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篇:(野蒜(蔥科、蔥屬植物))
![]() |
目錄
開花的種類——野蒜(蔥科、蔥屬植物)
屬百合科多年生草本植物,蔥屬植物。又名薤白、賊蒜、野小蒜、小根蒜、山蒜、野蔥、菜芝、小根菜、細韭等;在四川等地亦有狗屎蔥、野香蔥蔥的叫法。
野蒜學名(學名:Allium macrostemon Bunge)
- 中文名:野蒜
- 別 名:山蒜,山野蒜,野小蒜,小根蒜,野蔥,菜芝,小根菜、野蕎
- 拉丁學名:Allium macrostemon Bunge
- 界:植物界
- 門:被子植物門
- 綱:單子葉植物綱
- 目:天門冬目
- 科:蔥科
- 屬:蔥屬 種 薤白
- 分布區域:黑龍江、吉林、遼寧、河北、山東、湖北、貴州、雲南、甘肅、江蘇
形態特徵
鱗莖近球狀,粗0.7-1.5 (-2) 厘米,基部常具小鱗莖(因其易脫落故在標本上不常見);鱗莖外皮帶黑色,紙質或膜質,不破裂,但在標本上多因脫落而僅存白色的內皮。葉3-5枚,半圓柱狀,或因背部縱棱發達而為三棱狀半圓柱形,中空,上面具溝槽,比花葶短。花葶圓柱狀,高30-70厘米,1/4-1/3被葉鞘;總苞2 裂,比花序短;傘形花序半球狀至球狀,具多而密集的花,或間具珠芽或有時全為珠芽;小花梗近等長,比花被片長3-5倍,基部具小苞片;珠芽暗紫色,基部亦具小苞片;花淡紫色或淡紅色;花被片矩圓狀卵形至矩圓狀披針形,長4-5.5 毫米,寬1.2-2毫米,內輪的常較狹;花絲等長,比花被片稍長直到比其長1/3,在基部合、生並與花被片貼生,分離部分的基部呈狹三角形擴大,向上收狹成錐形,內輪的基部約為外輪基部寬的1.5倍;子房近球狀,腹縫線基部具有簾的凹陷蜜穴;花柱伸出花被外。花果期5-7月。
整地播種
用當年的種子育苗移栽。一般在8月份育苗,先將種子在50℃水中泡4 h後,放在20℃下催芽,當50%萌動後則可播種。播種量75 kg/hm2,播後覆土並且保溫(20℃)促出苗,出苗期要覆稻草,澆小水,可以提高出苗率。
後期管理
越冬前幼苗應長3~4片葉,苗高20~25 cm,假莖粗0.6 cm,苗齡90 d左右,一般在10月中旬可將壯苗假植貯藏越冬,即在封凍前將秧苗挖出捆把,假植在20 cm深厚的土溝中,然後隨天氣漸冷而增加蓋土,直到早春土壤解凍後開始定植。
田間管理
早春土壤解凍後,4月份施肥整地做畦,選根系小,葉直立的秧苗,按18 cm×1 cm的株行距試栽,每公頃45萬株左右,深度以剛剛埋上小鱗莖,澆水不倒不漂秧為度。定植緩苗後要輕澆水,勤中耕以促耕生長,生長旺盛期則加大供水量。
培土是奪取野蒜優質高產高效的一項關鍵性技術措施,尤其是新發展的產區,更應強調後期培土。在野蒜生長中後期,地下鱗莖膨大迅速,如果暴露於表土,接觸到空氣,在陽光的照射下,暴露部分容易變綠,農戶稱為「綠籽」,「綠籽」食味差,直接影響到產品的商品性和經濟效益。培土一般在小滿前後進行,連續2~3次,把根莖部裸露的鱗莖全部深蓋。
病蟲害防治
野蒜的病蟲害發生比較輕,但隨着連作年限的增加而逐年加重,已成為野蒜老產區的關鍵性問題。在生產實踐中對病蟲害防治主要採取綜合防治措施:
(1)選擇無病區的健壯野蒜鱗莖作種子。 (2)輪作,對連續種植2~3年的土壤進行輪作換茬。 (3)開溝排水,降低田間濕度,特別是防止土壤的內滯水。 (4)重視科學配方施肥,改變農戶重氮肥輕磷鉀肥,增加鉀肥的施用量。 (5)藥劑防治,野蒜的蟲害以薊馬為主,可用10%吡蟲啉或25%菜喜進行防治;病害以霜霉病和炭疽病為主,霜霉病可用60%滅克錳鋅防治,炭疽病可用25%使百克乳油或80%炭疽福美防治。
