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植物篇:(芍藥(芍藥科、芍藥屬植物))

花繁葉茂
圖片來自 MINGKUN百科

目錄

開花的種類——芍藥(芍藥科、芍藥屬植物)

、是芍藥科、芍藥屬的多年生草本植物。根粗壯,分枝黑褐色。莖高40-70厘米,無毛。下部莖生葉為二回三出複葉,上部莖生葉為三出複葉;小葉狹卵形,橢圓形或披針形。花數朵,生莖頂和葉腋,有時僅頂端一朵開放;苞片4-5,披針形,大小不等;萼片4,寬卵形或近圓形;花瓣9-13,倒卵形,花瓣各色,有時基部具深紫色斑塊;花絲長0.7-1.2厘米,黃色。蓇葖長2.5-3厘米,直徑1.2-1.5厘米,頂端具喙。花期5-6月;果期8月。

分布於中國、朝鮮、日本、蒙古及俄羅斯(西伯利亞地區);在中國分布於江蘇、東北、華北、陝西及甘肅南部,四川、貴州、安徽、山東、浙江等省及各城市公園也有栽培。在中國東北生長於海拔480-700米的山坡草地及林下,在其它各省生長於海拔1000-2300米的山坡草地。

芍藥是既能藥用,又能供觀賞的經濟植物之一。根藥用,稱「白芍」,能鎮痛、鎮痙、祛瘀、通經;種子含油量約25%,供制皂和塗料用。

芍藥(學名:Paeonia lactiflora Pall.)

花瓣各色
 
圖片來自 MINGKUN百科

基本信息

  • 中文名:芍藥
  • 拉丁學名:Paeonia lactiflora Pall.
  • 別 名:將離、離草、婪尾春、余容、犁食、沒骨花、黑牽夷、紅藥等
  • 界:植物界
  • 門:被子植物門
  • 綱:木蘭綱
  • 亞 綱:薔薇亞綱
  • 超 目:薔薇超目
  • 目:虎耳草目
  • 科:芍藥科
  • 屬:芍藥屬
  • 種:芍藥
  • 命名者及年代:Pall.,1776
  • 保護級別:列入《中國生物多樣性紅色名錄-高等植物卷》

形態特徵

多年生草本。根粗壯,分枝黑褐色。莖高40-70厘米,無毛。下部莖生葉為二回三出複葉,上部莖生葉為三出複葉;小葉狹卵形,橢圓形或披針形,頂端漸尖,基部楔形或偏斜,邊緣具白色骨質細齒,兩面無毛,背面沿葉脈疏生短柔毛。

花數朵,生莖頂和葉腋,有時僅頂端一朵開放,而近頂端葉腋處有發育不好的花芽,直徑8-11.5厘米;苞片4-5,披針形,大小不等;萼片4,寬卵形或近圓形,長1-1.5厘米,寬1-1.7厘米;花瓣9-13,倒卵形,長3.5-6厘米,寬1.5-4.5厘米,花瓣各色,有時基部具深紫色斑塊;花絲長0.7-1.2厘米,黃色;花盤淺杯狀,包裹心皮基部,頂端裂片鈍圓;心皮4-5(-2),無毛。蓇葖長2.5-3厘米,直徑1.2-1.5厘米,頂端具喙。花期5-6月;果期8月。

近種區別

芍藥與美麗芍藥(Paeonia mairei Levl.)很近似,但芍藥葉緣具白色骨質細齒,葉頂端漸尖,具數朵花,易與後者區別;尤以葉緣具骨質細齒為該屬其它各種所沒有的特徵。

主要變種

毛果芍藥(Paeonia lactiflora Pall. var. trichocarpa (Bunge) Stern)與芍藥的區別:心皮密生柔毛。分布於中國東北、河北、山西及內蒙古東部,在雲南、湖北、陝西、浙江、河北等省都有栽培。生長于山地灌叢中。

繁殖方法

觀賞型

插芽和分株是常用的兩種方法。

插芽繁殖用的芽是從上一年9-10月間引種栽培、生長旺盛、無病害的植株中下部選擇有壯芽的莖,剪取5-10厘米,基部蘸上生根粉,插入蛭石等基質,採用全光照,自動噴.霧,溫度20-28℃,濕度70-80%,1-2個月內生根,有根時即行移栽。

分株繁殖是將在花圃中已生長4-5年的大株作母株。分株前-年要進行摘蕾,使養分1集中於植株。分株時先去莖葉,後挖掘,並儘可能不傷根系,去除泥土,通過根頸縱切,使每塊有芽2-3個,有根1條以上。

