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植物篇:杜鵑葉山茶(山茶科、山茶屬植物)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杜鵑葉山茶
圖片來自 遊玩天下

開花的種類——杜鵑葉山茶

為山茶科山茶屬的灌木。嫩枝紅色,無毛,老枝灰色;葉革質,倒卵狀長圓形,上面干後深綠色,發亮,先端圓或鈍,基部楔形,多少下延;花深紅色,單生於枝頂葉腋;蒴果短紡錘形,有半宿存萼片; 盛花期是7~9月,持續至次年2月。

杜鵑葉山茶原產於中國,主要分布在雲南、廣西、四川等地。喜溫暖濕潤的半陰環境,耐陰能力強,稍耐寒,喜深厚肥沃,富含腐殖質的酸性土壤。一般繁殖方式為扦插、壓條等。杜鵑葉在《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中屬於極危(CR), 是國家一級重點保護野生植物。

杜鵑葉山茶可盆栽置於陽台、露台、室內等處觀賞;亦可栽培於草坪、林緣等處,有着「植物界大熊貓」之稱,是繼金花茶之後又一個珍稀植物。

花大色艷
圖片來自 陽台的果小姐

杜鵑葉山茶(學名:Camellia azalea C. F. Wei)

基本信息

  • 中文名:杜鵑葉山茶
  • 拉丁學名:Camellia azalea C. F. Wei [14]
  • 界:植物界
  • 門:被子植物門
  • 綱:木蘭綱
  • 目:杜鵑花目
  • 科:山茶科
  • 屬:山茶屬
  • 種:杜鵑葉山茶
  • 命名者及年代:C. F. Wei,1986

形態特徵

杜鵑葉山茶為常綠灌木或小喬木,高1~2.5米,最高約5.0米,冠幅0.5~1.0米,樹體呈矮冠狀,嫩枝紅色,無毛,老枝灰色。葉革質,倒卵狀長圓形,有時長圓形,長7~11厘米,寬2~3.5厘米,上面干後深綠色,發亮,下面綠色,無毛;先端圓或鈍,基部楔形,多少下延,側脈6~8對,干後在上下兩面均稍突起,全緣,偶或近先端有少數齒突,葉柄長6~10毫米。

花深紅色,單生於枝頂葉腋;直徑8~10厘米;苞片與萼片8~9片,倒卵圓形,最內數片長1.8厘米,外面無毛,內面有短柔毛,邊緣有睫毛,花瓣5~6片,長倒卵形,外側3片較短,長5~6.5厘米,寬1.7~2.4厘米,內側3片長8~8.5厘米,寬2.2~3.2厘米,無毛,先端凹入,多少有睫毛,雄蕊長3.5厘米,花絲管長1.3~1.6厘米,游離花絲長1.5~2厘米,子房3室,無毛,花柱長3.5厘米,先端3裂,裂片長1厘米。蒴果短紡錘形,長2~2.5厘米,寬2~2.3厘米,有半宿存萼片,果爿木質,3爿裂開,每 [18]室有種子1~3粒。四季開花不斷,盛花期是7~9月份,持續至次年2月。

近種區別

* 杜鵑葉山茶

葉:倒卵狀長圓形,有時長圓形,長7-11厘米,寬2-3.5厘米,上面干後深綠色,發亮,下面綠色,無毛;先端圓或鈍,基部楔形,多少下延,側脈6-8對,干後在上下兩面均稍突起,全緣,偶或近先端有少數齒突。

