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植物篇:(羽扇豆(豆科、羽扇豆屬植物))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花色艷麗
圖片來自 每日科普網

開花的種類——羽扇豆(豆科、羽扇豆屬植物)

一年生草本,高可達70厘米。莖基部分枝,掌狀複葉,小葉披針型至倒披針型,葉質厚,總狀花序頂生,花序軸纖細,花梗甚短,萼二唇形,被硬毛,花冠藍色,旗瓣和龍骨瓣具白色斑紋。莢果長圓狀線形,種子卵形,扁平,斑紋,光滑。3-5月開花,4-7月結果。

原產地中海區域。多生長於沙地的溫帶地區。園藝栽培品種較多。羽扇豆俗稱魯冰花,花序挺拔、豐碩,花色艷麗多彩,有白、紅、藍、紫等變化,而且花期長,可用於片植或在帶狀花壇群體配植,同時也是切花生產的好材料。

羽扇豆(學名:Lupinus micranthus Guss.)

基本信息

花序挺拔、豐碩
圖片來自 江蘇長景種業
  • 中文名:羽扇豆
  • 拉丁學名:Lupinus micranthus Guss.
  • 別 名:多葉羽扇豆、魯冰花
  • 界:植物界
  • 門:被子植物門
  • 綱:木蘭綱
  • 目:豆目
  • 科:豆科
  • 屬:羽扇豆屬
  • 種:羽扇豆
  • 分布區域:北美洲,華盛頓洲至加利福尼亞州
  • 命名者及年代:Guss.,1828

形態特徵

一年生草本,高20-70厘米。莖上升或直立,基部分枝,全株被棕色或銹色硬毛。掌狀複葉,小葉5-8枚;葉柄遠長於小葉;托葉鑽形,長達1厘米,下半部與葉柄連生;小葉倒卵形、倒披針形至匙形,長15-70毫米,寬5-15毫米,先端鈍或銳尖,具短尖,基部漸狹,兩面均被硬毛。

總狀花序頂生,較短,長5-12厘米,長不超出複葉,花序軸纖細,下方的花互生,上方的花不規則輪生,花長10-14毫米;苞片鑽形,長3-4毫米,被毛;花梗甚短,長1-2毫米;萼二唇形,被硬毛,下唇長於上唇,下唇具3深裂片,上唇較淺,果期宿存;花冠藍色,旗瓣和龍骨瓣具白色斑紋。果序軸增粗,長仍不超出複葉;莢果長圓狀線形,長2.5-5厘米,寬0.8-1.2厘米,密被棕色硬毛,先端具下指的短喙,

種子間節莢狀;有種子3-4粒。種子卵形,扁平,黃色,具棕色或紅色斑紋,光滑。花期3-5月,果期4-7月。

栽培技術

移苗定植

羽扇豆性喜涼爽,陽光充足,忌炎熱,稍耐陰。深根性,少有根瘤。要求土層深厚、肥沃疏鬆、排水良好、酸性沙壤土質(pH值5.5),中性及微鹼性土壤植株生長不良。羽扇豆苗期30至35天,待真葉完全展開後移苗分栽。羽扇豆根系發達,移苗時保留原土,以利於緩苗。

在定植以前視長勢情況應進行1至2次的換盆,盆缽的選用最好為高桶盆,以滿足直根性根系的生長需求,確定合理的種植擺放密度。針對秋播種植,越冬時應做相應的防寒措施,溫度宜在5℃以上,避免葉片受凍害,影響前期的營養生長和觀賞效果。

土壤酸鹼度的調節,依據羽扇豆的生長習性,栽培過程中控制和調節栽培基質的酸鹼度(pH值)對於羽扇豆正常的生長和開花至關重要。一般情況下較簡便有效的調節方法是對栽培基質施用硫磺粉。由於硫磺在基質中需一定時間的分解(約40天以上)才能起到調節作用,因此施用應儘早進行,一般在移苗後2至3片真葉出現時開始,施用量視栽培基質原有酸鹼度而定。另外,硫酸亞鐵、硫酸鋁等酸性肥料雖具有短期內降低pH值的效果,但過高的鹽離子濃度會對植物根系造成毒害,生產中要少用。 [1]

植物文化

羽扇豆的花語:苦澀

5世紀卡爾塔哥的主教聖歐格尼斯之花自古以來基督教里就有將聖人與特定花朵連結在一起的習慣,這因循於教會在紀念聖人時,常以盛開的花朵點綴祭壇所致!而在中世紀天主教修道院內,更是有如園藝中心般的種植着各式各樣的花朵久而久之,教會便將366天的聖人分別和不同的花朵合在一起,形成所謂的花歷。當時大部分的修道院都位在南歐地區,而南歐屬地中海型氣候,極適合栽種花草。羽扇豆就是被選來祭祀5世紀卡爾塔哥的主教——聖歐格尼斯的芯花朵。它是一種豆科的一年生草本植物,產在地中海。羽扇豆多半生長在其它植物無法生存的砂質地。

羽扇豆因其根系具有固肥的機能,在中國台灣地區的茶園中廣泛種植,被台灣當地人形象地稱為「母親花」。但台灣對羽扇豆採用了音譯的名字「魯冰花」

「Lupin」在希臘文里是「悲苦」的意思。羽扇豆的種子苦澀異常含在嘴裡,令人皺眉,看起似乎很痛苦的樣子。因此它的花語是「苦澀」。受到這種花祝福而生的人,老是被認為「狗嘴裡吐不出象牙」喜歡實話實說不懂得看場合。這種直腸子個性,最好改一改,否則會吃悶虧的。

