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植物篇:(柏樹 (柏科 柏屬植物) )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植物篇:(柏樹 (柏科 柏屬植物) )

柏木(學名:Cupressus funebris Endl.)

是柏木屬喬木,高可達35米,胸徑2米;樹皮淡褐灰色,小枝細長下垂,綠色,較老的小枝圓柱形,暗褐紫色,雄球花橢圓形或卵圓形,球果圓球形,種子寬倒卵狀菱形或近圓形,熟時淡褐色,有光澤,花期3-5月,分布於中國長江流域及以南地區,垂直分布主要在海拔300-1000米之間。

中國栽培柏木歷史悠久,樹姿端莊,適應性強,抗風力強,耐煙塵,木材紋理細,質堅,能耐水,常見於廟宇、殿堂、庭院。木材為有脂材,材質優良,紋直,結構細,耐腐,是建築、車船、橋樑、家具和器具等用材。莖皮纖維制人造棉和繩索。葉入藥。瀕危等級國家Ⅱ級重點保護野生植物(國務院1999年8月4日批准)。

基本信息

  • 中文學名:柏木
  • 拉丁學名:Cupressus funebris Endl.
  • 別 稱:香扁柏、垂絲柏、黃柏,掃帚柏,柏木樹、柏香樹,柏樹,密密柏
  • 界 :植物界
  • 門 :裸子植物門
  • 綱  :松柏綱
  • 目  :松柏目
  • 科  :柏科
  • 亞 科:柏木亞科
  • 屬  :柏木屬
  • 種  :柏木
  • 命名者及年代:Endl.,1847

形態特徵

喬木,高達35米,胸徑2米;樹皮淡褐灰色,裂成窄長條片;小枝細長下垂,生鱗葉的小枝扁,排成一平面,兩面同形,綠色,寬約1毫米、較老的小枝圓柱形,暗褐紫色,略有光澤。鱗葉二型,長1-1.5毫米,先端銳尖,中央之葉的背部有條狀腺點,兩側的葉對摺,背部有棱脊。雄球花橢圓形或卵圓形,長2.5-3毫米,雄蕊通常6對,藥隔頂端常具短尖頭,中央具縱脊,淡綠色,邊緣帶褐色;雌球花長3-6毫米,近球形,徑約3.5毫米。

球果圓球形,徑8-12毫米,熟時暗褐色;種鱗4對,頂端為不規則五角形或方形,寬5-7毫米,中央有尖頭或無,能育種鱗有5-6粒種子;種子寬倒卵狀菱形或近圓形,扁,熟時淡褐色,有光澤,長約2.5毫米,邊緣具窄翅;子葉2枚,條形,長8-13毫米,寬1.3毫米,先端鈍圓;初生葉扁平刺形, 長5-17毫米,寬約0.5毫米,起初對生,後4葉輪生。花期3-5月,種子第二年5-6月成熟。

主要價值

經濟

柏木是珍貴用材樹種,主要用於高檔家具、辦公和住宅的高檔裝飾、木製工藝品加工等,與石油一樣皆是緊缺的國家戰略資源。是一種多功能高效益的樹種,柏木不僅是在用材林、生態景觀建設中,適宜選用的優良樹種;而且柏木是全樹可予利用的樹種。還可提制豐富的化學產品,綜合利用的經濟價值很高。柏木的枝葉、樹幹、根蔸都可提煉精製柏木油,柏油可作多種化工產品,樹根提煉柏木油後的碎木,經粉碎成粉後作為香料,出口東南亞,經濟價值高。

