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楝科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楝科是一種雙子葉植物,約50屬,1400種,分布於熱帶和亞熱帶地區,少數分布至溫帶地區,中國產15屬,大多數種類的木材很有用,有些種類入藥,有些供觀賞用。此外尚引入栽培有3屬,3種,主產長江以南各省區,少數分布至長江以北,大多數種類的木材很有用,有些種類入藥,有些供觀賞用。[1]

基本概述

喬木或灌木。羽狀複葉,稀單葉,互生,無托葉。花常兩性,輻射對稱,圓錐花序;花萼4-5,基部常合生;花瓣4-5,分離或基部合生;雄蕊8-10,花絲合生成管狀;具花盤,或缺;子房上位,心皮2-5合生,2-5室,每室具胚珠1-2,稀更多。蒴果、漿果或核果。本科約50屬,1400餘種,主要分布於熱帶和亞熱帶地區。我國有15屬,59種,分布於長江以南各省區。藥用10屬,20餘種。

本科植物含有三萜類成分如川楝素( toosendanin)、苦楝酮(kulinone)、洋椿苦素( cedrolone)、米仔蘭醇(aglaiol)及香豆素類成分。

形態特徵

雙子葉植物綱薔薇亞綱一個較大的科。通常為喬木;小枝常有皮孔。葉互生、稀對生,通常為1~3回羽狀複葉,少數為3小葉或單葉;無托葉。花小至中等大,稀很長,輻射對稱,兩性或雜性,或雌雄異株,通常為圓錐花序,間為總狀花序或穗狀花序;通常5基數;萼淺杯狀或短管狀,全緣,4~5齒裂或由4~5萼片組成,芽時覆瓦狀或鑷合狀排列;花瓣4~5,稀3,有時多至14枚,芽時鑷合狀、覆瓦狀或旋轉排列,分離或下部與雄蕊管合生;雄蕊花絲通常合生成不同形狀的雄蕊管。稀分離或近分離,花葯為花瓣的2倍,或與花瓣等數,直立,內向,着生於雄蕊管內面裂齒頂端或每2裂齒之間;花盤存在或缺;子房小,上位,分離或與花盤合生,4~5室,稀1~3室,也有多達20室的,每室有胚珠1~2顆或很多;胚珠倒生、半倒生或懸垂。果為蒴果、漿果或核果,開裂或不開裂,果皮革質、木質或稀肉質;種子常有假種皮,有時具膜質翅。染色體基數x=14,18等。花粉粒具3~4(~5)溝孔;近長球形至近扁球形,極軸長15~50微米,赤道軸長14~52微米;極面觀各種形狀;溝具厚緣;萌發孔滴狀、球狀或一般形狀;內孔偶爾具厚緣,過渡為橢圓形或圓形;外壁厚1~2.5微米;覆蓋層光滑;外壁外層明顯地網狀或粒狀,具明暗或明顯的圖案;外壁內層比外層厚。約50屬1400種,廣布於熱帶,少數分布於亞熱帶,極少分布至溫帶。中國有15屬約60種,大部分產華南和西南,少數屬達到長江以北,香椿最北達遼寧南部。

分布

本科約50屬,1400餘種,主要分布於熱帶和亞熱帶地區。我國有15屬,59種,引種栽培3屬3種,主要分布於長江以南各省區,少數分布於長江以北。藥用10屬,20餘種。

亞科

本科通常下分3個亞科8個族。中國原產的屬分別歸於3個亞科,即:①椿亞科,雄蕊分離(無雄蕊管);蒴果,種子具翅,2~5室,每室種子2~12,稀1。中國有椿屬;②麻楝亞科,雄蕊合生成管,稀近分離;蒴果,種子具翅,子房3~5室,每室種子多數;中國有麻楝屬(Chukrasia);③楝亞科,雄蕊合生成管,稀分離或近分離;蒴果、漿果或核果;子房2~20室,稀1室,每室種子2,稀多於2;中國有木果楝屬(Xylocarpus)、金銀楝屬(Turraea)、地黃連屬(Munronia)、漿果楝屬(Cipadessa)、楝屬(Melia)、鷓鴣花屬 (Trichillia)、山楝屬、割舌樹屬(Walsura)、榔色木屬(Lansium)、崖摩屬、米仔蘭屬(Aglaia)、溪桫屬(Chisocheton;)、木屬(Dysoxylum)。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