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樓觀台前悟老聃(陳文軒)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樓觀台前悟老聃
圖片來自免費素材圖片網

《樓觀台前悟老聃》中國當代作家陳文軒寫的散文。

作品欣賞

樓觀台前悟老聃

明末清初張岱《陶庵夢憶》、《西湖夢尋》是作者晚年人生盛事的回憶錄。還有清代張潮的《幽夢影》。都是我很喜歡讀的枕邊書。這兩個人繁華落盡見真淳的「夢」無不帶着玄幻的色彩,引人入勝,筆下玄機了無痕跡,頗有老子「道,可道,非常道。」「正言若反」的餘味與遐思。

想必作者「二張」都深切領悟了老子的道德真言,老子是道教文化的開山鼻祖,誰不望拜?經集著述、太極武術、水墨丹青、建築園林、養生醫術等諸多領域文化無不受到其深刻的影響。故而,我對老子騎青牛出關,鑄「方舟」以為樓台講經說道的故事很早便保留一份殊深的敬仰,對老子隱居終南山講經弘道的樓觀台遺址充滿一份刻骨銘心的神往。

橡葉噴紫玉,銀杏滿樹金的季節,西安周至,我姍姍來遲。應《東方散文》雜誌社邀請參加「全國散文作家走進樓關採風筆會」活動。此為「緣起性空」,似有道不盡與患若神明的老子之冥冥引領,不說也罷。下榻的曲江農博園即是「西安樓觀中國道教文化展示區。」

八百里秦嶺入眼,五千年仙都攬勝。要知道道教聖地周至樓觀台遺址號稱「天下第一福地」,宋代書法大師米芾的大弟子吳琚的手澤餘溫尚在,這渾厚朴雅的題字也是得山水之靈氣,風雲之大觀,運化之精妙,剪裁之老道,並非尋常筆墨所能為也。可見這方隨處接祥雲的風水寶地早就以「道」聲聞四極,人傑地靈。果然古籍讚美這裡:「關中河山百二,以終南為最勝;終南千峰聳翠,以樓觀為最名。」

樓觀遺址,百竹疊翠,灌木蔥鬱,側柏參天,有的側柏經歷上千年的風雨已經壽終正寢,有的依然峨冠博帶,綠意悠然。那斷碑遺廊訴說着歲月的無情滄桑。石橋石龍、漢獅漢虎,活泉轆轤、古冢荒台寫着無數的驚鴻照影。「 變,更也、易也、非常也。」變的是時間次序,不變的是存乎一心的聖道。道觀以靈異為標榜,越過正山門,來至靈官殿,殿中供奉的是王靈官、青龍孟章神君和白虎監兵神君。他們是護法使節。有位甘肅天水的作家王鈺兄那是進殿倒頭便拜,恭敬三稽首之際,我也弄不清他究竟許下了什麼樣的心愿?道,可道。道也不可道。如尋訪武陵人的桃花源,「南陽劉子驥,高尚士也,聞之,欣然規往,未果,尋病終,後遂無問津者。」在道教聖地,是不可走心雜念與胡言亂語的,保留一份神秘或許更妙於明了索然寡味的結局。

說經台,是老子講授《道德經》五千言的弘法之處,此地負陰抱陽、竹林如海、萬木齊聲、奇峰峭崖、瀑布溶洞、曲水濕泉、奇花異卉,環境格外幽靜。自秦以來,歷代多有修葺,無數的達官貴人、帝王將相、才子佳人、文人墨客都來到這裡。 鍾離權、呂洞賓、李白、白居易、蘇軾等高道文豪在此留下了大量優美詩章。據說這裡的一草一木都具有聰慧的道根靈性,置身期間,仿佛聽見仙風道骨的老子借着草木的聲響與您進行心的交流進行心的靈魂灌溉。當然這是「道不遠人」但「道度有緣人」。老子煌煌五千聖言乃心之菩提,今踏秋風飄然而至,亦必將邂逅生命之中最灑脫最美麗的時光。

在延生觀景區不得不提到玉真仙人。其實,說起玉真的身世一言難盡。唐玄宗有兩個同母妹妹:金仙公主和玉真公主。兩個公主都在很年輕的時候做了女道士。「唐朝女道士」,它的別名叫「高級娼妓」,比較有名的像魚玄機。當然,「娼妓」的說法過於貶義。在唐朝女性思想比較開放,有些女子寧願單身也不願塵世苟且,她們想按照自己的意願來設計自己「愛情之夢」。「女道士」就是比較體面身份的掩飾。「女道士」可以自由地接待男賓悅客。還有些女子是借「女道士」的身份躲婚避命,當躲個一年半載的再設法重新許配如意郎君。

皇家公主,身份特殊,容不得半點的世俗眼光與坊間熱議。

玉真公主李持盈,字玄玄(692年-762年)與道「玄之又玄,眾妙之門」契合,也算是冥冥中註定吧。她是武則天的孫女。她的童年是在宮闈政變中度過的。玉真公主出生不久,就沒了母親。那時候,武則天對自己立的太子,從來都不信任,生怕一不留神,就被兒子踢下政治舞台。武則天的婢女團兒,接受收買,誣陷太子的劉皇后和德妃,說她們經常半夜三更在屋子裡做咒蠱詛咒武則天,武則天就派人將太子的后妃殺死在後宮,然後拋屍荒野。那時候,玉真公主只有二三歲左右。唐玄宗當皇帝後,多次探尋他們兄妹三人的親生母親——德妃的葬身之處,都沒找到有價值的線索。

