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植物篇:開花的種類(首烏藤(蓼科 何首烏屬植物))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植物篇:開花的種類(首烏藤(蓼科 何首烏屬植物))

首烏藤,秋、冬二季采割,除去殘葉,捆成把,乾燥。性狀本品呈長圓柱形,稍扭曲,具分枝,長短不一,直徑3~7mm。表面紫紅色至紫褐色,粗糙,具扭曲的縱皺紋。節部略膨大,有側枝痕。外皮菲薄,可剝離。質脆,易折斷,斷麵皮部紫紅色,木部黃白色或淡棕色,導管孔明顯,髓部疏鬆,類白色。無臭,味微苦澀。

首烏藤(學名:CAULISPOLYGONIMULTIFLORI )

基本信息

  • 中 文 名:首烏藤(夜交藤)
  • 別 名:首烏藤、赤葛、九真藤、棋藤
  • 拉丁學名:CAULISPOLYGONIMULTIFLORI
  • 界 :植物界
  • 門  :被子植物門
  • 綱 :木蘭綱
  • 目 :蓼目
  • 科 :蓼科
  • 屬  :何首烏屬
  • 種  :何首烏
  • 分布區域:分布於我國的華東、中南地區。

形態特徵

首烏藤藤莖呈長圓柱形, 稍扭曲, 具分枝, 長短不一, 直徑3~7mm。表面粗糙, 棕紅色或紫褐色, 粗糙, 有明顯扭曲的縱皺紋。節部略膨大, 有分枝痕。外皮菲薄, 可剝離。質脆, 斷麵皮部棕紅色, 木部淡黃色或淡棕色, 中央為白色疏鬆的髓部。氣微, 味微苦、澀。以枝條粗壯、均勻, 外皮棕紅色者為佳。

首烏藤的鑑別

橫切面表皮細胞有時殘存。木栓細胞3~4列, 含棕色色素。皮層較窄。中柱鞘纖維束斷續排列成環, 纖維壁甚厚, 木化;在纖維束間時有石細胞群韌皮部較寬。形成層成環。木質部導管類圓形, 直徑約至204μm, 單個散列或數個相聚。髓較小。薄壁細胞草酸鈣簇晶

栽培技術

種苗繁殖

  • ①扦插條的採集;
  • ②選地整地;
  • ③扦插育苗;
  • ④苗期管理;
  • ⑤起苗。

田間管理

  • ①搭架;
  • ②上架;
  • ③打頂抹葉;
  • ④打花序;
  • ⑤中耕除草;
  • ⑥追肥;
  • ⑦灌溉與排水。

田間管理

①搭架搭架材料:長2m、粗1.5~3cm較直的竹竿,下端削尖;搭架方法:在移栽後40天左右,當何首烏成活長至20cm高時,在每行兩棵何首烏苗之間插一竹竿,上端用繩子捆住,用竹竿連接起來搭成「人」字形架或將相鄰三棵竹竿上端用繩子捆住,呈錐形架。

②上架當何首烏莖藤長高至40cm時,人工幫助莖藤按順時針的方向向上纏繞,易滑落的用細繩子輕輕將莖藤栓在竹架上;每株何首烏只留兩棵主蔓上架,將其餘的分櫱枝從根部剪去。

③打頂抹葉當何首烏莖藤長至2m高時,打頂尖,同時抹去莖藤下部30cm以下的葉片;當側枝生長過於旺盛過密時,適當剪除側枝,防止徒長。

④打花序除預留採種地外,其餘的何首烏在現花蕾時,用枝剪連花柄一起剪下,帶出地外。

⑤中耕除草

種植步驟

(1)種苗繁殖

①扦插條的採集採集時間:春季育苗在3~5月份採集;秋季育苗在7~10月份採集;採集方法:選優良、健壯的何首烏植株作採集母株,同時剔除病株和弱株;用鐮刀將架上各相連的嫩枝部分割斷,剔掉嫩枝及細小的分枝,留下木質化和半木質化的一年生莖藤,從莖藤地上5cm處割斷;小心地拆開竹架,連同莖藤一起帶到平坦蔭涼處;從竹架的下部,小心地解開莖藤,同時按規格用不鏽鋼剪刀剪取扦插條,扦插條長15cm~20cm,每棵留2~3個節,上切口平滑,距上節芽頭3cm~4cm,下切口斜面平滑,距下節芽頭向下2cm,綑紮成把,下端要求平齊,待消毒後扦插。

②選地整地選地勢平坦、水源方便的熟土,或塑料大棚作何首烏種苗繁殖圃;整地:用牛耕或人工翻土,耕細耙平土塊,耕深30cm,檢盡雜物;苗床基肥:每畝撒施腐熟牛廄肥2000kg作基肥,翻挖整細,耙平;起廂:廂寬1.2m、長10m~20m、溝深10cm、寬30cm;土壤消毒:用50%多菌靈750倍液噴施廂面,給苗床消毒,5天後扦插。