適時收穫:在夏末秋初,當鱗莖基部有2~3葉枯黃,假莖失水變軟倒伏,鱗莖外層鱗片革質化時則可收穫。收前一周停水,有利儲運。 [1]
食用價值
野蒜既可以蘸醬生食、鹽漬鹹菜、熗拌、做湯、調味, 又可做麵食菜餡。人們所食用的多以採挖野生的野蒜為主。隨着季節不同, 市場批發價為10~20元/kg, 但貨源極少, 人工栽培具有良好的發展前景。
野蒜的功效與作用及危害
野蒜也叫小根蒜,學名叫薤白,是這種植物的地下鱗莖,它的外觀與人們平時所吃的大蒜相似,只是個頭比較小,他在採挖後也能供人類食用,能為人體補充豐富營養,並能消炎殺菌提高人體抗病毒能力。
1、開胃消食
開胃消食是野蒜的重要功效,因為野蒜中也含有大量的酸辣素和揮髮油,它具有濃郁而刺激的辛辣味,人們在食用它以後能促進唾液胃液等多種消化液分泌,能起到明顯的開胃作用,會讓人有種胃口大開的感覺,另外他還能加快腸胃蠕動,促進腸胃對身體內食物的消化與吸收對提高人體消化功能有很大好處。
2、祛風散寒
祛風散寒是野蒜的重要作用,這種食材性質溫熱,能驅除身體內的寒氣,而且能解表散寒,平時人們出現風寒感冒時用它煮水喝就能讓症狀減輕,另外人們出現風濕骨痛或風濕性關節炎時及時用它煎水服用,也能讓人體出現的腫痛症狀慢慢消退。
3、消炎殺菌
野蒜中含有的生物鹼和酸辣素都是天然的藥用成分,它們具有超強的殺菌能力,可消滅人體內的敏感菌和病原菌,能阻止人體細胞被細菌感染,也能防止人體因細菌感染而出現炎症,在日常生活中,人們出現腸炎,胃炎或出現腸炎,腹瀉等不良症狀時多吃些野蒜就能讓炎症消退也能讓人們的病情明顯緩解。 [2]
野蒜的危害
野蒜雖然能為人體補充豐富營養,也能保健身體預防疾病,但人們在食用它以後也會有一些危害出現,特別是那些本身就患有胃潰瘍的人在吃了它以後會讓潰瘍症狀加重,容易引發胃痛,另外那些脾胃消化功能較弱的人,在吃了它以後,還會出現脾胃不和和腹部疼痛等不良症狀。
歷史意義:
致力於整頓教會的教皇,雷歐九世之花
自古以來,基督教里就有將聖人與特定花朵連結在一起的習慣,這因循於教會在紀念聖人時,常以盛開的花朵點綴祭壇所致!而在中世紀的天主教修道院內,更是有如園藝中心 般的種植着各式各樣的花朵,久而久之,教會便將366天的聖人分別和不同的花朵合在一起,形成所謂的花歷。當時大部分的修道院都位在南歐地區,而南歐屬地中海型氣候,極適合栽種花草。屬百合科的野生大蒜就是被選來祭祀致力於整頓教會的教皇--雷歐九世的花朵,分布在中歐、南歐、亞洲俄羅斯,以及斯堪地半島,在英國也很常見,是一種球根植物。 [3]
花語:精力充沛
從春天到夏天,踏在由這條種花覆蓋而成,好比地毯般的大地上,大蒜的香味便會立刻撲鼻而來。因此它的花語是"精力充沛"。凡是受到這種花祝福而生的人,活動力強、精力充沛。無論談戀愛或工作,都請以這種步調全力衝刺,相信前途必然不可限量呵!
特徵
野生大蒜為百合科蔥屬植物蒜。該蒜無球形蒜頭,不分瓣,生長成熟後抽苔結蒜籽,可作為次年新蒜種植的種子,而無需植入蒜瓣。顆粒溜圓,乳白晶亮,酸甜香脆,是開胃健胃、增加食慾的佳肴。還有預防腸道感染及皮膚病的作用。
參考文獻
- ↑ 野蒜(蔥科、蔥屬植物)的信息介紹
- ↑ 野蒜的功效作用及危害果蔬網
- ↑ 野蒜的歷史意義及花語360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