金仙和玉真兩姐妹成長的時候,恰好是宮廷鬥爭最錯綜最血腥的時候,最積極參政最飛揚跋扈的公主,恰恰落得下場最慘烈。可以想見,林林總總的勾心鬥角讓她們都耳聞目睹。姐妹倆又沒了母親的庇護,在宮裡待不下去啦。為了遠離複雜的人事。她們姐妹倆在十一二歲時就開始慕仙學道,開啟了靜修道心的山中歲月。玉真公主,很像《紅樓夢》里的惜春,「堪破三春景不長」,她說:「請入數百家之產,延十年之命」,就是說寧肯放棄名聲好聽不好當的公主待遇,只求保身延命。畢竟浮華富貴的生活是短暫易逝,倒不如多活年歲免災殃,乃至長生不死。生命是可貴的,沒有了生命,一切的附麗都是虛無縹緲的雲煙。老子說「上善若水,水利萬物而不爭」、「夫唯不爭,故天下莫能與之爭。古之所謂『曲則全』者,豈虛言哉?誠全而歸之」、「飄雨不終朝、驟雨不終日。」想那玉真道士早早悟透了老子的箴言,才自行卸載了懸在頭顱上的利劍橫刀。好險的生命變奏,好跌宕起伏的人生長路啊!

在化女泉景區,我聽導遊說起師徒同修的故事:在說經台西千米處,有一口清澈的泉眼,相傳老子將一柄拐杖插在這裡立時化作了一個貌若天仙的美女。美女亭亭玉立,如荷花散馨。老子的學生徐甲見了目不斜視,並不被絕世的姿色所蠱惑,老子大悅,又拔出拐杖化作一股清泉。徐甲看得是目瞪口呆,似悟出了門道,決心一心向道,八風不易。此後「化女泉」由此得名。如今「品泉閣」樓高百尺,紫砂精瓷所造的茗壺琳琅滿目,可以執壺而飲,每一道茶都似是老子的諄諄教言,醍醐灌頂,令人在泉水的清冽里展開想象的翅膀,遙想春秋戰國時期老子的風采與卓爾不群。

從故事傳說中走來,又從古詩里親切穿過大書畫家、詩人王維的「獨坐幽篁里、彈琴復長嘯。深林人不知、明月來相照」。多麼幽靜的禪修道熏的場景啊。依舊是王維:「中歲頗好道,晚家南山陲。興來每獨往,勝事空自知。行到水窮處,坐看雲起時。偶然值林叟,談笑無還期。」好道而雅興長留,每次都獨來獨往,與白雲共坐,與溪水同閒。偶爾遇見個砍柴的,那個高興勁甭提了,欣然忘歸,多麼有趣的一幅活脫脫的山林逸士圖啊!謝官歸林,雲捲雲舒,自有一番自在的心境。最出名還有唐代的祖詠「終南陰嶺秀,積雪浮雲端。林表明霽色,城中增暮寒。」終南山的余雪看到今天仍然呼之欲出。美麗的積雪在山之陰,與浮雲同樣的距離。只有茂密的山林懂得積雪的澄明瑩澈,連長安古城在暮色四合之際都感到了雪的寒沁。這詠雪之佳作讓終南山不斷盛名倍增。賈島的《望山》「南山三十里,不見逾一旬。冒雨時立望,望之如朋親。虬龍一掬波,洗盪千萬春。日日雨不斷,愁殺望山人。天事不可長,勁風來如奔。陰霪一以掃,浩翠寫國門。長安百萬家,家家張屏新。誰家最好山,我願為其鄰。」讀着有雪有雨有情有道的諸多詩篇,我仿佛夢回東周,匍匐在老子的腳下懇請他作我的導師。「禍兮,福之所倚;福兮,禍之所伏。」他讓我辯證的看待人間的沉浮榮辱。在修身方面,他教會我性命雙修、虛心實腹、不與人爭。在處世方面無為而治、不言之教。

關於樓觀是一個謎團,關於千古聖者老子,他從洛邑守藏史到函谷關前洋洋五千言的鴻篇巨製,這是生命華麗的兌變,更是睿智人生的使命與抉擇。

念天地之悠悠,獨愴然而涕下。老子已矣,終南山還在,秦嶺還在,樓觀台還在,老子那不老的道家體統是一縷光芒照亮了中國乃至世界的天空。[1]

作者簡介

陳文軒,筆名 黑色眷戀、黑墨、老刀等,生於魯西黃河故道,農村沙土窩子磨礪其成長。中學後在鄉鎮政府做臨時工,後考取地級報社任編輯記者,再後考取藝術院校,從事書法篆刻藝術專業研究及創作,曾出版詩集《緣不可求》,《陳文軒書道詩韻》及報告文學集數本。主要成績在書法創方面作,系中國詩歌學會會員、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山東省青年詩人協會會員、山東省青年作家協會會員、現從事藝術創作鑑賞工作。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