羽扇豆的種植方法

  • 1、播種:羽扇豆生產中多以播種繁殖,春秋播均可,自然條件下秋播比春播開花早並且長勢好,9~10月中旬播種,花期次年4~6月。
  • 2、土壤:羽扇豆深根性,少有根瘤,需要土層深厚、肥沃疏鬆、排水良好、酸性沙壤土質,中性和微鹼性土壤植株生長不良。
  • 3、分栽:羽扇豆苗期30至35天,待真葉完全展開後移栽,移苗時保留原土,有利於緩苗。
  • 4、溫度:羽扇豆秋播種植應在越冬採取相應的防寒措施,溫度應在5℃以上,避免葉片凍傷,影響前期營養生長和觀賞效果。
  • 5、施肥:羽扇豆從3月開始追肥,一般每周追加20%的水溶性肥料(如花多多),勢頭好的時候半個月追加一次,直到抽箭停止。
  • 6、換盆:羽扇豆養殖應根據生長情況進行1~2次換盆。盆缽的選擇最好是高桶盆,滿足直根根系的生長需求,確定合理的種植擺放密度。

[2]

羽扇豆的病蟲害防治

1、葉斑病

在羽扇豆病蟲害中,葉斑病是最常見的,它一般發病於高溫、高濕通風不好的環境中。患病症狀:羽扇豆葉片出現淡黃色及紅黃色斑點,後擴大後呈圓形或橢圓形,嚴重時葉片乾枯脫落。

防治方法:發現上述病症時,及時將病葉摘除燒毀,以減少病源,之後定期噴灑50%的多菌靈可濕性粉劑600倍液,每半月一次,連續3次至4次,效果極佳。

2、鏽病

此外,在環境溫度較高、濕度較多、通風性較差的情況下,羽扇豆也易感染鏽病。發病症狀:羽扇豆莖幹的表皮上會出現大塊銹褐色病斑,葉子也皺巴巴的。

防治方法:及時將病葉剪除,以減少病源,也讓其重新萌發新芽;之後再用50%的多菌靈可濕性粉劑800倍液噴灑,每10天一次,連續噴灑2次至3次,可取得良好的防治效果。

3、白粉病

另外,白粉病也是羽扇豆常見病害之一。該病主要危害葉片、嫩莖等部位,導致葉片上出現許多的白色粉塵狀的病斑,這種病斑十分影響其進行光合作用,輕則導致羽扇豆葉子發黃,嚴重時會造成植株死亡。

防治方法:發現上述病症時,將重病株或重病部位及時剪除,並集中燒毀,以減少病源;在患病初期,可噴灑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800倍液、75%百菌清500溶液進行防治,交替進行效果更佳。

4、基腐病

在冬季,如果澆水過多,再加上室內陰暗,就極易造成基腐病的發生。據了解,羽扇豆患莖腐病多在幼苗期,發病時,病部變黑或縊縮,潮濕時其上生白色霉狀物,植株染病後,數天內即見葉萎蔫、乾枯,繼而造成整株死亡。

防治方法:發現上述病症後,將羽扇豆腐爛部位剪去,並敷上硫磺粉,然後換上新鮮的培養土重新栽植。之後,將盆栽移到通風的向陽處,不久後,羽扇豆就會恢復健康。

羽扇豆的功效與作用

羽扇豆,它經常大片出現,不僅花形奇特,花色也極其豐富。

1、觀賞價值

要說羽扇豆的功效與作用,大家首先想到的自然是它的觀賞價值。如上圖所示,羽扇豆植株勻稱,花形別致,花色豐富,整體看起來十分美麗,將其盆栽在家具有極高的觀賞性。

2、美化家居

羽扇豆雖是野外品種,但它的矮生品種逐漸走進普通家庭,成為目前比較受歡迎的花卉之一。生活中,羽扇豆盆栽常被擺放在陽台、客室等處,具有非常好的美化家居的作用。一成不變的室內,多了一盆羽扇豆,將變的更加優雅別致。

3、淨化空氣

作為一種綠色植物,羽扇豆的功效自然少不了淨化空氣了。在白天,羽扇豆會吸收大量二氧化碳、一氧化碳、甲醛等有害氣體,並釋放氧氣。呼吸着新鮮的空氣,面對着這一株美麗的羽扇豆,給人全身心的綠色享受。

4、園林價值

除了盆栽在室內供人觀賞外,因為羽扇豆特別的植株形態和豐富的花序顏色,它也成為園林植物造景中較為難得的配置材料。生活中,羽扇豆常布置於花壇、花境或在草坡中叢植,給人們視覺一種異域和別樣的享受。 [3]

5、插花使用

除了以上幾點外,羽扇豆的功效還有一個,那就是它可作插花使用。花色豐富的植物歷來都是花藝大師創作的重要素材,隨着國內羽扇豆種植量的不斷加大,其插花的作用逐步被人們注意和發現。

6、經濟價值

羽扇豆的養殖方法並不難,而且它花色豐富,具有極高的觀賞性;此外,羽扇豆莖葉還可製成優良飼料,供豬和乳牛食用。如此植物,自然被大眾需求着,而有需求就有市場,所以經濟價值也是羽扇豆的功效與作用之一。


                                             植物篇:(羽扇豆(豆科、羽扇豆属植物))的相关视频


羽扇豆物語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