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榧樹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榧樹(學名:Torreya grandis)別名香榧、野榧、羊角榧、榧子,為紅豆杉科榧樹屬下的一個種,常綠針葉喬木。高達25m,胸徑2m。樹幹挺直,大枝開展,樹冠廣卵形。樹皮灰褐色,淺縱裂;雌雄異株,罕同株,花期4月;種子橢圓形或長卵圓形,外表面黃棕色至深棕色,微具縱棱,一端鈍圓,具一橢圓形種臍,色稍淡,較平滑,另端略尖。種皮堅而脆,破開後可見種仁1枚,卵圓形,外胚乳膜質,灰褐色,極皺縮,內胚乳肥大,黃白色,質堅實,富油性。氣微,味微甜澀。炒熟後具香氣。

分布於中國江蘇福建安徽江西湖南浙江貴州

在浙江諸暨及東陽等地栽培歷史悠久,經勞動人民長期培育選擇,選出了象香榧那樣種粒大、品味佳、豐產的優良類型。1927年胡先驌根據種子形狀和大小分出了4個變種和2個變型。因野生榧樹的種子形狀和大小有很大的變異,除香榧系勞動人民多年培育(嫁接而成)的優良品種外,其餘的變種、變型均系實生苗長成的樹木,其種子形狀、大小雖有差異,但亦有許多中間類型,故予以歸併。

榧樹的種子(榧子):甘、澀,平。驅蟲,消積,潤燥。用於蟲積腹痛,食積痞悶,便秘,痔瘡,蛔蟲病。根皮:用於風濕腫痛。花:苦。去水氣,驅蛔蟲。

性味

甘,平。

歸經

入肺、胃、大腸經。[1]

功能主治

殺蟲,消積,潤燥。治蟲積腹痛,小兒疳積,燥咳,便秘,痔瘡。[2]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1.5~3錢;或入丸、散。

注意

  1. 蘇拭《物類相感志》:榧子殼反綠豆。
  2. 本草衍義》:(食之)過多則滑腸。
  3. 隨息居飲食譜》:多食助火,熱嗽非宜。

附方

  1. 治寸白蟲:榧子日食七顆,滿七日。(《食療本草》)
  2. 治白蟲:榧子一百枚。去皮,火燃啖之,能食盡佳,不能者,但啖五十枚亦得,經宿蟲消自下。(《救急方》)
  3. 治十二指腸蟲、蛔蟲、蟯蟲等:榧子(切碎)一兩,使君子仁(切細)一兩,大蒜瓣(切細)一兩。水煎去滓,一日三回,食前空腹時服。(《現代實用中藥》)
  4. 治卒吐血出:先食蒸餅兩三個,以榧子為末,白湯服三錢,日三服。(《聖濟總錄》)

各家論述

  1. 《本草經疏》:榧實,《本經》味甘無毒,然嘗其味,多帶微澀,詳其用,應是有苦,氣應微寒。五痔三蟲,皆大腸濕熱所致,苦寒能瀉濕熱,則大腸清寧而二證愈矣。
  2. 《本草新編》:榧子殺蟲最勝,但從未有用入湯藥者,切片用之至妙,余用人湯劑,蟲痛者立時安定,親試屢驗,故敢告入共用也。凡殺蟲之物,多傷氣血,惟榧子不然。

形態特徵

喬木,高達25米,胸徑55厘米;樹皮淺黃灰色、深灰色或灰褐色, 不規則縱裂;一年生枝綠色,無毛,二、三年生枝黃綠色、淡褐黃色或暗綠黃色,稀淡褐色。葉條形,列成兩列,通常直,長1.1-2.5厘米,寬2.5-3.5毫米,先端凸尖,上面光綠色,無隆起的中脈,下面淡綠色,氣孔帶常與中脈帶等寬,綠色邊帶與氣孔帶等寬或稍寬。雄球花圓柱狀,長約8毫米,基部的苞片有明顯的背脊,雄蕊多數,各有4個花葯,藥隔先端寬圓有缺齒。種子橢圓形、卵圓形、倒卵圓形或長橢圓形,長2-4.5厘米,徑1.5-2.5厘米,熟時假種皮淡紫褐色,有白粉,頂端微凸,基部具宿存的苞片,胚乳微皺;初生葉三角狀鱗形。花期4月,種子翌年10月成熟。   嫁接樹:香榧(浙江諸暨、東陽) 羊角榧、細榧(浙江)。

高達20米,干基高30-60厘米,徑達1米,其上有3-4個斜上伸展的樹幹;小枝下垂,一、二年生小枝綠色,三年生枝呈綠紫色或紫色;葉深綠色,質較軟;種子連肉質假種皮寬矩圓形或倒卵圓形,長3-4厘米,徑1.5-2.5厘米,有白粉,干後暗紫色,有光澤,頂端具短尖頭;種子矩圓狀倒卵形或圓柱形,長2.7-3.2厘米,徑1-1.6厘米,微有縱淺凹槽,基部尖,胚乳微內皺。產於浙江諸暨楓橋、西黃三坑海拔約600米之山坡栽培頗多,有百齡以上結實力仍未衰退的大樹;東陽十里坡也有栽培。

生存危機

一株樹齡超過860年的榧樹王,它的枝葉逐漸呈現出暮色般枯黃—最近兩年來,它先是盛夏季節出現大量落葉,繼而發現枯枝,然後是整樹樹葉在本該青綠的時候變得枯黃。

榧樹王的衰敗背後,是一整片野生榧樹林受到了「攻擊」。毛竹的步伐遠快於榧樹,這無異於一場展開在毛竹、榧樹之間的戰爭,它們爭奪着土壤、營養和陽光,而爭鬥失敗的一方不會有掛彩、負傷,只有一個結果:死亡。

這片省內最大的野生榧樹林總面積超過6000畝,如今命運堪憂。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