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文化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楚文化 |
楚文化是中國春秋時期南方諸侯國楚國的物質文化和精神文化的總稱,是漢文明的重要組成部分。楚國先民最初生活在黃河流域的中原地區(河南新鄭),南遷後給楚地帶來了先進的華夏文明因素,並以中原商周文明特別是姬周文明為基礎向前發展楚文化。從文化性質來看,楚文明更多地保留了中原姬周文明的特色,同時也吸收了少量蠻夷文化的特點,時間愈晚,自身的風格突現則相對較多,沿着整個楚文明始則模仿,繼則變異,終則別創的發展路徑前進。現今湖北省大部、河南西南部為早期楚文化的中心地區;河南省東南部、江蘇、浙江和安徽的北部為晚期楚文化的中心;湖南、江西是春秋中期以後楚文化的中心地區;貴州、雲南、廣東等地的部分地區也受到了楚文化影響。
基本內容
中文名:楚文化
民族:華夏族
國家:楚國
主源:中原商周文明
崇尚顏色:紅色(熊熊烈火之意)
祭祀主神:太陽,祝融
外文名:Chu Culture
語言:楚語(上古華夏語的一種方言)
服飾:楚服(華服的一種)
信仰圖騰:鳳和龍
文化名人:顓頊、老童、祝融、鬻熊、項羽、屈原
文化起源
楚文化繼承了許多商周文化特點,其輝煌燦爛的文化成就舉世矚目,作為楚文化重要組成部分的楚藝術品更是獨步海內外,其設計形式和風格充分體現了想象力和審美意識。楚國藝術設計乃至整個楚文化的成熟是在當時特有的歷史環境中產生的,追根溯源不能不與先秦時期的歷史文明有關。
主要兩點
所謂「文明」,包含多種含義,主要的有兩點:
一是指文化的總和,即某一時代或某一地區具有特定性的文化,有時也指某一延續時間長、傳播地域廣且又有若干分支的總體文化,從這個意義上講,文明等同於文化。 二是指一個氏族制度已然解體而進入有了國家組織的階級社會的一個社會發展階段。
一般來說,當一個先進文化達到了:文字在很大程度上得以運用,人文科學和自然科學已有某些進步,政治、經濟和社會制度已經發展到足以解決一個複雜社會的秩序,安全和效能等方面的某些問題時,才表明它已進入了文明時期。楚文化最重要的便是編鐘。
信仰狀況
楚俗尊鳳尚赤、崇火拜日、喜巫近鬼。
楚人認為自己是日神遠裔,火神嫡嗣,日火皆為赤色,故而尚赤。楚地廣闊,楚人的族源非常複雜,[1]但楚王族是祝融(中國神話中的火神)後裔於史有載,尚赤之俗源遠流長。
參考文獻
- ↑ 安徽楚文化博物館擬定於2022年元旦盛大開館!,騰訊, 2021-1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