花:花深紅色,單生於枝頂葉腋;直徑8-10厘米;苞片與萼片8-9片,倒卵圓形,最內數片長1.8厘米,外面無毛,內面有短柔毛,邊緣有睫毛,花瓣5-6片,長倒卵形。

果:蒴果短紡錘形,長2-2.5厘米,寬2-2.3厘米,有半宿存萼片。

浙江紅山茶

葉:葉橢圓形或倒卵狀橢圓形,長8-12厘米,先端驟短尖,基部楔形或近圓,兩面無毛,側脈約8對,中上部具鋸齒。

花:花深紅色,無柄,寬8-10厘米;苞片及萼片11-12片,最大的長2厘米,倒卵形,外面有灰長毛;花瓣7片,倒卵形,長4-5厘米,花冠管極短。

'果:蒴果卵圓形,徑5-7厘米,頂端具短喙,萼片宿存。

主要品種

1、南粵紅霞(Nanyue Hongxia):花徑12~13厘米,花艷紅色,泛絨光,花瓣7~10枚,寬圓形,花瓣厚實,平直,花葯金黃色,花絲淡粉紅色,盛花期6~12月,溫暖地區可四季開花。系中國廣東棕櫚谷茶花園培育的紅山茶變異品種。

2、紅星映粵(Hongxing mingyue):花徑8~11厘米,花艷紅色,泛絨光;花瓣5~7枚,長條形,近平鋪,偶有五角狀,花葯金黃,花絲淡粉紅色,盛花期6~12月,溫暖地區可四季開花。系廣東棕櫚谷茶花園培育的紅山茶變異品種。

3、杜鵑寶珠(Dujuan Baozhu):托桂型,花紅色,外輪為大花瓣,花心的雄蕊幾乎全部瓣化為小花瓣,呈球狀聚集凸起。

4、花杜鵑茶(Hua Dujuan Cha):花徑6~10厘米,是以紅露珍為砧木杜鵑紅山茶為接穗嫁接後的變異品種。花桃紅色,花瓣綴白斑,5~9枚,長4.5~8厘米,花期夏至冬季,有時全年開花。

生長環境

杜鵑葉山茶一般生長在生態環境較好深山老林里,年平均溫度22.1℃,海拔217~237米。其植物區系以泛熱帶成分為優勢,具有明顯的熱帶北緣性質。喜溫暖濕潤的半陰環境,耐陰能力強,稍耐寒,喜深厚肥沃、富含腐殖質的酸性土壤。

主要價值

植株整齊,花大色艷,且其花期為夏季,而山茶屬花期多為冬季,因此又是山茶花期育種的珍貴材料,從一發現就備受園林界推崇。可盆栽置於陽台、露台、室內等處觀賞;亦可栽培於草坪、林緣等處。 [1]

保護現狀

保護級別

  • 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IUCN 2015年 ver 3.1)——極危(CR)。
  • 列入《中國生物多樣性紅色名錄~高等植物卷》——極危(CR)。
  • 列入《中國國家保護植物》——Ⅰ級。
  • 列入《中國物種紅色名錄》——極危(CR)。

種群現狀

杜鵑葉山茶有着「植物界大熊貓」之稱,是繼金花茶之後又一個珍稀植物。20世紀80年代,在中國廣東省陽春縣(今陽春市)的鵝凰嶂被發現。野生數量稀少,花卉市場上也少見,曾經由於野蠻盜挖瀕臨滅絕。分布區域很窄,在八甲大山次原始森林山林場紅花潭處有小面積生長。經中國林業科學院證實,世界上只有陽春市八甲鎮是「杜鵑葉山茶的原產地,20世紀80年代,原存879株。

保護措施

為了有效保護「植物大熊貓」杜鵑葉山茶,鵝凰嶂自然保護區成立了巡護隊,並在杜鵑葉山茶分安裝了紅外視頻監控系統,經過努力的保護和繁育,野生杜鵑紅山茶數量已經達到1039株(截至2010年)。

美麗珍貴的杜鵑紅山茶,夏季花開紅艷艷

山茶花主要在冬春季節開花,隨着氣候漸漸升高,花朵就會凋謝,但有一種山茶花,夏季開花最盛,就是杜鵑紅山茶,也叫四季紅山茶。它的葉似杜鵑葉,花朵紅艷艷,故有此名。意外的是,杜鵑花山茶竟是山茶花中的珍稀保護品種,因為它的野生數量不多,自然繁殖也少,由於被大量挖採買賣,曾一度瀕臨滅絕,後來經過人工保護,數量才漸漸增長了些。

