同意撤銷新槐村、葆青村、勤勝村,組建新的新槐村,村委會駐地:原新槐村;四、同意撤銷民豐村、塢山塘村、拋瀆崗村,組建新的拋瀆崗村,村委會駐地:原拋瀆崗村。槐坎鄉由原有的15個行政村調整為9個行政村。

自然資源

槐坎鄉一年四季如春,氣候溫潤,地勢西高東低,是南合溪的發源地。槐坎雖處浙西北山區,但西接郎廣,南通天目,北與宜興接壤,杭牛鐵路和10省道公路貫穿全境,鄉村公路全部硬化,四通八達,交通十分便捷,電話、有線電視、寬帶網入村到戶,通訊十分發達;2006年我鄉積極創建「省級衛生鄉」和「全國環境優美鄉」,堅持「生態立鄉、和諧發展」。槐坎山清水秀,土地肥沃,森林覆蓋率高達80%以上,古木名樹隨處可見,石英砂、頁岩、石灰石等礦產資源十分豐富。走進槐坎山岕,竹海濤濤,溪水淙淙,清 風徐徐,區域環境十分優美,2005年全鄉GDP達13.78億元,財政收入2143多萬元,人均純收入達6160元,社會和諧穩定,經濟快速發展。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