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槐葉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槐葉
f96cad9e6b3e69d85678471878d9b710.jpg
圖片來源 https://www.dayi.org.cn/cmedical/301313
基本信息 中文名稱:槐葉

漢語拼音:Huái Yè
別名:
性味歸經:味苦,性平。歸肝、胃經
功能:清肝瀉火,涼血解毒,燥濕殺蟲
主治:小兒驚癇,壯熱,腸風,尿血,痔瘡,濕疹,疥癬,癰瘡疔腫

槐葉,中藥名。為豆科植物槐SphorajaponicaL.的葉。具有清肝瀉火,涼血解毒,燥濕殺蟲之功效。用於小兒驚癇,壯熱,腸風,尿血,痔瘡,濕疹,疥癬,癰瘡疔腫。[1]

藥理簡介

各種名稱

中文名:槐葉

拼音名:Huái Yè

英文名:Leaf of Japanese Pagodatree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Sphora japonica L.

出處

出自於《日華子本草

來源

藥材基源:為豆科植物槐Sphora japonica L.的葉。

採收和儲藏

春、夏季採收,曬乾或鮮用。

原形態

落葉喬木,高8-20m。樹皮灰棕色,具不規則縱裂,內皮鮮黃色,具臭味;嫩枝暗綠褐色,近光滑或有短細毛,皮孔明顯。奇數現狀複葉,互生,長15-25cm,葉軸有毛,基部膨大;小葉7-15,柄長約2mm,密生白色短柔毛;托葉鐮刀狀,早落;小葉片卵狀長圓形,長2.5-7.5cm,寬1.5-3cm,先端漸尖具細突尖,基部寬楔形,全緣,上面綠色,微亮,背面優生白色短毛。圓錐花序頂生,長15-30cm;萼鍾狀,5淺裂;花冠蝶形,乳白色,旗瓣闊心形,有短爪,脈微紫,翼瓣和龍骨瓣均為長方形;雄蕊10,分離,不等長;於房筒狀,有細長毛,花柱彎曲。莢果肉質,串珠狀,長2.5-5cm,黃綠色,無毛,不開裂,種子間極細縮。種子1-6顆,腎形,深棕色。花期7-8月,果期10-11月。

生境分部

生態環境:栽培於屋邊、路邊。

資源分布:中國各地普遍栽培。

化學成分

含少量芸香甙(rutin)。

性味

味苦;性平

歸經

肝;胃經

功能主治

清肝瀉火;涼血解毒;燥濕殺蟲。主小兒驚癇;壯熱;腸風;尿血;痔瘡;濕疹;疥癬;癰瘡疔腫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10-15g;或研末。外用:適量,煎水熏洗;或汁塗、搗敷。

複方

  • ①《食療本草》:主邪氣,產難,絕傷。 又主癮疹,牙齒諸風疼。
  • ②《日華子本草》: 煎湯,治小兒驚癇壯熱,疥癬及疔腫。
  • ③《滇南本草》: 陰乾為末,治一切大小便下血,或痔瘡疼痛,膿血不止,燈草煎湯服。[2]

摘錄

中華本草

參考資料

  1. 槐葉中國醫藥信息查詢平台
  2. 槐葉中醫世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