野外的杜鵑紅山茶一般生長在半山坡上、大樹林間,它喜溫暖濕潤的半陰環境,較為耐陰,土壤要深厚肥沃、排水良好的酸性土。若是盆栽,需要大一些、高一點的花盆,它的植株能長到一兩米高,依據它的生長程度,需要適時換盆。需要慎重的就是土質,南方還好,北方的土壤偏鹼性,是種不活它的,可以購買一些專用土壤。 [2]

家中種植方法

杜鵑紅山茶的耐寒力不強,北方冬天寒冷的時候,要把它搬入室內,以免凍死。夏天,它的耐熱力卻是挺強的,三伏天的時候,仍然花開紅艷艷,但是不要放在陽光下暴曬,最好是置於散光充足的地方,有利於開花更多。至於澆水,是要見干見濕,避免盆中積水,夏季可以多往葉片上噴灑一些水,保持濕潤。在春夏季,植株生長旺盛,開花繁茂時,可以每月適量施一些花肥,有利於枝葉茂盛,開花更艷。

杜鵑紅山茶可以用播種的方式繁殖,不過它的種子授粉率比較低,種植出來很困難,不如用扦插的方式。在春、秋氣候比較涼爽的時候,取健壯的枝條進行扦插,大概要一到兩個月才會生根,扦插的小苗要生長三年以上才可以開花。

杜鵑紅山茶的花朵是單瓣花,花朵較大,開花也多。它的枝葉秀雅,四季青綠,襯托着鮮艷的花朵,十分美麗喜慶。在家中種植一盆杜鵑紅山茶花,幾乎四季都可以賞花,不用嘆息山茶花的花期太短了。

國家級「朋友」,你也可以擁有——杜鵑紅山茶

在我們的印象里,國家保護植物都是生長在深山老林,遠離人間煙火的,殊不知有些「國寶」植物就在我們身邊,比如常作行道樹的銀杏、水杉。但是要想擁有一棵樹,對於生活在城市的人來說不切實際。殊不知,有一種南方園林中的常客,碧葉紅花、四季開花的灌木,它叫做杜鵑紅山茶,也是國家一級重點保護植物,好看又好養,興許還能在家種上一棵呢。

中國十大名花之一,也是世界名貴花木。一聽杜鵑紅山茶這名字,已然感覺集萬千寵愛於一身。擔得起如此美好名字的杜鵑紅山茶,花為紅色,花似山茶葉像杜鵑,又名假大頭茶、張氏紅山茶、杜鵑葉山茶。它是山茶科山茶屬常綠植物,葉革質,雄蕊多數,凋零時連着花萼整朵花脫落,有着山茶花的典型特徵,杜鵑紅山茶是山茶不是杜鵑。

憑什麼「出圈」

山茶花這個大家庭個個爭奇鬥豔人才濟濟。金花茶、越南抱莖茶、廣寧紅花油茶、茶(綠茶、紅茶、普洱茶)等都是山茶屬中具有重要經濟及觀賞價值的代表。我國是山茶屬的發源地和分布中心,杜鵑紅山茶在山茶科中脫穎而出,成為唯一的國家一級保護植物,自有其獨特之處

四季開花:「老葉經寒壯歲華,猩紅點點雪中葩」,山茶花們一般冬末春初開花,然而,杜鵑紅山茶一年四季都開花。它是目前所發現的山茶屬280多個原種中唯一可以月月開花的珍稀物種,彌補了山茶屬夏季和秋季不開花的空白,為培育四季開花型茶花提供了重要的種質資源。

抗逆性強:杜鵑紅山茶不畏酷暑不懼嚴寒,它喜歡陽光充足,若植株種植在背蔭處,花量明顯減少,這和其它山茶花不耐曬,需要種在陰涼處的特性完全不同。杜鵑紅山茶抗逆性強,克服了傳統山茶花夏季易灼傷,冬季花朵易受凍;夏季栽培必須遮陽,冬季栽培需有大棚等缺點。