另其加工容易,切削麵光潔,油漆後光亮性特好;膠粘容易,握釘力強。其堅固耐用,經數百年而無損,可選作製造船舶,稱為「柏木船」,經久不壞;在江南保存至今的許多古典建築中,柏木多用於雕梁、額枋、窗格、屏風等。它還被用作鉛筆桿、玩具、農具、機模、樂器等。柏木確是一種多用途的優質木材。柏木因含材脂,木材幹燥較慢,耐腐性極強。每當人們步入蔥鬱的柏林,望其九曲多姿的枝幹,吸入那泌人心脾的幽香,聯想到這些千年古木耐寒長青的品性,極易給人心靈上以淨化。由此可知,古人用柏木做家具時的情境。柏木色黃、質細、氣馥、耐水,多節疤,故民間多用其做「柏木筲」。上好的棺木也用柏木,取其耐腐。北京大堡台出土的古代王者墓葬內著名的「黃腸題湊」即為上千根柏木方整齊堆疊而成的圍障。可取香氣而防腐。

柏木各部位(枝、果、根、杆)都含有油分。但就同一樹種,因樹齡、立地條件、採伐季節的不同其油分含量也有差異。 [1]

藥用

藥用部位:球果,根,枝葉藥用功能:發熱煩躁、小兒高燒、吐血藥用主治:發熱煩躁、小兒高燒、吐血。

根、樹幹(柏木):清熱利濕,止血生肌。

葉(柏樹葉):苫、辛,溫。生肌止血。用於外傷出血,吐血,痢疾,痔瘡,燙傷。

果實(柏樹果實):苦、澀,平。祛風解表,和中止血。用於感冒,頭痛,發熱煩躁,吐血。

樹脂(柏樹脂):解風熱,燥濕,鎮痛。用於風熱頭痛,帶下病;外用於外傷出血。

【苗藥】側柏,腫背甜,掃帚柏:枝葉、種子治風寒感冒,吐血,各種出血及外傷出血,燙傷《湘藍考》。

園林觀賞

柏木四季常青樹形美,綜合特點是樹冠濃密秀麗,材質細密,適應性強,能在微鹼性或石灰岩山地上生長,是這類土壤中宜林荒山綠化、疏林改造的先鋒樹種。比起松木,它有很少發生病蟲害等特點,比起杉木.,它又具有工藝用材的優勢,柏木壽命長,是群眾喜愛的傳統栽培樹種,自古以來就是重要的風景綠化樹種。柏木用於林相改造、景區美化與生態環境建設,將會收到很好的效果。

柏樹的種類:常見柏樹種類簡介

刺柏

刺柏屬於常綠小喬木,性喜冷涼氣候,耐寒性強,對土壤要求不嚴,酸性土以至海邊在乾燥的岩縫間沙礫地均可生長。喜光,耐寒,耐旱,主側根均甚發達,在乾旱沙地向陽山坡以及岩石縫隙處均可生長,作為石園點綴樹種最佳。常用做園林用途,木材可用做家具材料,根可入藥。為中國特有樹種,原產於黑龍江吉林遼寧海拔500米以下之山地及內蒙古烏拉山之海拔1400米地帶,以及河北小五台山華山山西北部以及西北地區海拔1400~2200米之高山。

崖柏

崖柏原產於中國重慶城口,生長於海拔1400米左右土層淺薄、岩石,現已是瀕危樹種。

形態特徵:高5-6(10)米,樹皮灰褐或褐色,長條薄片狀開裂。枝密集、開展,小枝扁平、多排列成平面。葉除幼苗期針形、刺形外,全為鱗形,長1.5-3.0毫米,交互對生。雌雄同株,花單性,單生小枝頂端。球果橢圓形至卵圓形,長6.0-6.5毫米,當年成熟。種子扁平,兩側具薄翅。本種與朝鮮崖柏的區別在於鱗葉枝的下面無白粉,中央的鱗葉無腺點。生長習性陽性樹,稍耐陰,耐瘠薄幹燥土壤,忌積水,喜空氣濕潤和鈣質土壤,不耐酸性土和鹽土;要求氣溫適中,超過32度生長停滯,在-10度低溫下持續10天即受凍害。宜孤植或叢植,或用作綠籬。