③扦插育苗扦插條處理:將上述的扦插條,在扦插前用750倍50%可濕性多菌靈溶液浸沒消毒5秒鐘左右,瀝乾;扦插:在整好的廂面上,開橫溝,溝距8cm、溝深8cm。將扦插條芽頭朝上,斜靠溝壁,株距3cm回土填平,並用小鋤頭錘緊壓實,扦插完畢後,用水澆透苗床,保持濕潤。

④苗期管理露地育苗,應蓋小拱膜。大棚育苗也應注意保持棚內苗床的濕度和溫度;溫度:保持膜內溫度18℃~27℃,高於30℃時,揭膜通風降溫,持續高溫時搭遮陽網遮蔭;濕度:發芽前保持足夠的水分,及時澆水;發芽長葉後,控制水分,生根長葉後,視土壤墒情每5~10天澆噴水一次;除草:從扦插後見草即除。人工除草時(禁止用化學除草劑),注意防止鬆動扦插條根部,以免影響扦插條生長。除草後,澆噴一次水;追肥:當扦插條嫩枝長至15cm時,用0.2%磷酸二氫鉀溶液和0.5%尿素溶液用噴霧器噴施,每隔7天一次,共噴3~4次;打尖:當苗長高至15cm以上時,剪去頂尖,使苗高保持在15cm左右;煉苗:在移栽前半個月,或扦插苗長至15cm以上時,通風煉苗。

⑤起苗起苗移栽前一天,用水澆透苗床;起苗時,用小鋤頭順溝小心挖起扦插出圃苗;起苗後,當天移栽不完或待運輸的扦插苗,集中保存於通風、蔭涼處,並澆水保濕,防止萎蔫;運輸時,用塑料筐或竹筐裝苗,豎放置,根系朝下,勿擠壓,保濕;出圃苗要求,苗高20cm~35cm,地徑>2mm,根系發達,無病蟲危害。 [1]

化學成分

莖含蒽醌類,主要為大黃素、大黃酚或大黃素甲醚,均以結合型存在。莖葉含多種黃酮,已得到木犀草素-5-O-木糖甙。亦含蒽醌類化合物,已分得大黃素、大黃素甲醚,大黃素-8-O-5-O-木糖甙。亦含蒽醌類化合物,已分得大黃素、大黃素甲醚,大黃素-8-O-β-D-葡萄糖甙;並含β-谷甾醇。預試尚含芪類和鞣質。

首烏藤(中藥材)

拼音:Shǒu Wū Ténɡ

英文名:CAULIS POLYGONI MULTIFLORI

別名:夜交藤

來源:本品為蓼科植物何首烏Polygonum multiflorum Thunb. 的乾燥藤莖。秋、冬二季采割,除去殘葉,捆成把,乾燥。

性狀:本品呈長圓柱形,稍扭曲,具分枝,長短不一,直徑4~7mm。表面紫紅色至紫褐色,粗糙,具扭曲的縱皺紋,節部略膨大,有側枝痕,外皮菲薄,可剝離。質脆,易折斷,斷麵皮部紫紅色,木部黃白色或淡棕色,導管孔明顯,髓部疏鬆,類白色。無臭,味微苦澀。

鑑別

(1)本品橫切面:表皮細胞有時殘存。木栓細胞3~4列,含棕色色素。皮層較窄。中柱鞘纖維束斷續排列成環,纖維壁甚厚,木化;在纖維束間時有石細胞群。韌皮部較寬。形成層成環。木質部導管類圓形,直徑約至204μm,單個散列或數個相聚。髓較小。薄壁細胞含草酸鈣簇晶。

(2)取本品粉末0.25g,加乙醇50ml,加熱回流1 小時,濾過,濾液濃縮至3ml,作為供試品溶液。另取首烏藤對照藥材0.25g,同法製成對照藥材溶液。再取大黃素對照品,加乙醇製成每1ml 含1mg 的溶液,作為對照品溶液。照薄層色譜法(附錄Ⅵ B)試驗,吸取上述三種溶液各2μl,分別點於同一以羧甲基纖維素鈉為黏合劑的硅膠H薄層板上,使成條狀,以苯-乙醇(2:1)為展開劑,置預飽和15分鐘的展開缸內,展至3.5cm ,取出,晾乾,再以苯-乙醇(4:1)為展開劑,展至7cm ,取出,晾乾,置紫外光燈(365nm)下檢視。供試品色譜中,分別在與對照藥材色譜和對照品色譜相應的位置上,顯相同顏色的熒光條斑。

炮製:除去雜質,洗淨,切段,曬乾。 [2]

性味:甘,平。

歸經:歸心、肝經。

功能主治:養血安神,祛風通絡。用於失眠多夢,血虛身痛,風濕痹痛;外治皮膚瘙癢。

用法用量:9~15g;外用適量,煎水洗患處。

貯藏:置乾燥處。

摘錄《中國藥典》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