葉形獨特:我們平時喝茶就能發現,茶的葉緣有鋸齒,杜鵑紅山茶是山茶屬中少有的葉片全緣的物種,比較原始,對研究山茶屬親緣關係及系統發育重建具有重要意義和科研價值。

名字的來由

山茶花在我國已有數千年的栽培歷史,這麼美麗的杜鵑紅山茶怎麼以前沒有記載呢?其實,科學家認識了解杜鵑紅山茶也就最近幾十年的事。

杜鵑紅山茶野生種群僅分布於廣東陽春鵝凰嶂自然保護區二叉河兩岸附近約4公里長的森林中,此處亂石叢生、人跡稀少,過着沒名沒姓的「世外桃源」生活。20世紀80年代杜鵑紅山茶首次被植物學家發現,1986年10月華南國家植物園分類學家衛兆芬發表在《植物研究》上的論文《中國山茶屬一新種》,從此它有了正式的名字。杜鵑紅山茶的拉丁學名為 Camellia azalea C. F. Wei,Camellia是山茶屬名,種加詞azalea本意為杜鵑屬植物,C. F. Wei是命名人衛兆芬的縮寫。杜鵑紅山茶的模式標本為1984年6月15日采自廣東陽春河尾山,採集人為衛兆芬和陳都(華南國家植物園創始人陳煥鏞的女兒)。至此,我國特有種杜鵑紅山茶正式亮相在世人面前,它是如此的與眾不同,引起國際山茶學會和世界園林界的高度重視。

瀕危的原因

杜鵑紅山茶分布範圍狹窄,野生種群數量僅千餘株,且沒有發現更新的幼苗,種群結構呈衰退型,被國際自然保護聯盟(IUCN) 評為極危種(CR),有着「植物界的大熊貓」之稱。

至於瀕危的原因,有生境愈加惡劣和人為破壞等外部原因,也有杜鵑紅山茶自身的原因。杜鵑紅山茶是異花傳粉植物,一朵花的花粉落到另一朵花的柱頭上才有機會結果。開花多時,柱頭可授性與花粉活力均最低;開花少時,柱頭可授性與花粉活力又較強;有效傳粉昆蟲蝶類和蜂類訪花頻率也較低。總之,由於種種原因,雌、雄花難在對的時間相遇,「緣分」淺,「媒人」又不給力,從而導致花多果少,種子活力差,自身難以繁殖。

「萬物各得其和以生,各得其養以成。」華南國家植物園科研人員對杜鵑紅山茶進行調查研究的基礎上,提出了「就地保護—遷地保護—回歸—商品化生產」的綜合性保育體系,建立遺傳多樣性資源圃,繁殖大量的苗用於野外回歸,擴大生長區域,避免未來全球氣候變化時,原產地可能因不適應而滅亡的情況。與此同時,利用嫁接、扦插、組織培養等方式規模化生產苗木供應市場,促進杜鵑紅山茶的保護和利用。 [3]

園藝界的寵兒

杜鵑紅山茶植株美觀,四季開花,盛花期為6-9月。花朵多簇生於枝條頂端或單生枝頂葉腋,成熟的花蕾通常在清晨從碧綠的枝頭探出頭來,每朵花開5-6天。花兒雄蕊眾多,花瓣6-9片,花瓣長倒卵形,外側花瓣偏小,內側花瓣較大,花瓣先端凹入,像是點了一個個愛心。精巧而細緻的結構,無一不在訴說着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杜鵑紅山茶不僅是受保護的瀕危植物,也是園藝界的寵兒。人們利用杜鵑紅山茶獨有的四季開花的優良基因,通過育種手段開發了眾多四季茶花品種,各種顏色各種花型琳琅滿目,現已廣為栽植用於園藝觀賞。在保護野生植物的同時,讓「國寶」植物不再「養在深閨人未識」,而是「飛入尋常百姓家」成為我們生活中的朋友,這也是植物園工作的意義。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