側柏

側柏別名有香柏、香樹、香柯樹、黃柏、扁柏、扁松、扁檜,主要是根據地區不同叫法也不同。據中國植物圖譜數據庫的資料,側柏為有毒植物,人、畜中毒主要症狀為:腹痛、腹瀉、噁心、嘔吐、頭暈、口吐白沫,極少數人還會發生肺水腫、強直性或陣攣性驚厥、循環及呼吸衰竭等症狀。 側柏為中國特產樹種,生態習性喜光,幼時稍耐蔭,適應性強,對土壤要求不嚴,在酸性、中性、石灰性和輕鹽鹼土壤中均可生長。耐乾旱瘠薄,萌芽能力強,耐寒力中等,抗風能力較弱。

柏木

柏木一般分布在海拔1300米以下的石灰岩山地。形態特徵:常綠喬木,高可達30m,胸徑2m。樹冠圓錐形。樹皮幼時紅褐色,老年樹褐灰色,縱裂成窄長條片。小枝扁平,細長且下垂。鱗葉交互對生,排成平面,兩面相似。鱗葉先端銳尖,偶有刺形葉,中部葉背有腺點。雌雄同株。球果卵圓形,徑8~12mm。種鱗4對,發育種鱗有種子5-6。種子近圓形,兩側具窄翅,淡褐色,有光澤。花期3-5月:球果翌年5-6月。木材特徵:心材暗紅褐至紫紅褐。木材光澤強,柏木香氣濃,生長輪明顯,黃色條紋明顯。柏木一般用於建築、裝飾及其它器具。 中國栽培柏木歷史悠久,常見於廟宇陵園。

地柏

地柏中文別名有爬地柏、矮檜、匍地柏、偃柏、鋪地松、鋪地龍、地柏,匍匐小灌木,高可達75cm,冠幅逾2m。枝幹貼近地面伸展,小枝密生。葉均為刺形葉,先端尖銳,3葉交互輪生,表面有2條白色氣孔線,下面基部有2白色斑點,葉基下延生長,葉長6-8mm;球果球形,內含種子2-3粒。匍匐枝懸垂倒掛,古雅別致,是製作懸崖式盆景的良好材料。 [2]

龍柏

龍柏主枝延伸性強,但在江南不向外開展而向上繞主幹迴旋,側枝排列緊密,全樹婉如雙龍抱柱,因此下枝要妥善保存,不可隨意剪除或損壞,否則將形成吊腳苗,大損觀瞻,所以一般不加修剪,任其自然生長。龍柏樹形除自然生長成圓錐形外,也有的將其攀揉盤紮成龍、馬、獅、象等動物形象,也有的修剪成圓球形、鼓形、半球形,單值或列杆、群植於庭園,更有的栽址成綠籬,經整形修剪成平直的圓脊形,可表現其低矮、豐滿、細緻、精細。龍柏側枝扭曲螺旋狀抱干而生,別具一格,觀賞價值很高,我國各地廣為栽培。

圓柏

圓柏是常綠喬木;有鱗形葉的小枝圓或近方形。葉在幼樹上全為刺形,隨着樹齡的增長刺形葉逐漸被鱗形葉代替;刺形葉3葉輪生或交互對生,長6-12毫米,斜展或近開展,下延部分明顯處露,上面有兩條白色氣孔帶;鱗形葉交互對生,排裂緊密,先端鈍或微尖,背部面近中部有橢圓形腺體。雌雄異株。球果近圓形,直徑6-8毫米,有白粉,熟時褐色,內有1-4(多為2-3)粒種子。在庭園中用途極廣。作綠籬,行道樹,還可以作樁景、盆景材料。產中國東北南部及華北等地,北自內蒙古及瀋陽以南,南至兩廣北部,東自濱海省分,西至四川、雲南均有分布。朝鮮、日本也產。


《柏樹》的精美圖片賞析


                                                           植物篇:(柏树 (柏科 柏属植物) )的相关视频


相關視頻

柏樹盆景造型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