藥用型

繁殖方法:有種子繁殖、芍頭繁殖、分根繁殖3種。

種子繁殖:應在8月初果實成熟時即行收穫,將種子混入濕砂放予陰涼通風處,保持濕潤,以免降低發芽率。9月中、下旬下種,播種溝行距18厘米,深約3厘米,株距3-4厘米,用焦泥灰覆蓋並耙平,再蓋上欄肥。翌年3月中、下旬出苗,在4、5月份各施1次人、畜糞肥。冬季地上部分枯死後全面鬆土除草,畦面仍蓋上欄肥,並清溝培土,第3年起苗作為利,苗。

芍頭繁殖:是取芍藥收穫時剪下供藥用的根以後留下的根頸作種苗。根頸帶有多個芽,種植時將芍頭縱切,使每塊有芽2-3個。

分根繁殖:是取芍藥採收後留在根頸上的細根繁殖。種植時將根頸縱切,使每個種根上面有1-2個壯芽,下面有1-2條根,根長15-20厘米,剪去過長部分,並修去細側根。中國浙江省收穫芍藥一般在6月下旬至7月上旬,下種在9月中、下旬或10月上旬。因此下種前必須將芍頭或帶根的芍頭貯藏3個月左右。方法:黽在高燥、陰涼、通風的室內地面上鋪一層厚約6-9厘米的濕砂,貯藏芍藥頭,只要將芽向上放數層,至厚度約16厘米;帶根芍頭可傾斜放置一層,上面蓋一層6-9厘米厚的濕砂,再在四周用磚圍好。約半月後,濕砂漸干,並向下漏入芍頭間,芍頭外露時應再蓋濕砂。以後再見砂變干就要及時灑水,但不宜過多,以防芍頭霉爛。如有霉爛要及時去除並重新堆置。

主要品種

中國山東菏澤和河南洛陽有許多品種,如錦帶圍、西施粉、粉銀針、美人面、索花魁、硃砂粉、大富貴、白玉冰、黃金輪、冰青、楊妃出浴、墨紫含金、紫鳳朝陽、烏龍探海、銀線繡紅袍等。花單瓣或重瓣,有黃、白、粉紅、紫等色。 [1]

主要價值

芍藥是既能藥用,又能供觀賞的經濟植物之一。芍藥是中國的傳統名花,適宜布置專類花壇、花境或散植於林緣、山石畔和庭院中,也適於盆栽和提供鮮切花。芍藥的塊根可以入藥。栽培的芍藥,根掘起後刮去外皮加工即成白芍,含芍藥甙、牡丹酚、β-谷甾醇、苯甲酸和草酸鈣等。性微寒,味苦酸,有調肝脾和營血功能。主治血虛腹痛、脅痛、痢疾、月經不調、崩漏等症。野生的芍藥,根掘起洗淨即成赤芍,性微寒,味苦,有涼血、散瘀功能。種子含油量約25%,供制皂和塗料用。

保護現狀

列入《中國生物多樣性紅色名錄-高等植物卷》(2013年9月2日)——無危(LC)。

芍藥花(中藥材)

來源:毛茛科芍藥花Paeonia lactiflora Pall.,以花蕾入藥。

生境分布:全國各地栽培。

功能主治:通經活血。主治婦女閉經,干血癆症,赤白帶下。

用法用量:1~2錢。

摘錄 《全國中草藥匯編》 [2]

芍藥花的功效與作用

1、觀賞價值:芍藥花不但可以入藥,而且其花朵極具觀賞性,牡丹為花王,芍藥為花相,很多時候將芍藥和牡丹一起栽種,在牡丹花期之後就是芍藥盛開的時節,這樣大大延長了觀花時間。

2、主要用途:芍藥的種子可榨油供制肥皂和摻合油漆作塗料用。根和葉富有鞣質,可提制栲膠,也可用作土農藥,可以殺大豆蚜蟲和防治小麥稈鏽病等。

3、藥用價值:芍藥的根鮮脆多汁,可供藥用。根據分析,芍藥根含有芍藥甙和安息香酸,用途因種而異。中醫認為:中藥里的白芍主要是指芍藥的根,它具有鎮痙、鎮痛、通經作用。對婦女的腹痛胃痙攣眩暈痛風利尿等病症有效。 [3]

芍藥花的花語:

依依惜別難捨難分真誠不變

古代男女交往,以芍藥相贈,表達結情之約惜別之情,故又稱「將離草」。

芍藥花的象徵意義:蘊藏着害羞,寓意着思念,是富貴和美麗的象徵


                                            植物篇:(芍药(芍药科、芍药属植物))的相关视频


芍藥花盛開時節


欣賞「芍藥花開」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