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植物篇:開花的種類(血水草根 (罌粟科 血水草屬植物))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植物篇:開花的種類(血水草根 (罌粟科 血水草屬植物))

血水草根,中藥名。為罌粟科植物血水草Eomecon chionantha Hance的根及根莖。具有清熱解毒,散瘀止痛之功效。常用於風熱目赤腫痛,咽喉疼痛,尿路感染,瘡瘍癤腫,毒蛇咬傷,產後小腹瘀痛,跌打損傷及濕疹,疥癬等。

分布於安徽、浙江、江西、福建、河南、湖北、湖南、廣東、廣西、四川、貴州、雲南等地。

基本信息

  • 中文學名:血水草根
  • 別 名:廣扁線、捆仙繩
  • 界 :植物界
  • 門  :被子植物門
  • 綱  :雙子葉植物綱
  • 目  :罌粟目
  • 科 :罌粟科
  • 屬 :血水草屬
  • 種 :血水草
  • 毒 性:小毒
  • 採收時間:9-10月
  •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5-15g;外用:適量

入藥部位:根及根莖。 性味:味苦、辛,性涼,小毒。 歸經:歸肝、腎經。 功效:清熱解毒,散瘀止痛。 主治:風熱目赤腫痛,咽喉疼痛,尿路感染,瘡瘍癤腫,毒蛇咬傷,產後小腹瘀痛,跌打損傷及濕疹,疥癬等。

相關配伍

1、治咽喉腫痛:血水草根5g,山豆根10g。煎服。(《中國民族藥志》)

2、治下肢潰瘍:用1%高錳酸鉀液洗淨傷口,取血水草根適量,搗爛外敷或乾粉撒布傷口。(《中國民族藥志》)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5-15g;或浸酒。外用:適量,搗爛敷;或研末調敷。 採集加工:9-10月采,曬乾或鮮用。

形態特徵

血水草,又名黃水草、見血參、人血草、全血草、散血草、片蓮、扒山虎、黃芋菜、雪花罌粟。多年生無毛草本,具紅黃色液汁。根橙黃色,根莖匍匐。葉全部基生,葉片心形或心狀腎形,稀心狀箭形,長5-26厘米,寬5-20厘米,先端漸尖或急尖,基部耳垂,邊緣呈波狀,表面綠色,背面灰綠色,掌狀脈5-7條,網脈細,明顯;葉柄條形或狹條形,長10-30厘米,帶藍灰色,基部略擴大成狹鞘。花葶灰綠色略帶紫紅色,高20-40厘米,有3-5花,排列成聚傘狀傘房花序;苞片和小苞片卵狀披針形,長2-10毫米,先端漸尖,邊緣薄膜質;花梗直立,長0.5-5厘米。花芽卵珠形,長約1厘米,先端漸尖;萼片長0.5-1厘米,無毛;花瓣倒卵形,長1-2.5厘米,寬0.7-1.8厘米,白色;花絲長5-7毫米,花葯黃色,長約3毫米;子房卵形或狹卵形,長0.5-1厘米,無毛,花柱長3-5毫米,柱頭2裂,下延於花柱上。蒴果狹橢圓形,長約2厘米,寬約0.5厘米,花柱延長達1厘米(果未成熟)。花期3-6月,果期6-10月。

生長環境

生於海拔700-2200m的山谷、溪邊、林下陰濕肥沃地,常成片生長。分布於安徽、浙江、江西、福建、河南、湖北、湖南、廣東、廣西、四川、貴州、雲南等地。

性狀鑑別

根莖細圓柱形,彎曲或扭曲,長可至50cm,直徑1.5-5mm。表面紅棕色或灰棕色,平滑,有細縱紋,節間長2-5cm,節上着生纖細的須狀根。質脆,易折斷,折斷面不平坦,皮部紅棕色,中柱淡棕色,有棕色小點(維管束)。氣微,味微苦。

藥理作用

  • 1、抗菌抑菌作用。
  • 2、鎮痛鎮靜作用。
  • 3、毒性:肝毒性。

[1]

相關論述

1、《湖北中草藥志》:「清熱解毒散瘀消腫。用於眼結膜炎尿路感染產後小腹痛全身瘙癢,骨折,毒蛇咬傷膿皰瘡,熱癤,小兒濕疹,癬瘡等症。」

2、《四川中藥志》1982年版:「用於肝熱目赤,跌打損傷,腰痛。」

3、《中國民族藥志》:「治咽喉腫痛,下肢潰瘍,腹痛腹瀉,出血等症。」

血水草根(中藥材)

拼音:Xuè Shuí Cǎo Gēn

別名:廣扁線、捆仙繩。

來源藥材基源:為罌粟科植物血水草Eomecon chionantha Hance的根及根莖。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Eomecon chionantha Hance

採收和儲藏:9-10月采,曬乾或鮮用。

原形態:血水草 多年生草本,高30-60cm。植株具紅橙色汁液。根和根莖匍匐,黃色。莖紫綠色,有光澤。葉基生;葉柄細長,長10-30cm,基部具窄鞘;葉片卵圓狀心形或圓心形,長5-26cm,寬5-20cm,先端急尖,基部耳垂狀,長2-9cm,表面綠色,背面灰綠色,有白粉,掌狀脈5-7條,細脈網狀,明顯,邊緣呈波狀。花季灰綠色而略帶紫紅色,高20-40cm,有花3-5朵,排列成傘房狀聚傘花序;苞片和小苞片卵狀披針形,長0.2-lcm,先端漸尖;花萼2,盔狀,長0.5-1.5cm,無毛,先端漸尖,基部合生,早落;花瓣4,白色,倒卵形,長1-2.5cm,寬0.7-1.8cm;雄蕊多數,花絲長0.5-0.7cm,花葯長圓形,長約0.3cm,黃色;子房卵形或窄卵形,長0.5-1cm,無毛,花柱長0.3-0.5cm,柱頭2裂。蒴果長橢圓形,長約2cm,直徑約0.5cm,先端稍細小。花期3-6月,果期5-7月。

生境分部生態環境:生於海拔700-2200m的山谷、溪邊、林下陰濕肥沃地,常成片生長。

資源分布:分布於安徽、浙江、江西、福建、河南、湖北、湖南、廣東、廣西、四川、貴州、雲南等地。 [2]

性狀

1.性狀鑑別 根莖細圓柱形,彎曲或扭曲,長可至50cm,直徑1.5-5mm。表面紅棕色或灰棕色,平滑,有細縱紋,節間長2-5cm,節上着生纖細的須狀根。質脆,易折斷,折斷面不平坦,皮部紅棕色,中柱淡棕色,有棕色小點(維管束)。氣微,味微苦。

2.顯微鑑別 根莖橫切面:表皮細胞扁小,有的可見單細胞毛。皮層寬廣。外韌型維管束數個,排列成環狀。韌皮部外側有新月形纖維束。束內形成層隱約可見。木質部有十至數十個導管。髓較大。髓射線寬。本品皮層及髓部散有乳汁管,直徑40-90μm,有時可見黃色或白色油滴狀分泌物。

化學成分:根莖含血根鹼(sanguinarine),白屈菜紅鹼(chelerythrine)。

性味:苦;辛;涼;有小毒

功能主治:清熱解毒;散瘀止痛。主風熱目赤腫痛;咽喉疼痛;尿路感染;瘡瘍癤腫;毒蛇咬傷;產後小腹瘀痛;跌打損傷及濕疹;疥癬等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5-15g;或浸酒。外用:適量,搗爛敷;或研末調敷。

摘錄《中華本草》


參考文獻